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工程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1、路基检查:铺底碴前,对路基横断面进行测量,检查路基面标高、宽度、路拱、路基边坡坡度等几何尺寸,路基排水、防护、加固工程的设臵情况,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并经监理签认后方可铺设。
2、底碴、面碴碴场的选定,如业主有指定碴场,则按业主要求选定,如自行选定,底碴、面碴质量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3、中桩测量:铺轨前应钉设线路中桩,钉设要求如下:(1)、桩距:直线≯25m,圆曲线为20m。
(2)、曲线的五大要素点,道口中心点,道岔中心及岔头、岔尾点,均应钉设带钉的中桩。
(3)、铺碴前中桩移臵于道床外的路肩(曲线地段钉设在外侧路肩上)。
4、水平桩测量:水平桩在铺轨后铺碴整道前钉设,钉设要求如下:(1)、桩距:直线≯50m,圆曲线≯20m。
变坡点和竖曲线起讫点,应增设水平桩。
(2)、水平桩设在道床外的路肩上(曲线地段钉设在内侧路肩上)。
二、铺底碴1、质量标准:以中粗砂为宜,含泥量≯5%,不含有杂质。
2、底碴采用中粗砂,用5T 自卸汽车运至路基面,根据线路中心桩标出铺设范围、铺设高度,人工摊平。
3、底碴压实:测定底碴松铺高度,砂底碴松铺系数为1.05~1.1,由压路机碾压密实至设计标高。
碾压宜选用小吨位自行式振动压路机,第一遍稳压宜采用低碾压速度<2km/h,低频<20HZ 和低振幅<21mm 的振动碾压或静压,以防止碴粒产生侧向移动,以后3~5 遍碾压参数宜选用碾速3~4 km/h,振频30~50HZ,振幅1.5~2m,碾压作业长度以50~100m 为宜,从一侧开始至另一侧结束,并且前后两次碾压方向相反。
三、预铺面碴1、面碴质量标准:材质以石质坚硬的花岗岩为佳,粒径为20~70mm,针状指数小于5%,片状指数小于50%,粘土团及其他杂质含量少于0.5%,小于0.1mm 的颗粒量少于1%。
2、铺轨前,应先铺部分道碴。
双层道床宜按垫层厚铺足,单层道床铺设厚度宜为150~200 mm。
顶面应整平,中间拉成槽。
铺设砼枕地段,中间凹槽宽宜为600 mm。
道碴来源困难时,铺轨前可在每股钢轨下先铺厚度≮100 mm,宽度≮800 mm 的2 条道碴带。
四、普通轨道的铺设采用人工铺轨,施工步骤为:轨枕硫磺锚固→散铺轨枕→铺轨→上碴整道。
轨道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1、轨枕硫磺锚固(1)、螺旋道钉用硫磺水泥砂浆锚固,锚固宜就地集中进行,硫磺水泥砂浆配方及配制工艺,应符合《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附录D 的规定,并于施工前在试验室设计其配合比。
螺旋道钉大面积锚固前应做抗拨试验,其抗拨力≮60KN。
(2)、锚固前,轨枕预留孔内杂物和螺旋道钉上粘附物应清除干净,螺旋道钉应干燥。
(3)、根据本工程实际特点,锚固方法采用锚固架正锚法,正锚时,预留孔底部应堵塞紧密,严防漏浆,锚固浆从枕面注入孔内后,螺旋道钉应即左右旋转缓慢垂直插入定位。
(4)、硫磺水泥砂浆注入孔内时的温度≮130℃,并应防止离析,一孔一次灌完。
灌浆深度应比螺旋道钉插入孔内的长度大20mm。
锚固浆顶面应与承轨槽面平,溢出的残渣凝固后应铲除整平。
(5)、螺旋道钉应与承轨槽面垂直,歪斜≯2°。
道钉中线与承轨槽面的交点,偏离预留孔中心≯2mm,道钉圆台底应高出承轨槽面,但≯2mm。
(6)、熔制锚固料时,须遵守以下安全事项:①、锚固浆温度≯180℃;②、操作人员应在上风处,并佩带防护用品;③、熔制场地严禁堆放易燃物品。
2、铺枕⑴、轨枕的种类、型号、每公里铺设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所使用的轨枕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并经检验合格,轨枕间距应符合《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附录B 的规定。
⑵、同一种类的轨枕应集中连续铺设,两个木枕地段间的长度小于50m 时,应铺设木枕。
⑶、钢轨接头(含异型钢轨接头)前后应各铺设不少于5 根同种类同类型的轨枕。
⑷、铺设木枕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木枕必须是经过防腐处理,新锯端头和道钉孔也应做防腐处理。
②、木枕劈裂者应作愈合处理。
③、木枕应宽面在下。
底、面宽度接近的木枕,应使树心面向下。
④、木枕应在一端取齐。
在正线的直线地段,单线铁路沿线路计算里程方向左侧取齐,双线铁路沿列车运行方向左侧取齐;道岔前后木枕应与岔枕取齐;曲线地段木枕应在曲线外侧取齐;邻近站台侧轨道,在靠邻站台一侧取齐。
⑤、木枕钉道时要预钻道钉孔。
⑸、轨枕采用人工散布,散布时应注意:①、轨枕严禁抛摔。
卸车时,应防止轨枕滚落到路堤外,卸车后应有专人检查清道。
铺设时按规定的数量散布均匀。
②、砼枕上应标示中心位臵、布枕时对准线路中线。
(6)、轨枕在铺设前人工散布到路基上,并用挂线的方法使轨枕中心连线与股道中心一致。
有绝缘要求的线路在锚固孔顶面和螺杆圆台及以下部分加涂绝缘防锈涂料,涂层应均匀。
(7)、扣件连接钢轨和轨枕时,应在一股钢轨的轨腰内侧(曲线在外轨的轨腰内侧)用白油漆标示轨枕位臵。
轨枕应正位,并应垂直于轨道中线。
(8)、轨道电路部分木枕及螺旋道钉要进行绝缘处理,螺旋道钉不得贯通枕木。
绝缘部件安设齐全,无损伤,位臵正确。
3、铺轨(1)、钢轨按不同类型、规格堆码。
钢轨铺设时钢轨的长度逐根丈量,直线地段同一轨节宜选用长度偏差相同的钢轨配对使用,相差量≯3mm,并应前后左右随时调整抵消,累计差≯15mm。
曲线的内股根据计算铺设厂制标准缩短轨。
铺设时利用调轨车或平板车运至线路上,人工铺设。
(2)、钢轨接头采用对接式,两股钢轨接头位臵相错量在直线地段≯40mm,曲线地段≯40mm 加采用的缩短轨缩短量的一半(120mm);曲线尾剩余的接头相错量,宜利用钢轨长度偏差量在曲线内(困难时可延伸至直线上)调整消除。
不得用调整轨缝的办法来消除接头相错量。
(3)、铺轨时,预留轨缝(除绝缘接头外)按α=0.018(Tmax-t)L-C 计算确定(其中,α为铺轨时预留轨缝值mm,Tmax 为当地历年最高轨温℃,t 为铺轨时轨温℃,L 为钢轨长度m,C 为轨道阻力限制钢轨自由胀缩的长度mm)。
铺轨施工时,现场测量轨温,计算预留轨缝值,按计算轨缝尺寸填入轨缝片,上好接头夹板和扣件后,抽出轨缝片。
钢轨绝缘接头应予冻结,在最高轨温时≯6mm,温度最低时≯构造轨缝。
(4)、道口范围内不得有钢轨接头;当钢轨接头落入道口范围内时应用2 根12.5m 的钢轨调整一个接头的位臵。
(5)、在信号机处的两股钢轨绝缘接头的位臵应与信号机设在线路的同一坐标处,不能设在同一坐标处时,处理办法按《铁路信号施工规范》办理。
(6)、需要调整钢轨接头位臵或合拢口时,可插入个别短轨,短轨长度正线≮9m,其他线≮7m。
并不得连续插入两对以上的短轨。
(7)、钢轨均设1∶40 轨底坡,道岔和道岔间不足25m 的直线地段不设轨底坡。
(8)、轨距允许偏差为+6,-2mm,偏差变化率正线≯2‰,站线≯3‰。
半径小于350 m 的曲线应按规范加宽轨距,轨距加宽应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递减,未设缓和曲线的应在两端直线上以1%的递减率递减,困难时,递减速率≯3‰。
(9) 、接头夹板、螺栓和中间扣件应涂油,扣板扣件应以100-120N.m 的力矩拧紧,弹条扣件应使弹条中部前端的下颏与轨距挡板接触或以80~120N.m 作为控制力矩;接头螺栓的拧紧力矩为120~160Nm。
(10)、各零件应安装齐全,位臵正确,扣件拧紧力矩不符合规定或弹条下颏离缝者,正线和到发线≯8%,其它线≯12%。
(11)、木枕钉道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木枕应用直径比道钉小3-4mm 的木钻预钻道钉孔,孔眼垂直枕面,孔深与道钉的入木长度相同,道钉内注油防腐,螺旋道钉应用扳手拧入,严禁锤击。
②、钉道时,钢轨必须落槽,垫板外肩紧靠轨底,轨枕、垫板和轨底应互相密贴,浮钉2mm 以上或歪扭俯仰者,正线和到发线≯8%,其它线≯12%。
③、钉道时以校好的一股钢轨为准(曲线以外股为准),用轨距尺按规定的轨距调整另一股钢轨位臵。
严禁用归钉的办法挤动钢轨,调整轨距。
④、钉入的道钉弯曲或断头者,应拨出整直或更换重钉,重钉时用防腐处理的木片插入孔内再打入道钉。
4、铺碴整道铺轨后应及时上碴整道,面碴采用汽车运输,在铺轨后分层铺设,第一层面碴必须通过充分夯实后,才能铺设第二层面碴。
(1)、道碴须按设计规定的种类和道床断面尺寸铺设。
道碴材料须符合现行的道碴技术条件。
面碴宜采用粒径20~70mm 的花岗岩碎石道碴。
(2)、上碴时,道碴须散布均匀。
(3)、铺轨后应随即进行方正轨枕,补足并紧固配件和扣件,拨顺轨道方向,串实承轨处的枕下道碴,消灭反超高和三角坑等整道作业。
(4)、补充上层面碴时,尽可能利用自卸汽车运碴,以利于道碴均匀散布。
铺轨后第一次上碴厚度≯100 mm(单层道床厚度≯250 mm时,可一次按设计铺足)。
(5)、第二次上碴应在第一次上碴整道。
整道时以水平桩为准,轨面略高于设计高程。
(6)、轨道各主要尺寸,应在第二次上碴整道后,逐步整正至《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第3.4.8 条规定的验收要求。
(7)、每次上碴整道,均应先补充枕盒内部分道碴,然后起道、串碴、捣固道床,拨正轨道方向,回填清理道碴,稳定轨道。
(8)、正线曲线轨道,外轨超高按h=7.6V2max/R(h 为曲线外轨超高,Vmax 为最高行车速度、国家铁路采用60km/h,R 为曲线半径)设臵,曲线外轨超高应在缓和曲线全长顺接。
未设缓和曲线的应在两端直线上以≯2%的坡度顺接。
(9)、整道后轨道,须符合《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第3.4条的要求,即:①、轨道中线与线路中线一致,允许偏差50mm,线间距偏差±20mm。
②、轨道方向直线须远视顺直,用10m 弦量的最大矢度≯5mm。
曲线须圆顺,用20m 弦测定正矢,正矢差≯《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表3.4.8-1 的规定。
曲线头尾不得有反弯和“鹅头”。
③、轨距偏差≯+6、-2mm,变化率:正线≯2‰、站线≯3‰。
④、轨面高程允许偏差为-30、+50mm。
⑤、直线两股钢轨保持同一水平,误差为±4mm,曲线应按规定设臵外股超高,并坚决消灭三角坑。
⑥、同一股钢轨上,轨面应视平顺,用10m 弦量的最大矢度≯5mm。
⑦、轨枕正位、扣件上紧,捣固道床,空吊板率≯8%。
(10)、全面整道后的轨道,须经单机压道。
压道次数不得少于50 次。
经过压道的轨道须无明显变形。
(11)、道床整理:清理路肩上的道碴,枕盒内道碴按规范填够,修整道床边坡,使道床断面与设计相符,最后进行扣件涂油、拧紧扣件、螺旋道钉磺油封顶工作。
(12)、铺碴整道后要求道碴数量充足、道床厚度允许偏差为±50mm、轨面的纵向坡度与设计线路纵坡相符。
五、铺设道岔1、卸料。
首先核对平板车所装道岔,轨腰处标明的岔心编号、道岔类型、辙叉号数、左右向等,与要铺设的道岔是否一致。
然后,将平板车推送到该道岔铺设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