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记叙文以小见大的写法指导

记叙文以小见大的写法指导

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记叙文写作中如何小中见大聚焦凡人小事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我想他是知道的。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杨绛《老王》“大”: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

观察身边景象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

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

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杏林子《生命,生命》“大”:表达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捕捉细小情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大”:抒发人间真情--父子情深直露式:直接抒情议论,或通过文中人物的语言直接揭示。

含蓄式:寓于叙述描写之中,即通过具体事物和人物言行本身来显示。

自行车今天,我要到外婆家玩。

要是骑自行车去的话,比较方便,可是我再也不敢骑自行车去了。

我坐在三轮车上,不禁想起两年前的事:那天我骑自行车去外婆家。

半途中遇见一条坑坑洼洼的路,骑自行车比骑马还吃力,好不容易才到了外婆家。

我把自行车停在外婆家的院子里,便进了屋。

外婆见我来了就迎了出来,见我饿了就到外边买东西给我吃,我就坐着等。

不一会儿,我的自行车周围围了一群孩子。

他们用惊奇的目光看着自行车,有的还去摸一下。

在他们眼里,我的自行车像是无价之宝。

我生怕他们会弄坏自行车,便也走到院子里,站在自行车旁。

忽然,不知谁推了一下,自行车一歪,幸亏被我抓住,才没摔倒。

我见他们还想来动,便推着自行车进屋。

不料外婆从外边回来,对我说他们没见过自行车,让他们多看几眼。

我听了只好硬着头皮,重新把自行车在院子里放好。

这时,一个小男孩提议让他骑一下,我正想拒绝他,可外婆却抢着说让我来教他。

那个男孩高兴地骑上了自行车,我只好在后面扶着。

后来,这些孩子一一来试骑我的车。

等他们轮流一次时,我已累得汗流浃背,自行车的脚踏板和车头也摔坏了。

当天我便回家,光修理车就花了十多元钱。

“嘟——”喇叭声打断我的思绪。

我向前一看,咦,该不是走错路了吧!原来坑坑洼洼的小路,什么时候变成了水泥大路。

再定睛一看,外婆家到了。

我到外婆家不久,那些孩子又来看我了,他们都推着自行车。

我见了便问:“你们推着自行车要去哪里?”一个男孩说:“我们要去仙岩玩,听说你来了,就来看看你。

”另一个孩子插上来说:“你也和我们一起去仙岩吧!”我听了说:“我这次没骑车来,没法和你们一起去了。

”我的话刚说完,又有一个孩子说:“我有两辆车,我借给你。

”说完,他便回家推来一辆车交给我。

我们跨上车向仙岩骑去。

一路上我觉得天是格外的蓝,树是格外的绿,花是格外的香,脚下的路,可是越走越宽了……“大”:文章从自行车入手,写了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把握时代脉搏。

如何“小中见大”:(1)围绕中心选材(2)抓住线索(3)去粗取精(4)抓住细节镜子人生屋漏偏逢连阴雨。

有一个年轻人生活的天空大雨滂沱,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好不容易求爷爷告奶奶地借了一笔钱做生意,又赔得血本无归;相爱多年的女朋友跟他四处躲藏债主,最后连他也被躲避了。

他失恋了,一点爱情的慰藉都消逝了。

朔风凛冽,天可能不冷,他却直打颤。

万念俱灰的他不时有轻生的念头。

他找到了他的中学老师,一位普通的老人。

老师看了看他灰白的脸色,立即明白他的处境。

静静地听学生说完,仍旧一言不发,只从屋内拿出一面镜子,默默地递给他。

他莫名其妙,这是一面普通的镜子呀,转过来一照,镜子里出现他枯槁的形容。

在他的惊讶中,老师拿过镜子,“哐啷”一声,镜子掉在地上,碎了。

他慌忙蹲下身,帮忙收拾。

“等等,”老师开口说话了,“你认真看看镜子。

”地上,每一块镜子的碎片都映现出他的一个脸庞。

镜子虽然破碎了,但地上有了无数面的镜子。

他呆住了,恍然若有所悟,匆匆告别老师回家了。

以后经过努力和拼搏,他东山再起,还清了债务,还办了一个小公司。

他结婚的时候,老师没有来,只托人给他带了一件礼物——那面已经粘贴好的镜子。

他把自己的故事说给参加婚礼的嘉宾,大家十分感慨。

“挫折就如这面摔碎的镜子,你以为自己破碎,但镜子里的你还是完整的,而且增加了许多个你的形象。

挫折只能丰富你的人生,不会使你遭到损失。

”他摇晃着那面仿佛皱纹满面的镜子,激动地说。

这面破碎而又粘贴好的镜子后来就放在他的桌子上,他把它当作了座右铭。

他每天都要拿起镜子照一照,然后满面春风上班去。

再后来,失败的时候他揽镜自照,成功时他要对镜子沉思。

镜子不再是简单的反射。

《镜子人生》巨大的挫折在使一个人的心灵感到痛楚的同时,也会使心灵因痛苦的锻造而富有韧性,这韧性将会使他可以负载更多的挫折,而挫折每每是成功的孪生兄弟。

挖掘生活哲理“小中见大”常见方式:(1)直露式(2)含蓄式如何“小中见大”:(1)围绕中心选材(2)抓住线索(3)去粗取精(4)抓住细节写小不写大写近不写远写实不写虚多观察勤思考善联想忘不了电梯门开了。

我被人流裹进了电梯,像是汉堡里的一根烤肠,有种被胁迫的感觉。

我要去10楼的住院部,那里,我爷爷刚做完手术,家里让我给他送点生活用品。

可当人们都挤了进来,尖锐的警报声骤然响起,急促而不耐烦地告诉我们,超重了!刚才还嘈嘈杂杂的人们突然安静下来,人们都不说话了,你看我,我瞄你,大大小小的眼睛中都带着一个问题,谁下去?最引人注意的是一对胖胖的父子,老爸西装革履,腆着啤酒肚,手里攥着个有他半边脸大的手机,儿子一手托着薯片袋子,一手迫不及待地往嘴里塞。

咔嚓咔嚓,电梯里只剩下警报声和这孩子粉碎薯片的声音。

时间一秒又一秒地过去,似乎是气氛太尴尬了,那个戴眼镜的绅士拿出一张旧报纸,似是“认真”地阅读着,头还不时地点一点,好像顿时明白了什么,我用余光一瞥,呜呼,内容不过是几则广告而已。

旁边的女士则打开随身携带的小镜子,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很从容地照,冷不丁喊了一声吓了大伙一跳:“快下去一个啊!难不成让我们女人下去?”我的腿动了动,想下,但又收住了,我要去10楼,急着给爷爷送东西,一家人等着我呢,我这一下,要啥时才能上去啊。

正当我正展开激烈的思想斗争的时候,忽听到一个老迈而沙哑的声音:“来,让一下来。

”我一回头,是一对老夫妇,老爷爷佝偻着背,一只手拄着一根拐杖,老太太精神还好,只是满头银丝。

说话的是老太太,老太太对老爷爷说:“你先上去,在电梯口等我。

我爬楼梯,一会儿就到。

”老爷爷像是拽了她一把,她回过头,一笑:“累不坏的!”老太太一出门,电梯果然不响了,可就在电梯门即将关上的时候,老爷爷突然伸出枯树枝一样的手,将电梯门又掰开了,对着老太太的背影沙哑地喊了一声:“等等,我和你一起。

”老太太摇着头,莞尔一笑,忙过来搀着他,一边搀,一边笑着数落他。

电梯门缓缓闭合,我想,我此生永远忘不了那一幕——那一幕,两位古稀之年的老人,相互紧紧地搀扶着,一步一步地,融化在了人群深处,像是消融在夕阳的余晖里。

当然,还有更难遗忘的,是当人们又开始说说笑笑,各自选择要去的楼层时,我惊讶地发现——去五楼以上的,只有我一人。

自己发掘身边的凡人小事、自然景象,捕捉细小情节,写一篇记叙文,做到小中见大。

水滴石穿(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水流遇到暗礁才能激起美丽的浪花(人生旅途中的困难和挫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奉献精神)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中国近、当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这是一部读来如嚼橄榄回味无穷的奇书。

在妙趣横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着令过来人低徊轻叹、令少不更事者怅然若失。

因此,它是一部以看似超然的调侃语调述说人生无奈的笑面悲剧。

毛毛虫变成美丽的蝴蝶蜘蛛结网身边发生的许许多多的小事公交车、地铁上抢座、让座。

看到的、听到的事情。

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北京街头各种各类的骗子。

利用人们善良、爱占小便宜的心理,诱人上当,你可以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净化人们生活的空间。

和父母老师同学甚至陌生人的故事,写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或冷漠。

要求:1、把事写具体、生动。

2、主题要深刻鲜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