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妙用
摘要:有人曾说,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就是一场漂亮的战斗。
既然是战斗就必须
讲究其战略战术,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让他们在自由、平等、
轻松、开放的境遇中充分发展,就要讲究“用兵之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
用一下我国古代兵法精华之作“三十六计”,用作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求胜”策略,
将让你体会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关键词:三十六计数学妙用
一、以逸待劳,“涌”现精彩
“凡是学生自己可以做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去做,教师只要在旁指导,培养学
生从小自立的精神。
”在课堂教学上,作为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要学会“偷懒”。
“以逸待劳”,以静制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做脑力和体力的“劳动”,用“劳动”来创设美好的意境,而我们教师只要“以逸”坐收“渔翁之利”。
“教育”总是与“苦和累”连在一起,但“懒老师”未必就是坏老师。
在学生减负的同时,教师也应适时地给自己减减压,图个清静;要给学生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自由,给学生心灵上的自由,给学生敢说敢做的自由,给学生一个能自由伸展的舞台。
二、假痴不癫,借“考”制胜
“假痴不癫”是“三十六计”之中的第二十七计,它的本义是指:表面装作糊里
糊涂,实际上却是非常的清楚,假装不行动,却在暗地里策划,等待时机。
应用
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可在表达、演示时有意地出现一些错误和漏洞,在回
答问题时故意装作不知,“能而示之不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从中培养学生大胆质疑、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也可适当地在提问中主观杜撰,来一个“无中生有”;也可以
在辨析中故作正经,来一点幽默;还可以出示错误,从中引发深思。
教师的“韬光养晦”,常常可以带来空前活跃的课堂气氛,在愉快中完成教学中的任务。
三、隔岸观火,以彼“促”己
“隔岸观火”即“坐山观虎斗”。
本义是指:当敌方内部矛盾激化,相互倾轧,
势不两立,搞分裂时,我方切不可操之过急,免得反而促成敌方暂时联起手来对付。
正确的方法就是以静制动,让他们先相互残杀,力量削弱,两败俱伤。
在平
时的教学中利用此计,这是指学生在互相争辩时,教师应做一个“旁观者”,不仅
不去制止,适当的时候还需要搞一点“火上浇油”。
这样,吸收他人的信息为自己
所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被他人的观点所唤醒和激活,做到一举两得,我们何乐而
不为呢?
四、顺手牵羊,“借”题发挥
“顺手牵羊”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十二计,喻指意外获得某种便宜,或毫不费力
地获得某种平常要花大气力才能获得的东西。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应过于忠于
教材,我们应变“以教材为本”为“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
行创造性的改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稍复杂的整数应用题”中,有这样一道题:一场音乐会的票价有40元
和60元两种,60元的有100个座位,40元的有250个座位。
票房总收入为15000元,观众可能有多少人?(已知两种票价售出的张数都是整十数)这道题
的答案是唯一的330人。
但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于是我就把括号中
的条件省去了让学生解答。
不“省”不知道,一“省”吓一跳,课堂顿时沸腾了起来,
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说”得不亦乐乎。
“我想先卖40元的票,既然没有全部卖
完就算它卖了249张吧,那么40×249=9960元,(15000-9960)÷60=84张,
249+84=333人。
”又有生说:“我认为60元的票位置比较好,应该可以全部卖完,那么(15000-60×100)÷40=225张,100+225=325张。
”……我又讲了:“同学们真
会动脑筋。
那么,你们可不可以小组合作一下,算一算究竟有几种卖法,比一比
哪个小组的方法比较多?”同学们又一次开始了自己的“思维”旅程。
最后,同学们
共想出了9种不同的方法,并归纳出了特点:60元票的张数从100张到84张,
每次减少两张;而40元票的张数从225张到249张,每次增加三张;总人数从325人到333人,每次增加一人。
一节课在学生的讨论声中很快就结束了,用4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完成一道题并非我的初衷,但我认为这是值得的。
让学生充分调动其思维,在自由的课堂氛
围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我相信他们一定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意外的惊喜。
五、走为上策,敢于“创”新
“走为上策”是“三十六计”的最后一计,它是一种在兵败无奈的困境中,主动
退却,伺机破敌的军事策略。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有许多不利的因素制约着师
生的创造性劳动,使教学不时陷入一种尴尬而无奈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
果“咬定青山不放松”,继续搞一贯制的话,教学就会进入“死胡同”。
唯一的选择
就是“打不赢就走”,在“走”中化被动为主动,在“走”中实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局面。
现代的教育迫切要求教师更新理念,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立体多元化:让学生从课堂走进社会,从课本走向生活,从接受走向创新,以“走”为突破口,“走”出一片阳光明媚的天地。
新课程改革的乐章已经奏响,数学教学正在努力脱胎换骨。
我们不妨学一学“拿来主义”,借“三十六计”等优秀宝典为课堂所用,多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把“奇
谋方略”用在数学教学中,切不可信手胡来,应从不同的客观实际出发,讲求自然贴切,灵活利用。
反之则会弄巧成拙,百害而无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