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公共自行车使用状况调研报告班级:城规0801 姓名:夏彬彬学号:200804130120摘要公共自行车系统是杭州市政府有关民生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以公共交通与自行车换乘、停车换乘为核心的组合交通模式,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服务,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倡导绿色交通,减少人们对小汽车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城市品质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
关键词公共交通公共自行车绿色交通可持续发展1调研背景自行车是我国普及最广的代步交通工具,其拥有量为世界各国之最。
作为同城短区间非机动载人设备,自行车廉价、便捷、健身、环保、节能的特点尤为突出,是当今乃至今后更长时间人们生活中不可获缺和替代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我国最早实行公共自行车的城市是杭州,杭州融鼎科技在2008年5月1日,率先运行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将自行车纳入公共交通领域,意图让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无缝对接",破解交通末端"最后一公里"难题。
国外经验巴黎——每次用车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免费。
而实际上,巴黎市内每隔200多米就有一个联网租赁站。
大多数巴黎市民骑车车程也不会超过30分钟,租赁后在任何一个租赁站归还,相当于是免费服务。
哥本哈根——市中心约有150处自行车停车点,任何人将20克郎硬币放进车链上的孔眼内,便可以使用这种公共自行车,用完再锁在任何一个存车处,取出硬币即可。
伦敦——现有273英里的自行车道,其中一半是2000年后修建的,想租赁自行车的市民用手机给服务中心发条短信,就会收到一个开锁密码,通过这个密码,用户可在市内任何一个租车停放处自行取车。
里昂——自2005年5月以来,里昂市的3000辆租赁自行车已行驶了1609万公里,这一数据相当于减少了汽车行驶所排放的3000吨二氧化碳气体;图雷纳还说,推行自行车项目以来,里昂市的机动车流量下降了4%。
2 调研概况调研以杭州市城市中心区、商务区和居住区的公共自行车站点为主。
对其使用群体的调研,了解其使用状况。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为主,通过站点访问、拦截访问和随机访问对公共自行车使用者进行调研。
对站点自行车的摆放,使用率进行拍照。
将使用人群根据年龄、性别、职业进行划分,从而得到使用人的构成比例。
绘制图表。
进行发放问卷,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群。
将收到的问卷进行分类统计,数字解读。
了解公共自行车使用率与主要用途与人们的使用满意度。
2.1使用群体的构成状况在我发放的100份问卷中,回收到87份,其中市民有70人,游客17人,问卷有效率是87%,市民与游客的比例是大约4:1,男女比例是1.175:1。
所以杭州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受惠群体以市民为主,游客为辅。
男性的数量略多于女性。
我也对问卷者的年龄进行了比较分析,市民中20—40岁的人群最多,占总数的68%,是最主要的群体。
我也对使用者的职业结构进行了统计,使用的人群有公司员工,商业家,学生,自由职业,退休人员,其他。
其中公司员工最多,有40人,商业家2人,学生15人,自由职业者11人,退休员工4人,其他15人。
13%通过使用者的年龄结构和职业结构的统计,可以发现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对上班人员,学生和游客带来了便利。
杭州作为一个特大城市,小汽车的使用者越来越多,交通越来越拥堵,每天上下班高峰期给上班族和学生带来了诸多不便,应该鼓励大家积极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地铁线将陆陆续续在杭州建成,到时交通问题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改善,而公共自行车系统正是在于解决“最后1km”问题。
骑自行车既能节能减排,又锻炼身体,可以给城市带来可持续发展。
2.2 公共自行车使用情况数据显示:一周使用5次以上的有30人,2-5次的有24人,1-2次的26人,半个月使用1-2次的7人。
5101520253035周5次以上周2-5次周1-2次月1-2次人数34%28%30%8%周5次以上周2-5次周1-2次月1-2次问卷还对自行车的使用用途做了调研,很大一部分人用途是为了上下班和出游方便,也有一部分是用于购物和体育锻炼。
10203040上下班购物出游锻炼身体其它用途自行车的介绍:每辆车的身份证 车头锁飞鸽美琪24吋 解锁装置租车方式:方法:杭州公交IC卡A卡(成人优惠卡)、B卡(学生优惠卡)、C卡(老年优惠卡)、D卡(普通卡)及T卡(一卡通)和已开通公交功能的市民卡,在所持卡的电子钱包区内存入200元公共自行车租用信用保证金及租车资费。
无公交IC卡的市民和中外游客,使用杭州公交IC卡Z卡。
费用1小时之内:免费1小时以上2小时以内:1元2小时以上3小时以内:2元3小时以上:每小时3元优惠:凡乘公交车,在公交车POS机上刷卡乘车起的90分钟内,租用公共自行车的,租车者的免费时间可延长为90分钟,同时计费结算时间也相应顺延。
使用满意度从满意度的统计中可以看出杭州公共自行车在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但是大家对于自行车系统还是基本满意的。
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杭州市公共自行车存在着一些列问题:1、换乘点无车可借2、网点还不进去车3、借不到车4、自行车损坏5、系统故障从中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相对比较集中,这些问题影响了公共自行车的使用率和满意度。
14%35%3 调研结论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是按公共服务定位进行构划,在国内尚无先例,与国外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也有所不同。
对此,整个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将依托公交,按照“政府引导、公司运作、政策保障、社会参与”的原则构建。
这一工程极大的便利了市民的出行,绝大多数受访者都对政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符合杭州市致力于构建生活品质之城的终极目标。
该系统不仅改善了城市的道路交通和公交系统,也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绿色健康的出行方式。
改善了杭州市的环境。
拉近了杭州与国际城市建设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具有深远的意义。
它也增加了游客的亲身体验与经历,加强了游客对杭州的认识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由于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公共自行车还有提升空间,有些受访者提议几个网点需配置维修与服务人员各一名,这样有助于提高公共自行车保养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也有些认为可以配置自助式维修工具。
通过网上查找得到一些优化服务:一年内守信租车100次可免收200元信用保证金公交拟推出杭州“公交信誉乘客”俱乐部,成为俱乐部的成员,就可以免收“信用保证金”。
成为会员的条件是,一年内租用公共自行车在100次以上,并未发生失信记录,届时,公交集团会定期公布符合条件的租车者名单,再由本人提出申请,就可以成为“公交信誉乘客”俱乐部成员。
当然,如果你是恶意刷信用,比如几秒钟内反复租车、还车,以达到尽早退还保证金的目的,这样行为也会被电脑记录在案,是不符合“信誉乘客”的申请条件的。
公共自行车租用对象年龄放宽到12周岁为了让更多市民和中外游客租用公共自行车,自行车的租用对象将从过去的16周岁至70周岁放宽到12周岁到70周岁。
但12周岁至16周岁的租车者必须在成人监护下租用,同行的成人要承担起监护责任。
增设可带8周岁以下亲子座的公共自行车根据广大市民建议,将有2000辆设有亲子安全座椅的公共自行车投放到景区为主的租车点,这将为带小孩的市民和中外游客出行提供便利。
但12周岁到18周岁的租车人不能携带儿童骑行,当然,未设有安全座椅的公共自行车也还是严禁带人骑行的。
这些优化措施现在已经完全落实,运营情况十分合理。
在运营管理方面,政府应该满足市民对于公共自行车的需求配置,强化服务网点管理,加强网站建设和管理,对使用者的个人信息进行安全管理。
一些建议:1、公共自行车服务点的商业化,这将很好得消化项目前期的投入,也能更好地为市民及游客提供多元化服务。
政府和市场双管齐下。
2、公共自行车的车体广告和服务点广告经营,探索多元化的经营和投资。
3、推广公共自行车站点进入大学,很多大学生感觉借自行车还要出校门不是很方便。
其他城市一些公共自行车系统情况:广州——2010年6月22日广州将启动公共自行车计划,首批18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正式投入运营。
首批18个租赁点:陶然庭院,华景新城公交总站,沁馥佳苑,枫华苑,加拿大花园,华景新城,东方新世界,省邮校,东晖花园,华建大厦,上社,理想青年营,市113中学,天河公园北门A,天河公园北门B,天河公园西门,天河区政府,信息院。
办押金卡4个点:华景新城、东方新世界、上社、天河公园北门A(注:任意网点都可租车,但先期手续只能在此4个点里的任意一个办理)。
服务时间:全天24小时。
通过这个调研我对城市规划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城市规划说到底是土地与交通的演变过程,城市交通规划对于一个城市和人们来说十分重要,所以其更需要前瞻性。
中国的文化有求大的一面,追求大马路,高楼大厦,这是一种误区。
中国的大城市,一定要公交优先。
其次,通过城市的合理布局,尽量减少和降低交通的出行。
要看到,在一定的人口和建设量的情况下,不同的模式产生的交通量是不同的。
工作与居住的地点不能太远,如果布局不合理,就会产生大规模、长距离的交通。
另外,还要有交通政策来配套,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敢说自己光靠建马路就能解决交通问题,必须制定配套的交通政策。
比如新加坡,针对中心区拥堵,就推出车伴政策,你一个人开车进城就要多交费,4个人一起开车进城,费用就低得多,这样就减少了进城的车辆。
政府鼓励你坐公交车,你偏要开车进城,停车费就很贵。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你要把公交搞到位。
公交自行车也是一种很好的出行方式。
交通不是一个简单的修路的问题。
城市的道路有多重功能,交通只是其一,每条街都应有自己的性格。
城市是为人而存在的,忽视了这一点,只求快、只求大,其结果就是反城市、反人性的。
自行车专用道应该纳入城市交通规划,将来与公交车,轨道交通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模式。
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是规划一个居民或者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
创建自行车交通管理体系,科学规划自行车停站网点与条件。
附问卷: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用状况问卷1、您的年龄?A、20岁以下B、20—40岁C、40—60岁D、60岁以上2、您的性别?A、男性B、女性3、您的职业?()4、您是游客还是市民?A、游客B、市民5、您使用公共自行车次数?A、半个月内使用1-2次B、一周使用1-2次C、一周使用2-5次D、一周使用5次以上6、您使用自行车是为了?A、上下班B、购物C、出游D、锻炼身体E、其他7、您对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满意程度?A、非常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E、非常不满意8、您在使用自行车时出现过哪些故障?A、无B、爆胎C、脚踏板损坏D、座椅损坏E、车胎没气F、其他9、针对自行车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您有没有拨打过服务热线?A、没打过B、打过但没打通C、接通后,问题并未得到处理D、接通后问题得到处理10、您觉得地铁建成之后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情况会怎么样?A、使用率会增加B、基本不变C、使用率会下降11、您认为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给你带来的方便如何?A、没感觉B、一般C、比较方便D、很方便12、您对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