咼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42 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清澈覆辙撤除风驰电掣天寒地坼B.饯别践约兽槛剑拔弩张前车之鉴C.蓦然膜拜抹杀漠不关心秣马厉兵D.缜密箴言甄别臻于致治忠贞不渝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荟萃致理名言步入正规大坝合龙B . 申张梦寐已求优柔寡断分内之事C.信笺犄角之势绵里藏针粮食歉收D.撕打心猿意马文过饰非人间心酸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拥有巨大的财富,犹太人牢牢地在美国主流社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着重要一席,直接影响甚至左右着美国历届政府的中东政策。
(2)•在今年抗击非典斗争中,许多年轻的恋人因为工作需要_分开,原定的婚礼被推迟。
(3).目前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并不十分充足,但仍然让他们期待,_课外活动使孩子们的业余生活变得更有意义了。
(4)•完颜阿骨打(金朝的开创者)一生驰骋疆场,为女贞族的统一与发展建立了不朽的_。
A.占有暂且终究功绩B. 占据暂时毕竟功勋C.占有暂时毕竟功绩D. 占据暂且终究功勋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细细的秋雨——大约是今年的最后一场雨了吧——在窗外静静地飘洒着。
B.写什么景?怎样写景?为什么写景?是我们阅读分析散文时应注意的问题。
C.“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谣想古人送别也是一种雅人深致。
D.抓住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听讲、复习、作业)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在第七届农运会开幕式上,各民族运动员跳起特色不同的、风情各异的舞蹈或表演富有特色的文体节目,令人耳目•一新..。
B.有一些主持人,明明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却偏偏要盲目模仿港台腔,显得不伦不类。
C.就是千夫所指一片喊打的吃野味,也在某些地方悄悄地东山再起。
D.朝鲜代表此言一出,谈判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形势的逆转导致原本很确定的结果付诸.. 东流。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会议提出,要抓住当前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的大好时机,乘势而上,不断开拓公民道德建设的新局面。
B.决定指出,要建立健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制度,保障农村适龄少年儿童接受教育。
C.事故调查结论表明,施工单位指挥不当和现场管理人员的违章施工,导致了这起事故的直接发生。
D.特别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把具体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转化为民族精神,变成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病毒的秘密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彼此的特征..区别很大。
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
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
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
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
如果拿人来比喻,细节最不济的起码也有一条裤子,有只讨饭碗和打狗棒。
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或相应条件)的良好环境下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一段时间。
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以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力生存的能力。
故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
结构这样简陋的病毒算不算是生命?生命必须具备的条件有两条:能进行新陈代谢和自我复制。
从这点来说,病毒具备了生命的重要特征。
但它又不是完整的生命,因为所有生物体的生命特征都寓藏于DNA的双螺旋链中,惟独病毒没有双螺旋,而只有一条单链,有时还不是DNA而是RNA所以病毒只具备了部分的生命特征。
因而病毒不属于生物界共同的生命形式,或者说只是一种残缺不全的生命形式。
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样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也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两字上。
“变种”是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的意思,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
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会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现在可能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
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
当人群中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选自2003年第6期《中国科技纵横》)7.下列对“病毒”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体积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
B.没有像细菌那样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
C.无独立生存能力,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
D.比细菌更小,没有细胞结构,有生命特征能够致病的微生物。
8.下列对“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E.病毒不像细菌那样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只有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
F.使人对病毒“毫无独力生存的能力”的弱点有了直观的认识。
G从结构、形态等方面说明病毒生存能力的脆弱。
H.这个比喻生动地描绘出病毒的“寒碜”形象,使人容易消除对病毒的畏惧感。
9.根据原文,下列对病毒的特征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构简陋,毫无独力生存的能力。
B.备生命特征,但不属于生物界共同的生命形式。
C.异的病毒可能是无害的,也可能杀伤力更大。
D.群中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新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毒一旦被人排除体外,就活不了几个小时。
B.毒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C.者透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可以得到病毒并不可怕的认识。
D.人产生的抗体所形成的免疫力是病毒变种的克星。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 —15题。
汝阴侯夏侯婴,沛人也。
为沛厩司御。
每送使客还,过沛泗上亭,与高祖语,未尝不移日也。
婴已而试补县吏,与高祖相爱.。
高祖戏而伤婴,人有告高祖。
高祖时为亭长,重坐伤人,告故不伤婴,婴证之。
后狱覆..,婴坐高祖系岁余,掠笞数百,终以.是脱高祖。
高祖之初与徒属欲攻沛也,婴时以县令史为高祖使。
还定三秦,从击项籍。
至彭城,项羽大破汉军,汉王败,不利,驰去。
见孝惠、鲁元,载之。
汉王急,马罢,虏在后,常蹶两儿欲弃之,婴常收,竟载之,徐行面雍树乃驰。
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余,卒.得脱,而致孝惠、鲁元于丰。
追北至平城,为胡所围,七日不得通。
高帝使使厚遗阏氏,冒顿开围一角。
高帝出欲驰,婴固徐行,弩皆持满外向,卒得脱。
婴自上初起沛,常为太仆,竟高祖崩。
以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元于下邑之间也。
乃赐婴县北第第一,曰“近我”,以尊异之。
孝惠帝崩,以太仆事高后。
高后崩,代王之.来,婴以太仆与东牟侯入清宫,废少帝,以天子法驾迎代王代邸,与大臣共立为孝文皇帝,复为太仆,八岁卒,谥为文侯。
(节选《史记》)注:面雍树一一大人面向小孩,小孩抱着大人的脖子好象悬在树上一样,可理解为安排好孩子,面,面向,面对;雍,通“拥”,抱着。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婴已而补县吏,与高祖相爱. 爱:亲近B.后狱覆,婴坐高祖系岁余狱覆:案件翻过来C.追北至平城,为胡所困北:向北D.曰“近我”,以尊异之尊异:使…尊贵使…与众不同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余,卒.得脱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B.与高祖语,未尝不移日也.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C.终以是脱高祖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D.高后崩,代王之.来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夏侯婴年轻时就和刘邦有交往,刘邦犯“伤人”罪,他不仅为刘邦开脱,而且替刘邦受过。
B.刘邦兵败而逃,夏侯婴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多次救护刘邦的儿女一一后来的孝惠帝和鲁元公主。
C.被胡人围困于平城而脱身时,夏侯婴劝刘邦慢行,让弓箭手拉满弓,防止敌人有诈。
D.夏侯婴以太仆的身份先后侍奉高祖、孝惠帝和高后,又与大臣共立汉文帝,在汉文帝八岁时去世,死后被谥文侯。
14.下列对夏侯婴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夏侯婴戎马倥偬,为刘氏政权的创建、巩固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B.夏侯婴是一个为刘氏江山尽心尽力无怨无悔的忠正之臣。
C.夏侯婴虽然重情义,为人善良,做事谨慎,但缺少谋略。
D.夏侯婴忠心耿耿,废少帝,立代王,稳定了刘氏基业,促进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
E.第H卷(共108分)四、(18分)1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⑴高祖时为亭长,重坐伤人,告故不伤婴,婴证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以太仆事孝惠,孝惠帝及高后德婴之脱孝惠、鲁元于下邑之间也。
译文:1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渡桑乾刘皂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这是唐代诗人刘皂在客居并州十年后返回家乡咸阳途中所作的一首诗。
前人评论诗中“无端更渡”四字乃是关键,“无端更渡”是什么意思?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题)(4分)⑴.智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⑵.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不尽,。
(苏轼〈〈赤壁赋〉>)⑶.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 —22题时光冯骥才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