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会计_经营决策

管理会计_经营决策



解:甲设备效率比:A:B=3:4;乙为2: 3;丙为6:11可知甲生产A;丙生产B;乙 分别生产甲,乙以(1:1)配套; 设x1为乙生产A产品数,x2 为乙生产B数量 由 18*30+x1=6*110+x2 和 x1/40+x2/60=18 得 x1=480件;x2=360 件即12台乙加 工A,6台乙加工B。
无关成本包括: 沉没成本 共同成本 联合成本 不可延缓成本 不可避免成本等。
第三节 经营决策方法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 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 差别损益分析法 成本无差别点法 利润无差别点法
微分极值法 线性规划法
一、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
当企业生产只受到某一项资源的约束,并已知备 选方案中各种产品的单位贡献边际和单位产品资源消 耗额的条件下,可考虑采用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法进行 短期经营决策。
第五章 短期经营决策
第一节 决策分析概述 第二节 经营决策成本概念 第三节 经营决策一般方法 第四节 生产决策 第五节 不确定的决策分析 第六节 定价决策 第七节 存货决策
第一节 决策分析概述
决策分析的涵义 决策分析的分类 决策分析的程序
一、决策分析的涵义
成本相等的业务量。记作x0。
成本无差别 两方案相关固定成本之 差 (x0) 两方案相关单位变动成 本之差 点业务量 a1 a2 b2 b1
若业务量大于成本分界点X0时,则固定成本较高的 A 方案优于B方案; 当业务量小于成本分界点X0时,则固定成本较低的 B方 案优于A方案; 若业务量恰好等于成本分界点X0时,则两方案的 成本相等,效益无差别。
5x+6y≤24 000 (L1) 3x+5y≤18 000 (L2) x≤ 3 000 (L3) y≤ 2 000 (L4) x,y≥0 目标函数:S=42x+60y 用图解法求解以上线性规划模型,即在满足 以上约束条件的前提下,求S(贡献毛益额) 的 最大值。见P158图
七.产品生产工艺决策
从表3中可见,最大后悔值中的最小值是2 900元,因此产量为
3 000件时的方案应作为最优方案。
第六节 定价决策
一、影响价格的基本因素
成本因素 需求因素 商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因素 政策法规因素 竞争因素 科学技术因素 相关工业产品的销售量
二、企业价格制定的目标
以追求最大利润为定价目标 以一定的投资利润率为定价目标 以保持和提高市场占有率为定价目标 以稳定的价格为制定目标 以应付和防止竞争为定价目标
2.要追加专属成本 例:上例中A要40000元,B要65000元 则A多10000元
三、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1.用量一定 〈1〉自制不增加固定成本 例:某企业年需甲种零件 1000 个若该企业有 多余生产能力进行自制每个成本30元其中直接 材料15元,人工8元,变动制造费用4元,固定 制造费3元;外购买价28 元节约=1000(28-27)=1000元
三、决策分析的程序
〈1〉提出问题确定目标 〈2〉收集加工有关资料 〈3〉围绕目标拟定方案 〈4〉比较方案作出选择 〈5〉实施方案进行反馈
第二节 经营决策成本概念
一.相关成本包括: 增量成本 边际成本 机会成本
付现成本 专属成本 可分成本 可延缓成本 可避免成本等
二.无关成本的内容
〈2〉自制需增加固定成本 上例中自制需租入专用设备年租金 1200元则应外购
〈3〉零件自制但生产能力可转移 还用上例如生产甲零件的设备出租,年租金收入 1500元 解:自制成本=变动成本+机会成本 =27000+1500=28500元 外购成本=28*1000=28000元-->外购
2.用量末知
例:某企业所需A零件自制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另 需一批专用模具价值 6000 元,该零件在 10000 个 内单价6元,超过10000个单价5.5元 问A零件是自制还是外购? 解:当产量〈10000:X1为成本平衡点得 X1=6000 个: <6000 外购 在 (6000,10000) 自制; 当产量〉10000时X2=12000 得(10000,12000)外购 〉12000件自制
三、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决策
成本加成定价法P177 损益平衡法 边际成本定价法 P180 非标准产品的定价 P181例5-29 特别订货定价P182-183例
决策: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
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主
客观条件,提出多种预选方案,并选取
最 优方案的全过程。
二、决策分析的分类
时间分/短期决策:一年内,不涉及固定资产 投资; 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长期决策一般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 范围分/微观决策,宏观决策。 性质分/肯定决策:备选方案结果能够确定 风险决策:有几种不同结果(有一个客观概率 不定型决策:没有客观概率。
110
170
80
八.最优生产批量决策
产量已定, 生产批量和生产批次与生 产准备成本、储存成本相关。 P159-163三个公式 P160 P164
九、赶工决策
提前完成任务,能够降低制造费用和 如直接人工,可获提前完工的奖励。提前 完工往往需要追加一定的费用,如何在增 加收益和增加成本之间寻找带来最大利益 的结合点。 P170例
四、半成品或联产品是否继续加工决策
P154
五、亏损企业是否应停产的决策
P146
六、产品最优组合的决策
1逐次测算法: 经过逐步测试,使各种产品达 到最优组合。 P156
2图解法 P157
书例数据资料,设: x为A产品产量, y 为B产品产量, S为可获得的贡献毛益 则:生产两种产品所用人工小时为5x+6y 生产两种产品所用设备工时为3x+5y 生产两种产品可获贡献毛益为42x+60y 根
三.小中取大法在生产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仍按上例表1资料。 要求:采用小中取大法进行生产数量的决策。 解: 销路 产量 方案 2 000件 2 500件 3 000件 畅销 40 000 49 000 58 500 一般 29 000 28 000 33 600 滞销 17 000 21 500 18 600 最 小 收益值 17 000 21 500√ 18 600
一般 29 000 28 000 33 600
滞销 17 000 21 500 18 600
最 大 收益值 40 000 49 000 58 500√
从表5中可见,在大中取大法下,最大收益值均集中在 “畅销”栏,而最大收益值中的最大值是58 500元,因此应 选择产量为3 000件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六、微分极值法
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 y=f(x) 对函数模型求一阶导数y'=f '(x) 根据y'=f '(x)=0的等式求极值点[x0,f(x0)] 根据决策方案的资料进行适当调整
七、线性规划法
确定约束条件 确定目标函数 确定可能极值点 确定最优组合
第四节 生产决策
一.生产对象决策 例:某企业现有生产能力为 40000 机时,可生 产A,B两产品两者必取其一,生产A每件要 16机时B要10机时;A的单价50元,单位变动 成本 28 元,固定成本 2000 元;B单价 30 元, 单位变动成本16元,固定成本2000元。
解:.<1>差别损益分析法(差量法): Sa-Sb=50*2500-30*4000=5000元 Ca-Cb=2500*28-4000*16=6000元 差量收入<差量成本后者为好 B
<2>本量利: La=(50-28)*2500-2000=53000元 Lb=(30-16)*4000-2000=54000元 <3>边际贡献: A: (50-28) *2500=55000元 B: (30-16) *4000 =56000元
五、利润无差别点法
利润无差别点销量是指某种产品为确保 原有盈利能力,在调价后应至少达到的销 售量指标。
利润无差 固定成本 调价前可获利润 拟调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别点销量
若调价后可望实现销量大于利润无差别点销量,则可考虑调 价; 若调价后可望实现销量小于利润无差别点销量,则不能调价; 若调价后可望实现销量等于利润无差别点销量,则调价与不 调价效益一样。
例:某企业生产A产品可采用三种不同加工方案 /手工,机械化加工, 自动化加工单位变动成本 为12元,8元,6,元;固定成本为160元,480元,820元. 确定A产品工艺方案? 解:X1,x2,X3为手工与机械化,手工与自动化, 机械化与自动化的成本平衡点 得X1=80 X2=110 X3=170件用图直观表示
十、生产作业中的成本决策
作业方案的选择往往与成本有 关,甚至取决于成本的高低。
P173
十一、生产任务分配决策 P166-169
例:某企业拟生产A,B两种产品经 预计单位利润为8元,5元该企业现有甲, 乙丙三种设备适合A,B生产:甲18台生 产A30件或B40件;乙18台生产40件,60件; 丙6台生产60件,110件;为了使A,B配套 (1:1),问如何安排设备,利润最大最多?
表1
贡献边际资料
畅销 40 000 49 000 58 500
单位:元
一般 29 000 28 000 33 600 滞销 17 000 21 500 18 600
销路 产量方案 2 000件 2 500件 3 000件
表2
销路
产量 方案 2 000件 2 500件 3 000件
分析表
单位:元
畅销 40 000 49 000 58 500
单位资源 单位贡献边际 贡献边际 单位产品资源消耗定额
判断标准:哪个方案的该项指标大,哪个方案为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