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概述教学文案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概述教学文案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
概述
第一、二讲社会救助概述
一、社会救助的概念
(一)社会救助的含义
所谓社会救助,是指社会成员在其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有权要求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和实物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救助主体:政府或社会。

救助客体(社会救助的对象)包括三种:面向社会全体成员,但由于是以社会成员的生活条件及状况为出发点,因此并非所有的对象能够享受社会救助的标准。

可按造成贫困的原因分,也可按救助对象的年龄分。

一是无依无靠、没有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主要包括孤儿、残疾人以及没有参加社会保险且无子女的老人;
二是有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法定最低标准的人;
三是有劳动能力、有收入来源,但由于意外的自然灾害或社会灾害,而使生活一时无法维持的人。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整个社会保障网络体系中处于最初级、最基本的层次。

(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向公民提供的援助;
社会救助所保障的对象,往往是处于生活底层的最困难群体;
社会救助的形式很多;
社会救助是公民应得的权利。

这是《宪法》所赋予的权利;
社会救助所需费用由国家财政支付,其财政来源主要是税收。

二、社会救助的特点
与其他的社会保障制度相比较,社会救助制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1)义务的单项性。

社会救助只强调国家和社会对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社会成员享受社会救助是他的权利,并不需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社会救助资金一般由政府财政拨付,社会成员不用缴纳任何费用。

(2)对象的限制性。

即社会救助对象由法律加以规定,只有符合条件且真正陷入生活困境的社会成员才有资格享受救助。

(3)社会救助目标的低层次性。

即社会救助的目标是应付灾害和克服贫困,而非改善或提高福利及生活质量,社会救助处于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或最基本层次。

(4)社会救助手段的多样性。

社会救助既可采用实物救助也可采用现金救助;既有临时应急救助又有长期固定救助,既有官方救助又有民间救助,社会救助手段的多样性是使社会成员得到救助的关键。

案例分析:
媒题报道:
有一个山里孩子,8岁,小学二年级,因父亲去世,从此不愿与周围人说话,经常独自钻在角落发呆,年迈的爷爷,智障的妈妈,贫困的家庭,似乎注定他命运的坎坷。

一位从城里来的农村义工,注意到了他,了解他家的境况,决定帮助他,经过和班主任协商,把这孩子接到城里,由28个同学组成的班级出资,建立一个公共帐户,专用来帮助他,小孩脸上渐渐有了笑容,变的自信了,成绩也提高了许多。

帐上的钱除了交纳学费外,还包括他生活的开销,及其家人的生活费用。

问:分析山里孩子积极变化的原因,并说明它反映了社会救助的哪些特点?
答案
一、变化的原因:
1、按生命周期理论,8岁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28位同学家长的共同努力,使其学习需要得到满足,故孩子有了笑容、变的自信
2、28位家长的帮助遵循了社会工作“人在环境中”及“系统理论”的观点,不仅满足了孩子本身的需要。

还对其产生影响的家庭提供帮助,解决了孩子后顾之忧,并与学校进行沟通,让小孩入学,为其成长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的环境。

反映出来的特点:1、贫困救助是社会救助的一个主要领域
2、权利义务的非直接对应性;
3、救助手段的多样

4、社会救助的时效性
三、社会救助的原则
(一)保障最低生活需求的原则;
(二)普遍性原则;
(三)法制化原则;
(四)维护个人尊严的原则。

四、社会救助的内容
(一)生活社会救助
生活社会救助是指解决贫困人口吃、穿等温饱问题的社会救助项目。

生活生活救助是维护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利。

(二)医疗社会救助
医疗社会救助是指对低收入者患病时给予一定医疗补助的社会救助项目。

(三)生产社会救助
生产社会救助是指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生产上帮助的社会救助项目。

1.免费或者低费的劳动技能培训
2.低息或者无息的小额贷款
3.以有偿或者无偿的方式提供实物帮助
(四)住房社会救助
住房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对低收入者在住房方面给予一定帮助的社会救助项目。

1.提供廉租房
2.提供住房补贴
3.提供经济适用房
(五)教育救助
中小学生:减免杂费、提供寄宿补贴
大学生:奖勤补贷
(六)灾害社会救助
政府对受灾者及其家庭提供物质上帮助的社会救助项目。

五、社会救助资金来源
主要来源:国家财政拨款;
其他来源:慈善机构提供的慈善基金、各级各类单位组织的帮困基金、信贷扶持、国际援助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