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社会救助概述

第八章 社会救助概述


4
(二)社会救助的几层含义
1.对困难人群的救助是政府和社会的一种共 同责任;
2.社会救助在公民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生活标 准时才发挥作用;
3.社会救助的标准是满足救助对象的最低生 活需要,仅以维持公民的基本生存为限。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5
(三)社会救助的特点
1.提供救助是政府和社会的一项法定责任和 义务,享受社会救助是符合法定资格者的一 项权益;
通过整合,充分发挥救助的作用。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1
五、社会救助的运行机制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2
(一)社会救助基金的筹集与管理
1.社会救助基金的筹集 (1)财政拨款。 包括中央财政拨款和地方各级财政拨款,
占救助基金的2/3。一部分是定期定量救助, 另一部分是临时性救助。
10

3.福利经济学
英国经济学家庇古1920年《福利经济学》 增进福利的两种方式: 一是通过增加国民收入增进普遍福利; 二是通过国民收入重新分配增进普遍福利
(累进税、遗产税等)。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11
4.凯恩斯的经济理论
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对自由市场经济进行干
25
2.确定贫困线的方法
(1)市场菜篮子法 简单、易懂,但必需品由专家定,易偏。 (2)生活形态法 结合主、客观,涉及多方面。操作复杂。 (3)恩格尔系数法 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和比较,一般参考。 (4)国际贫困标准法 简单,易操作、比较,贫困者能分享经济成果。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3)分散使用。直接发放到被救助者手中。 主要是吃、穿、住、医等基本生活需要。 (4)集中使用。主要是扶贫基金用于经济 开发。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9
第三节 社会救助的产生和发展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40
一、社会救助产生的背景
(一)生产社会化的深入 (二)收入水平差距的不断扩大 (三)家庭功能的弱化 (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五)社会救助思想的存在 (六)救济机构的存在
入水平、市场物价、购买力动向、就业状况、 消费构成等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2
三、社会救助的内容与标准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3
(一)社会救助的内容
生活社会救助 医疗社会救助 生产社会救助 住房社会救助 教育社会救助 灾害社会救助
14
一、社会救助的目标与原则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15
(一)社会救助的目标
克服现实的贫困,维持贫困阶层的最低生活 需要。
扶贫济困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16
(二)社会救助的原则
1.政府为主,社会为辅。如政府利用社会政 策维护社会公平。
2.全民性与选择性相结合。要通过严格的家 庭资产调查。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4
2.社会救助基金的管理
管理机构主要是民政部门 1985年,国务院设立“国务院贫困地区经
济开发领导小组”,管理、使用贫困地区的 救助款。
农村基层设立乡镇农业经济管理站、救灾扶 贫互助储金会,也管理社会救助基金。
特大自然灾害时,政府出面,民政主持,组 成临时救灾委员会,直接管理救灾基金。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6
四、社会救助的功能
社会救助体系是由救助主体、救助客体、救 助内容、救助方式等因素构成的有机结构或 系统。
这个系统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作用,即 为功能。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7
(一)对救助对象的保障功能
这是救助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但是,单项救助与政策衔接会导致救助对象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5
(二)社会救助基金的发放与使用
1.发放与使用的原则 (1)专款专用。 救灾款——救灾;五保粮款——五保户; 扶贫基金——扶贫。 《刑法》第126条:“挪用国家救灾、抢险、防汛、
优抚、救灾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 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人员处3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以3年以上, 7年以下有期徒刑。”
与救助需求的遗漏问题,即救助标准之外边 缘群体的遗忘与忽视。
通过制度平台的重新设计与构造,使救助 标准内外的人员得到比较公平的对待,使具 有同样救助需求的家庭与人员得到相应的关 照与照顾,使保障功能真正运行到位。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8
(二)对救助内容的完善功能
确定救助内容的两个依据: 一是根据城乡居民的实际需求,设计、确定
个人申请 社区证明 基层审核 上级审批 另外,一是救灾款物发放情况应张榜公布;
二是五保救助按有关规定实施,救灾扶贫互 助储金会按其章程使用基金。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8
3.社会救助基金的使用方式
(1)无偿使用。 (2)有偿使用——造血式救助方式。如救
灾扶贫周转金、信誉扶贫款、互助储金会的 使用等。
救助理论的基石。 3.空想社会主义 理想化的平等或公平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8
(二)社会救助的理论依据
1.德国新历史学派的理论 国家举办公共福利事业,间接对国民收入实
行再分配,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9
2.费边社会主义和新自由主义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43
第四节 我国社会救助的发展与改革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44
一、发展过程
(一)萌芽阶段(1949年以前) (二)形成阶段(1949-1952年) (三)发展阶段(1953-1956年) (四)调整阶段(1957-1965年) (五)萧条阶段(1966-1976年)
够各负其责、各守其职、各尽所能,防止发 生“多头救助”和“重复救助”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0
(四)对救助资源的整合功能
从性质上划分,救助资源主要分为现金、实 物和服务
主要包括:财政投入、福彩公益金、慈善募 捐资金、政府各部门和群众团体及企业在住 房、教育、医疗等方面采取的政策性减免、 临时性的社会捐助、志愿者提供的社会服务 等等。
预,通过个人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对失业者、 贫困者以救济,从而刺激消费需求。同时, 还主张实行社会保障、消除贫困、累进税制、 最低工资法、限制工资法等。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12
5.战后社会救助理论新发展
(1)新剑桥学派。通过累进税改变分配结构, 给低收入家庭补助,对失业人员进行培训,加 强社会福利的措施解决国民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2)货币主义。反对实行社会救助制度,主张 实行负所得税。
(3)供给学派理论。主张削减社会支出,降低 津贴和补助,严格限制领受条件,采取“紧急 援助、严格的福利和对儿童补贴相结合”。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13
第二节 社会救助的制度构成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3
(2)社会筹集。 城市企业和农村救助基金及为救灾应急而临时
筹集的资金。其形式有: 募捐、乡镇统筹、扶贫经济实体和社会福
利企业利润留成、救灾扶贫互助储金会的储金。 (3)信贷扶贫。 通过发放低息或贴息优惠贷款,支持贫困地区
经济开发。 (4)国际援助。 主要体现在救灾方面。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
3.按照地区划分
贫困地区 即按人口平均收入低于基本生活水平的地区,
列为扶贫地区。国家给予社会救助。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1
(二)社会救助的条件
申请者提出申请 主管部门进行家庭经济情况调查 西方国家的家庭经济调查一般包括:家庭收
第八章 社会救助概述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社会救助的基本概念;
了解国外社会救助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掌握 我国社会救助的改革背景及改革的主要内容。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1
第一节 社会救助的内涵和外延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一、社会救助的概念与特点
儿、长期病患者、丧失劳动能力者、孤寡老 人等。 (2)突发性灾害造成生活拮据的公民。(3) 有收入但生活水平低于或仅相当于国家最低 标准的公民。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19
2.按照具体的人口群划分
儿童(一般、特殊、不幸儿童等) 老人 残疾人 失业者 病人 患难者 不幸者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41
二、社会救助的产生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42
三、社会救助的发展
(一)初期发展阶段(1834-1882年) (二)与社会保险并存阶段(1883-1934年) (三)多层面发展阶段(1935-1944年) (四)黄金阶段(1945-20世纪70年代) (五)改革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