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评估等级权重
教师访谈
学生访谈
课
程
管
理
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课程设置方案和我省课程计划及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校学年课程(包括国家、地方、校本)实施方案,并报县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3分)
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没有报县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或没有课程实施方案,只有教学计划。(2分)
校长对话
查阅资料
课程实施
开全开足国家课程(中学有专任教师,有关学科演示实验开出率达到100%,分组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根据我省课程实施计划和有关要求,有计划地开设地方课程;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激励机制,根据当地、学生需求和学校特色,开发校本课程(不编学生课本),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议后实施。(12分)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开设国家和地方课程;通过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保持学校的教学秩序。(2分)
教师访谈
查阅资料
管理机制
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明确学校、年级组管理人员的职责、相互关系和考核标准;研究、制定保证新课程全面实施的校本教学计划,并组织、指导具体落实。(6分)
有学校教学管理机构,但管理人员职责要求不明确;有与学校开设课程配套的教学计划,计划的合理性不够,实施措施不得力。
对建立新的课程观,课程内容的整合、开发和利用有一定的认识;知道、认同新的教学观,并尝试教学行为的改变;对建立新的学生观有一定的认识,关注学生差异,因材施教。(2分)
不愿进行教学方式改革的研究和尝试;不能做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1分)
教师对话
课堂观察
反思交流
有自我反思的意识,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同事、学校领导进行交流和沟通;能通过学生课堂学习活动、作业及知识考查情况,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主动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水平不断提高。(5分)
关注学生学习兴趣,能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课堂气氛活跃。(4分)
学习环境创造不够,不能形成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及师生互动的和谐氛围。(2分)
课堂观察
教师对话
课堂调控
能根据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并对课堂活动过程进行有效的引导,做到放得开,收得拢;能发现、利用课堂上生成的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师生相长。(7分)
参与开发并实施一门校本课程,主持本校主题研究或为研究活动提供课例;承担或参与市级教育规划课题,有阶段性成果。(4分)
积极开发、丰富课程资源;主持教研组或备课组校本教研活动;承担或参与校级课题研究。(2分)
教师对话
查阅资料
创新成果
指导学生实践创新成果获得省级奖项或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分)
指导学生实践创新成果获得市级奖项或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2分)
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教学评估等级权重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估等级权重
评估结果(分)
A
B
C
职业道德
(10%)
爱岗敬业
5
3
0
为人师表
5
3
0
专业水平
(22%)
学历资格
3
2
1
教学技能
4
3
1
教学能力
5
3
1
作业指导
5
3
1
教学质量
5
3
1
专业发展
(28%)
终身学习
5
3
1
转变观念
5
2
1
反思交流
5
3
1
研究行动
5
4
2
研究能力
指导学生实践创新成果参加上级评比。(1分)
成果证书
相关成果
课
堂
教
学
教学设计
认真研究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三维);能充分利用教材和校内、外学习资源设计教学方案,并做好充分的教学预设;演示实验开出率达100%,分组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6分)
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教学目标;能充分利用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并做好教学预设;演示实验开出率达到100%,分组学科实验开出率达到85%以上。(4分)
基本理解教材,能确定教学目标,但课程资源选用和教学设计不尽合理;实验开出率低。(2分)
设计文本
教师对话
教学技术
能根据教学活动需要,科学、合理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继承简便、实用的传统教学手段。(3分)
能合理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采用简便、实用的传统教学手段。(2分)
能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但有时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1分)
课堂观察
教师对话
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选择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努力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7分)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空间。(5分)
以单纯的讲授为主或教学方式不利于教学目标实现。(2分)
课堂观察
教师对话
学习环境
能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善于与学生共同创造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和谐。(6分)
学校业务领导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教学实践经验;学校管理理念不太适应教学改革需要;以经验治校,改革创新的意识和行为不够。(3分)
校长对话
教师访谈
管理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按照国家和地方规定,开全开齐三级课程;充分发挥学校、年级、学科教研组织的作用,建立“教、学、研”一体的校本研修制度,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4分)
2
教学条件
(20%)
教师队伍
7
3
经费保障
5
2
教学设施
4
2
教学资料
4
2
校本研修
(20%)
研修规划
4
2
组织建设
4
2
制度建设
5
3
教学研究
4
2
主题研究
3
1
评价研究
(15%)
教学考查
3
2
教师评价
3
2
学生评价
3
2
命题研究
3
2
质量评价
3
2
小计
22项
100分
50分
注:达标:90分以上;基本达标:89—60分;不达标:60分以下
能按时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并完成教研组交给的任务;能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能认真倾听、思考同事对问题的分析和改进建议,并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能写出教学故事和案例;专业水平有提高。(4分)
缺乏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主动性和愿望;能写出教学反思。(2分)
教师对话
查阅资料
研究能力
主持开发并实施一门校本课程;主持学区(片)、学校间校本教研主题研究或为研究活动提供课例;承担或参与省级以上教育规划课题,有阶段性成果。(有一项即可)(5分)
没有按国家和我省规定开全三级课程,课时安排不符合有关规定,有偏科现象;校本课程开发机制不健全,课程实施以特色活动为主。(4分)
5
4
2
创新成果
3
2
1
课堂教学
(40%)
教学设计
6
4
2
教学技术
3
2
1
教学方式
7
5
2
学习环境
6
4
2
课堂调控
7
5
2
过程评价
6
4
2
教学效果
5
3
1
总计
20项
100分
65分
25分
注:优秀90分以上;良好89-70分;
一般69-40分;较差39分以下。
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教学评估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估等级标准
知识与技能目标达成不理想,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缺乏关注。(1分)
课堂观察
教师对话
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评估等级权重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等级权重
评估结果(分)
A
B
教学管理
(25%)
管理能力
6
3
管理目标
4
2
管理机制
6
3
教务管理
4
2
学生管理
5
3
课程管理
(20%)
实施方案
3
2
课程实施
12
4
课程评价
5
能根据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并对课堂活动过程进行有效的引导,做到放得开,收得拢。(5分)
按教学设计组织教学,对课堂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失控或教师“主宰”课堂。(2分)
课堂观察
教师对话
过程评价
能通过课堂教学过程评价,引导、调控教学活动;能采用多样化的、个性化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6分)
(2分)
现场考察
查阅资料
学生管理
班容量符合我省一般规定;学校经常开展德育实践、体育与文艺活动,鼓励每个学生自愿参加;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校内体育活动时间;有检查学生课外书面作业的措施。(5分)
坚持开展体育与文艺活动,但学生参与的面较小;学生校内体育活动时间较少;不关注学生课业负担问题。(3分)
(3分)
教师访谈
查阅资料
教务管理
图书、仪器、设备有专人管理,并充分利用;有教师职业素养、课堂教学(实验操作)、作业指导、成绩考查、专业发展的要求和考核办法;有教学研究、计划制度、教师评估、学校评估等反映教学工作全貌的档案资料。(4分)
图书、仪器、设备有人管理,但充分利用不够;教师教学管理、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档案资料基本能反映学校教学工作。
能按学校学习制度的要求,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书目,并写出读书笔记。(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