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轨道作业指导书

轨道作业指导书

X X X X X工程XXXXXXXXXXXXXXXXXXXXXXX项目部作业指导书汇编(轨道分册)XXXXXXXXXXXXXXXXXXXXXXX年XX月目录1.长钢轨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1)2.长轨条铺设后分层上碴整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8)3.道岔铺砟整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17)4.道岔组装、初定位施工作业指导书 (21)5.钢轨预打磨作业指导书 (36)6.工地钢轨焊接(移动式闪光焊)施工作业指导书 (40)7.铺岔前预铺道碴施工作业指导书 (48)8.铺轨前预铺道碴施工作业指导书 (53)9.应力放散锁定线路作业指导书 (59)10.有缝线路轨道上碴整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69)11.有咋轨道精调整理作业指导书 (76)12.有砟道岔基桩测设作业指导书 (82)13.有砟道岔精调整理施工作业指导书 (86)14.有砟道岔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91)15.轨道板铺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100)16.底座板施工作业指导书 (113)17.轨道板(有挡肩)打磨及扣件安装作业指导书 (124)18.混凝土轨道板混凝土工序作业指导书 (131)19.混凝土轨道板(有挡肩)预应力张拉作业指导书 (139)长钢轨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无砟轨道长钢轨一次直接推卸入槽铺设法的施工。

2.作业准备对施工设计文件和施工资料进行会审,并据以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施工。

复核线下施工单位移交的线下工程资料,并据此对其路基面、中线桩等进行现场复测;并在无砟道床施工完毕后,检查验收,经验收合格并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施工。

根据核准的施工文件及资料,编制轨节铺设计划表,提出人工铺轨轨料计划,并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下达施工计划,下达人工铺轨作业指导书并进行技术交底。

落实人工铺轨施工所需的人员、工具、机械设备,并调迁到位。

做好配合人工铺轨施工的其他工作。

3.技术要求3.1长钢轨进场时应检查长钢轨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并查看长钢轨外观质量,抽检长钢轨的长度,焊头平直度等,符合要求后方可卸存。

3.2长钢轨装车选用可多点、同步起落吊运的装卸设备,装卸过程中济源防止长钢轨产生塑性变形。

3.3长钢轨的装运按配轨表的要求分左右顺序装车。

3.3长钢轨按超长货物组织运输,并制定安全措施。

在运输中要建立运行监护、停车检查制度,确保运输安全。

3.4长钢轨存放台要平整、稳固,各层钢轨之间应采用钢轨支垫,支垫跨距7.5m,上下对齐,与各层钢轨垂直放置。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正线无缝线路采用人工铺设,先在已验收好的路基上散布长钢轨及轨枕,长钢轨采用履带设备拖拉至设计桩位。

铺轨前先铺设70%的道碴并摊平压完,汽车按照设计每公里枕木数散枕,轨枕按设计间距拉线布好,初方枕、硫磺锚固、人工将长轨条拔至轨枕承轨槽内,联结扣件,拔道、起道、联结单元轨,大型机养设备上碴整道和动力稳定、铝热焊焊接单元轨节、应力放散和无缝线路锁定,按流水作业程序施工。

4.2工艺流程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5.1.1配轨计算以单元轨节设计长度为依据进行长钢轨的配轨计算,500m长钢轨为主要的配轨型号,其它特殊地段采用一定数量的非标准轨,配轨时应将长钢轨的实际长度、现场接触焊损耗量均考虑进去。

5.1.2线路交接提前对人工铺设长轨地段的路基、桥梁、隧道进行交接复测,交接内容主要有:预铺道砟的厚度、平整度、水平、道砟拉槽、枕木头白灰线、线路中桩、长钢轨控制点中桩、合拢口铺设起点桩。

对于其他不能连续铺设的地段采用测距仪控制距离后确定铺轨起点。

5.2施工工艺5.2.1底层道碴摊铺底层道碴主要采取自卸汽车运碴方式。

摊铺底碴前应整修路基基床表面。

测量人员核对路基基床表层标高及中桩。

清理路基面上的障碍物,经过试铺、测量、检验、复核来确定摊铺机的作业参数。

底碴铺设完成后,用同样方法铺设面碴,随后对所铺底碴和道碴进行碾压。

5.2.2轨料散布轨料采用人工抬运或用单轨车运输散布。

根据已测设的线路中桩,用白线绳挂好标线,划出轨枕中心线(木枕除外),方正轨枕,使两条中线互相吻合。

5.2.3轨枕螺旋道钉硫磺锚固锚固前,轨枕预留孔内杂物和螺旋道钉上粘附物清除干净。

螺旋道钉应干燥。

锚固时螺旋道钉用锚固架定位。

硫磺水泥注入孔内时的温度不得小于130℃,防止离析,一孔一次灌完。

灌浆深度比螺旋道钉插入孔内的长度大20mm。

锚固浆顶面应与承轨槽面平,溢出的残渣凝固后铲除整平。

道钉与承轨槽面垂直,歪斜不得大于2度。

5.2.4长钢轨铺设将长钢轨列车送至铺架基地,卸至指定地点,采用履带拖拉设备,轨下设置滚筒,将两根长轨条按顺序直接拖拉至施工地点,人工用撬棍拔至承轨槽内,人工调整前后位置,预留好焊接轨缝,拆除滚筒,长钢轨落槽,上好绝缘轨距块与Ⅲ型弹条,用无孔接头连接长轨轨道。

5.2.5初步整修线路粗拨道:螺栓上齐后将直线拨直,曲线拨圆顺;细拨道:按线路中桩拨正轨道,达到目视直线顺直,曲线圆顺。

起道:采用顺高就低的方法,使轨道不忽起忽落,将轨底和吊板地段串实。

5.2.6道床捣固将钢轨外侧40cm,内侧45cm范围内的道碴捣实,但轨枕中部60cm 范围内严禁捣实。

5.2.7线路维修线路铺好后,按线路中线桩拨至设计位置、串碴捣固、消除硬弯、鹅头、三角坑和反超高现象。

5.2.8质量检查对已铺线路进行全面检查,补齐或更换不合格扣配件、补齐轨枕、更换失效轨枕、整正线路方向和水平等。

6.劳动组织一次铺设无缝线路施工设置5个作业组,分别为铺轨作业组、运输作业组、机养作业组、焊轨作业组、综合维修作业组。

各施工作业组分工如下:6.1 铺轨作业组6.1.1 负责铺轨基地建设、使用、养护和任务完成后的拆除;6.1.2 各种钢筋混凝土枕及轨料的装、卸车;6.1.3 无缝线路的铺设;6.1.4本作业组生产设备及大型机组的维修、养护;6.2 机养作业组6.2.1 铺轨前预上底碴、摊铺及压实;6.2.2 铺轨后补碴及大型机械化养路作业;6.2.3 线路开通后的修整作业;6.2.4 本作业组生产设备维修、保养;6.3 运输作业组6.3.1 负责工程列车的行车组织;6.3.2 办理路用平板车使用手续;6.3.3 办理分界口新线的运输业务,出入分界口的车辆交接,自备车辆、专用车辆走行和制动部分的检查;6.3.4 办理进出场车辆的统计、车辆费用的支付和结算;6.3.5 编制工程列车运行计划,负责站内行车和调车作业以及前方铺轨的机车车辆作业;6.3.6 沿线车站的开站业务;6.3.7 制定有关行车调车作业的安全细则。

6.4 焊轨作业组6.4.1 基地长钢轨焊接及检验;6.4.2 长钢轨的工地焊接及线路锁定;6.4.3 线路开通前的钢轨打磨。

6.5 综合维修组6.5.1 基地设备的维修、管理;6.5.2 除轨料外的进、出厂材料的装、卸;6.5.3 负责材料进场前的运输及押运;6.5.4 各种规格材料进场的检查验收。

7.材料要求用1.5米钢直尺检测钢轨的平直度及扭曲,其公差应在标准范围内。

轨道0.5米范围内无法调直的死弯,翘头和扭曲超限的,用锯轨机锯截。

用除锈刷面机对钢轨的踏面、轨底底面及端面进行除锈、除锈范围距轨端50~600mm,刷锈打磨后钢轨表面露出金属光泽,刷锈打磨深度不超过0.2mm。

钢轨刷锈打磨面若待焊时间超过24小时以上,重新处理。

8.设备机具配置铺轨机铺设长轨道机械设备9.质量控制及检验工班在作业时,按照下列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质检员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检验。

9.1轨道中心与线路设计中心应一致,允许偏差为±30mm.9.2轨枕应正位,并与轨道中心线垂直,轨枕应按1667根/km的标准铺设,即枕间距为600mm,允许偏差为±20mm,连续6根轨枕的距离为3m±30mm。

9.3左右股单元轨节接头相错量不得大于100mm。

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施工安全10.1.1长钢轨装车后应在长钢轨列车中部进行锁紧固定,防止运输途中窜动。

10.1.2吊轨过程中应缓起缓落,严禁跌落碰撞,吊运中应保持长钢轨平稳,相邻起吊点间水平、垂直差值宜控制在15mm以内。

10.1.3长钢轨装车时应保证龙门吊的同不起落,装卸过程中应防止钢轨产生塑性变形。

10.1.4长钢轨运输过程中应建立监护、停车、检查制度,确保运输安全。

10.1.5长钢轨就位应准确,防止碰伤轨枕预埋铁座和长钢轨。

10.1.6人工进行拨钢轨作业时,应统一指挥,集中精力,听从口令,集中作业,且动作一致。

10.2环境保护10.2.1现场施工宜按《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指南》(GB/T2004—2004/ISO14001:2004)规定对现场进行环境管理。

10.2.2施工期间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和处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的现行法规规定和施工图要求。

10.2.3施工现场各种材料的存放必须规范、有序。

10.2.4应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机械设备及施工工艺。

10.2.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噪声扰民.长轨条铺设后分层上碴整道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有碴道床长轨条铺设后的大型养路机械分层上碴整道工序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准备为确保机养作业及时、准确、不间断进行,应提前对作业地段所需技术资料:坡度表、水准基点表、桥隧表、曲线表、道口表、线间距表、线路纵断面图、站场平面图、断链表、等资料进行准备,并对上述资料进行复核。

2.2外业准备现场测量:根据技术资料和设计标高,进行线路平面测量;根据路基施工单位提供的控制桩、曲线五大桩、道岔岔心桩等,采用全站仪设置出直线上每50m的点、圆曲线上每20m的点及缓和曲线上每10m的点,对新设置的点位打入木桩。

完成平面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详细记录,测出拨道量及相应的里程。

根据线路坡度和线路设计标高,在路基两侧的路肩上钉设水平桩,用水准仪根据往返测量,测出各点的桩顶实测标高、轨顶实测标高,并详细记录测量结果。

计算出起道量、桩顶至轨顶的高度。

技术资料整理:根据测量记录,整理出整道作业所需要的技术参数,下达给车组工作人员。

设备准备:补碴整道作业的机械主要有K13风动卸碴车、大型综合作业机组(MDZ作业机组)。

其中MDZ作业机组包括:(1)08-32型或09-32CSM型捣固车;(2)08-475 4S型道碴专用捣固车;(3)SSP203型或SPZ200型配碴整形车;(4)WDZ320型或DGS62型动力稳定车。

出车前的准备:大机出车前的准备工作由各车组负责进行,对润滑、机油、液压油、燃油、连动装置、锁定装置及制动装置进行全面检查,使设备的各部件处于良好状态,并应对作业精度随时进行调整。

3.技术要求3.1提前计算确定道碴用量,分层上碴整道施工前应备齐道碴。

提前制订合理的作业程序和机械车辆走行路线,避免施工过程中各工序互相干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