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滴水见光辉草木也多情——例谈记叙文写作技巧之以小见大

滴水见光辉草木也多情——例谈记叙文写作技巧之以小见大

滴水见光辉草木也多情——记叙文写作技巧之以小见大教学目标:1.明确小处着手、深刻挖掘文章主题的重要性,发现并积累生活中的“小事物”。

2.掌握“以小见大”的写作规律和方法,学会把所学方法运用到作文实践中去。

训练重点:“以小见大”手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语:今年高考作文,江苏三分之二的考生都写了议论文,但最拔尖的几十篇优秀作文中,却大多数是记叙文。

少数人的选择赢得了阅卷老师的一致肯定。

阅卷人承认并欢迎考生们写这种来自日常生活的“小智慧”。

小智慧是十分可爱、最可珍惜的,是它们默默无声地成就了可以扭转乾坤的“大智慧”。

PPT:凡是写得好的记叙文,均在生动描述“小经验”“小能力”“小境界”的基础上,揭示“小升华”、迸发“小灵感”,展示“小美妙”。

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2.揭示学习目标。

活动一:我的身手请同学们仔细想想下面几个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并简单写出你的构思。

知了自助餐养宠物我选择的是,主要内容从中可以阐述的主题。

二、方法探究1.明确概念:以小见大是记叙文写作中常用的手法,它往往在选材上或撷取一个片断或定格一幅画面或捕捉一个瞬间或选择一件小事通过努力开掘、提炼写出它的内涵,以滴水见光辉反映深刻的文章主题。

小处落笔,大处着眼,记叙的是小事,描写的是细节,剖析的是细小现象,但是所表现的是重大主题,所阐发的是深刻道理。

运用此法便于选取材料,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挖掘,耳闻目睹,琐屑小事,俯拾即是,皆可作为写作的素材。

2.方法学习(一)智慧,就藏在房间里妈妈对爸爸的评价:平时挺精明,一到钱上就犯浑,只知道乱花钱,败家。

可不是?打我记事起,买房子、搬家、卖房子就成了常态,少说也换了四五个地段。

若家底殷实犹可说,可咱家却刚达小康。

几番折腾下来,已经举了不少外债。

爸爸和财务打了几十年的交道,跟客户谈账目时几百万的数目也得精确到个位,如此细致的人儿怎会连家中的存款、经济状况都不清楚?莫非真如“清官难断家务事”,对外精细了,对内就糊涂?我有些不明白。

不过细细想来,爸爸几次一意孤行决定买下的房子,其位置都有点名堂。

譬如上小学一二年级时,我家的房子择在镇中心,虽然位于中心,却拥有罕见的静谧,大概是与喧嚣马路隔着几幢楼房和一片树林的缘故吧。

看着远处人来车往纷杂不已,耳畔却时常闻见群鸟啁啾似在欢腾。

年纪尚小的我,不懂得“大隐隐于市”,却在这明媚的阳光中领略到静的美好,收敛了顽皮和野性。

上初中时,爸爸看上了一处邻近学校的房子。

地理位置虽然不错,价格却出奇地高。

大概把家里百十平米的老房子卖了,再垫点钱,才换得那六七十平米的新居。

那关口,爸爸打开家里的存折算了一下,又带着笑容对外借了点钱,就轻飘飘地将钱交给了房主,全然不顾一旁闪着噬人目光的妈妈。

后来的日子,我们一家度着有史以来最难熬的时光。

但多亏了这一决定,每逢冬季,我不必在寒风中赶远路,缠人的支气管炎不再发作,平安地度过了初中三年。

整整三年。

唯一一次让我不满意的新居,便是高中时代的房子。

为了延续初中的传统,父亲仍在学校旁边找了间房。

但我搬进去一看,却比初中的更狭小、更简陋,网络、电视全没有,平日用来消磨时光的手机也只好交出。

高中三年的色调,变得乏善可陈。

听着我倾诉满腹牢骚,爸爸只在一旁呵呵一笑,说:“现在啊,还是艰苦点吧。

”说来也怪,一些过去的朋友遇见了我,却惊讶往日颇为散漫的我多了些沉稳,啊,兴许真的长大了呢!高中的生活,终于迎来尾声。

一日,我与爸爸闲聊:“爸,以后还搬家么?”爸爸意味深长地答道:“你走了,就不搬了。

”我默然。

忽地明白,父亲的多次搬家或许仅仅是为了我吧。

我想,妈妈评价爸爸“花钱发昏”,可能有些道理。

但是,这种行为如今看来却蕴有某种智慧。

只不过,这智慧被爱包裹起来,深深地、悄悄地藏在这房间里的某处罢了。

【精评·点拨】本作重在“小事中见大情”!纯然是小学子的切身感悟。

孟母曾经“三迁”,老爸为孩子求学也来了个“三迁”,迁出了性格,迁出了无声的大爱。

这种智慧,旁人难悟,只有小作者悟到了:它被爱包裹起来,深深地、悄悄地藏在这房间的某处罢了。

一介凡人,一件小事,通篇细微的描写,表现的却是大爱!是震撼灵魂的感动!达到了“滴水见光辉”的表达效果!(二)小小牵牛花每当到奶奶家,就不由地停下脚步,看看墙角下,无人播种,却一天天追求生命,执着生长的小野花。

它,是墙角的一株小野花,一株不经意间也会诠释生命的植物,它不知是随风飘来的,还是被人们无意洒落下来?孤独地蹲守在墙角,默默无闻,静静地等待。

看,它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壤钻,它的芽往地面挺,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它掀翻阻止它的砖块,吐出自己的新绿。

原来,这小野花,人们都称它为牵牛花,它花开简约,却不显单调,姿态俏丽艳美,也无一点媚俗之气。

有人这么说,牵牛花似临风玉立的美人,只要有裸露的土地,就可以看见它纤巧的藤蔓和美丽的花朵。

它不需要花园般的环境,却有一份随遇而安的情怀,以一颗从容的心态守望着大地。

瞧,它盛开在人们的眼前,盛开在充满希望的春天里。

瞧,这些灵巧、娇嫩的小花朵多么可爱。

一到奶奶家,我就蹲下来抚摸着它们的小脸庞,此时此刻,忽然感到这些富有灵性的牵牛花,也在对我微笑,一个个张着小嘴,争先恐后地想要对我诉说什么。

就在这时,一个小女孩站在这一朵朵牵牛花前,笑眼弯弯,小手点点,竖着耳朵仿佛倾听着什么?“你在听什么呢?”我好奇地问这小女孩。

“当然,是听花开的声音。

”小女孩说。

哈哈,花开怎么会有声音呢?小女孩说:“妈妈说我长得像花朵一样美丽,就是有一个缺点,总爱在人面前炫耀自己美丽,成了骄傲的孔雀了,妈妈让我听听花开的声音呢,这不,我来了呗。

”我明白了小女孩妈妈的用心,便问小女孩:”你听到花开的声音吗?”“没有,奇怪,阿姨,怎么没有声音?”“孩子,花开是没有声音的,因为花朵不想因自己的开放美丽而吵着了别人,妨碍了别人,它只希望自己的美丽悄悄地去美丽别人,用自己的芬芳悄悄地去芬芳别人。

”小女孩听了我的的话,拍着小手,似乎明白了什么,她看了看那朵朵含苞的花朵,又看了看周围己开放的几朵花,对我说:“阿姨,我真听见花开的声音啦!”我拉着小女孩的手说“花在说什么呢?”“花在说,自己开放美丽,不要只顾着自己,更要想着如何去美丽别人。

阿姨,我说的对吗?”说着,小女孩欢快地一蹦一跳,甩着两个小辫子跑远了。

看着小女孩渐远的身影,我笑了,多么可爱的孩子,有花一样美的心灵。

此时,我的心境由此无限放大,深有感触,生活中原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祝愿她,像花一样漂亮,悄悄开放,像牵牛花那样,不怕艰难,顽强执着,有着一股不达理想誓不休的毅力,茁壮成长。

是啊,牵牛花,它不邀宠,不献媚,不矫揉,不造作,当放则放,当收则收,扬长避短。

它不需要人们特意照料,一粒种子随风而来,落在土地上,便开出美丽的花朵,芬芳、点缀每一个角落。

小小牵牛花,像一排漂亮的小喇叭,笑靥可人。

小小牵牛花让我知道了生命不止是一种色彩,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色彩,就像它们一样,无论环境如何恶劣,它都有支撑自己的信念和勇气,努力绽放……【精评·点拨】本作重在“小事中见大理”!小事:从小小的牵牛花写起,它不知从哪儿来,孤独地蹲守在墙角;它花开简约,却不显单调;它不需要人们特意照料,落在土地上,便开出美丽的花朵。

文章通篇叙写普通的牵牛花平凡地生长却不平凡地开着花朵,用自己的美丽悄悄地去美丽别人,用自己的芬芳悄悄地去芬芳别人。

大理:“忽然感到这些富有灵性的牵牛花,也在对我微笑,一个个张着小嘴,争先恐后地想要对我诉说什么”,自然引起下文小姑娘俯首细听花儿的声音,从而顺理成章地揭示主旨。

告诉读者生命都应该有自己的色彩,有支撑自己的信念和勇气!大自然就是一部百科全书,“一草一木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细心观察,深入思考,总能于细微处见伟大!(三)忧与爱我出来打工三年了,今年第一次回家。

我攥着一张最廉价的票根挤进了这趟绿皮车,掺杂忧愁与欢爱伴着列车的呼啸掠过平原,穿过田野,趟过河流,绕过山川,驶向母亲泪眼婆娑的年关,奔向父亲患风湿病的膝盖,冲向妻儿翘首期盼的身影。

绿皮车实在是太拥挤了,方便面的味道混杂着脚臭的味道实在让人窒息,小孩“哇哇”的哭叫声更是让人心烦意乱,但我却依旧爱着它,它让我归家的心有了着落。

犹记得前几天在各大车站买票时,各式快速豪华列车标出的好处确实诱人,可是那昂贵的票价却也让我望洋兴叹,家里孩子还等着这笔钱交学费,老父亲还卧病在床,我不得不选择绿皮车,可是这样实惠的选择还能持续几年呢?我陷入忧虑。

夜晚成了呆在绿皮车上最难熬的时刻,疲惫和困意趁着夜色回到了乘客的身体中,人们纷纷打着呵欠,蜷缩着身子以各种姿势昏沉地睡去,买到车票的有的趴着睡去,有的扭曲着身子仰头睡去,邻座女孩映在窗户上的影子也在这暮色中变得模糊,好像在大声呼喊着什么,也许是在喊“回家”。

我拿着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临行前给儿子拍的唯一一张照片,三年里每每和妻儿打电话,妻子总会告诉我:“儿子又高了,儿子能帮爷爷奶奶做事了。

”每每这时,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儿子那张稚嫩的脸蛋。

绿皮车虽然拥挤,杂乱,但是却可以让我看见日思夜想的儿子,我深爱着这辆车。

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更多的是洋溢着欢乐,五湖四海的人们都带着对家的牵挂,挂着微笑,纷纷吹嘘比较自己的妻儿,笑声中尽是思念。

绿皮车很慢,它对每一个红灯心生畏惧,又对每一个绿灯心怀感激。

它在每一个弯道战战兢兢,又在每一个直道摇头晃脑。

它很羡慕身边飞驰的“同类”,偶尔也会担忧一下自己消逝的时候,一如我的担忧。

绿皮车继续行进着,我仿佛看到了儿子的笑容,母亲的身影……带着中国复杂记忆的绿皮车在中国大地上行驶了将近60年,今年也许是它最后一次服役。

我爱它,它虽然慢,却终究会抵达我的那一站;同时我又深深地担忧着:它消逝了,我,我们又该怎么办?幸好,这时,我在忧虑与欢爱中到家了。

【点评】本作重在“小角度中见大社会”!本文最大的亮点,在于作者选取的视角和忧爱的对象。

从一个外出打工三年才回家的农民工的视角,倾诉了对绿皮火车由衷的热爱,也表达了对它有一天会被动车、高铁取代的担忧。

以小见大,反映的其实是对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关注与担忧。

视角新,立意高。

(雷雨)3、小结:可见,许多人家都是善于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的。

写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于小事中见大情”、“于小事中见大理”、“于小角度中见大社会”等来关注社会、感悟人生、诉说真情,从而做到以“小”见“大”。

通过对“醉阅读”文章的欣赏、借鉴,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以小见大描写手法的魅力实在是不寻常,能于滴水中见光辉,可从草木中悟真情。

我们平时进行作文备考训练,要有意识地进行以小见大手法的强化训练,让它真正成为高考作文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三、我的运用仔细阅读下面这篇作文,在有所思有所感的地方进行圈画、标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