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脊髓损伤课件PPT

脊髓损伤课件PPT


第6—9胸髓损伤,腹直肌上部末损害, 脐孔被牵拉向上。
第10胸髓损伤,腹直肌下部功能存在, 腹壁反射上、中部存在。
第12胸髓损伤,全部腹肌功能良好,腹 壁反射存在,而提睾反射消失,下肢呈 痉挛性瘫痪。
三、腰髓损伤
多为第10、1l胸椎骨折脱位的并发症。 伤后下肢运动与感觉完全或部分消失, 呈痉挛性瘫痪。膝、躁反射亢进,初伤 二便不通,久则形成反射性排尿。第一 腰髓损伤,下肢运动、感觉全部消失。
颈髓横断后,大部分交感神经作用消失, 损伤平面以下无出汗功能,体温失调, 随气温升降,夏有高热,冬有低温,及 二便不通等功能障碍。
二、胸髓损伤
下肢呈痉挛性瘫痪,膝、踝反射亢进, 感觉消失平面高达腋窝、低者达腹股沟, 二便不知,初为不通,后为失禁。
第1-5胸髓节段损伤,肋间肌尚能保留活 动,常发生姿势性低血压,由平卧位搬 起时可突然发生晕厥。
1.感觉
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震动觉、关 节位置感觉、两点分辨觉等。
检查后按感觉改变区域及程度详细用图 纸记录。每周观察记录1—2次并动态观 察。一定区域感觉消失、减退或过敏均 表示一定节段的脊髓或神经根遭受损伤。
肚脐可为胸9-胸l0的分界,腹股沟为胸12 与腰1的分界,股中部为腰2股下l/3及 膝前为腰3,胫前内至内踝为腰4,胫前 外至足背跖趾为腰5,腓侧外后,足外缘 及足底为骶1,小腿后正中及股后为骶2, 会阴部及骶骨后区为骶3-5。会阴区的检 查不可忽略,下肢感觉丧失,但会阴区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是脊椎骨折 与脱位最严重的并发症,脊柱各部位骨 折与脱位均可并发脊髓损伤,但以胸腰 段最为多见,约占半数以上。
临床多见于成人,儿童脊髓损伤较为少 见。
[病因病理]
一、病因 脊髓损伤有开放性和闭合性,开放性脊
髓损伤多由火器所致;闭合性脊髓损伤 多由高处坠下、重物砸伤、翻车撞车、 工矿交通事故或地震伤所造成。
3.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脊髓中心出血、水肿较轻,其继发损伤 较轻且为非进行性,但灰白质中可部分 坏死软化,可自行恢复但不能完全恢复。
4.脊髓震荡
组织学上可见灰质中有小灶性出血及神 经组织退变,但不形成坏死灶,可自行 完全恢复。
[临床表现]
一、颈髓损伤
膈神经主要由2—4颈神经组成,第四颈 髓以上的完全横断,称为高位横断,患 者表现为四肢瘫痪,膈肌、肋间肌和腹 肌瘫痪,呼吸困难,如无人工辅助呼吸, 多因窒息而死亡。
第2、3腰髓损伤,感觉平面达大腿前上l /2,能屈髓,
第4、5腰髓损伤,屈髋、大腿内收及伸 膝均有力,患者可站立,走路呈摇摆步 态,下肢后部、小腿前部和马鞍区感觉 消失。
四、骶髓损伤
多为第12胸椎与第1腰椎骨折脱位的并发 症。足部活动功能部分障碍,下肢后侧 及马鞍区感觉消失。膀胱、直肠和性功 能失常。
脊椎前后脱位,椎管矢状 径变小,即可损伤或压迫 脊髓。在成人胸椎前后移 位1cm以上者,病人皆全 瘫,椎管矢状径变小在 1cm以内者,脊髓可为不 完全损伤,亦可为完全性 损伤,椎体前后移位在 o.5cm以内者,脊髓损伤 程度多为震荡。
3.脊髓血管损伤
脊椎骨折脱位可损伤脊髓前动脉或根动 脉,有脊髓缺血坏死可能;亦可压迫脊 椎及脊髓的静脉系统,使之淤滞,从而 静脉迂曲,怒张,椎旁静脉回流淤滞压 力增高,使脊髓内压力增高而压迫脊髓。
第5颈髓以下损伤,由于膈神经未受累, 患者呈腹式呼吸;若脊髓横断,从锁骨 以下躯干和下肢瘫痪,感觉完全消失, 而上肢则有区域性感觉障碍、部分运动 丧失,称四肢瘫痪。
C6、C7、C8及其支配的肌肉及分布的皮 节
腰神经根损害
横断水平越低,上肢瘫痪越不完全。如 第7颈髓横断者,肱三头肌瘫痪,失去伸 肘功能,但肱二头肌为第5、6颈髓神经 所支配,故屈肘功能正常,因此呈现典 型的屈肘位瘫痪。
保存感觉者,仍表示为不完全截瘫,恢 复的希望较好
2.运动
检查损伤平面以下肌肉运动情况,颈段 脊髓损伤,检查四肢;颈段以下脊髓损 伤,检查两下肢。按各部位不同肌群及 不同功能进行检查。
肌力分为6级: “o”级:完全瘫痪; “l级”;可见肌肉收缩,但无肢体活动; “2”级:在除去地心引力的影响后,肢
病理反射在上肢有霍夫曼氏征;在下肢 有巴彬斯基氏征;夏度克氏征、欧本海 姆氏征、戈登氏征及髌阵挛、踝阵挛等。
五、马尾神经损伤
伤后出现不完全性弛缓性瘫痪,若马尾 神经完全撕裂,其损伤平面以下感觉、 运动、反射均完全消失,膀胱也失去神 经支配,不能自主捧尿,出现满溢性尿 滞留,大量尿液潴留膀胱中,呈现无张 力性膀胱。
[检查方法]
一、神经学检查 对脊髓及马尾神经损伤者,临床应进行
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及准确的x线照片检 查,以了解脊髓损伤平面级:可克服地心引力作主动运动, 但不能对抗阻力;
“4”级:能对抗阻力,但较正常肌力为 小;
“5”级:肌力正常或接近正常。
3.反射
包括浅反射、深反射及病理反射。
浅反射应检查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及肛 门反射等。
深反射在上肢应检查肱二头肌反射、肱 三头肌反射及桡骨膜反射等;在下肢应 检查膝腱反射与跟腱反射等。
瞬间脱位,挥鞭损伤,黄韧带的肥厚钙 化.椎间盘的后突,硬膜内或外的出血, 脊髓内或外的水肿等,均可不同程度的 使脊髓受压而损伤
二、病理
病理改变分为四级:
1.脊髓横断
严重脊柱骨折脱位,火器性椎管贯通伤, 锐器伤割断等。
2.完全性脊髓损伤
在最初6—8小时内,脊髓中心有出血、 水肿,但尚未坏死,周围白质尚好。之 后继发进行性的水肿,微循环障碍,自 由基、神经递质的改变,直至脊髓坏死。
临床多见于脊柱屈曲型损伤所致的骨折 与脱位。
1.椎体骨折
前楔形压缩骨折,椎体 后上角突人椎管,是压 迫脊髓的主要原因。严 重的压缩骨折,常伴有 脊柱后突角的增强,亦 可压迫脊髓前方。
爆裂骨折,椎体后绿骨折块向椎管内移 位,可压迫脊髓。
椎板关节突骨折,可从后面压迫脊髓。
2.脱位或骨折脱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