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唐山一中—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化学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

3.答题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可能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He4Fe56卷Ⅰ(选择题共56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1.下列气体溶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SO2 溶于水B. NO2 溶于水C. CO2 溶于水D. NH3 溶于水2. 2. 已知可逆反应:2SO2(g) + O2(g) 2SO3(g)△H=—Q1 KJ/mol,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SO2和1mol 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KJ,则关系式正确的是A.Q1=Q2 B.Q1<Q2 C.Q1>Q2 D.无法比较3.3.有一混合溶液,其中只含有Fe2+、Cl-、Br-、I-(忽略水的电离),其中Cl-、Br-、I-的个数比为2∶3∶4,向该溶液中通入氯气,使溶液中Cl- 和Br-的个数比为3∶1,则通入氯气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中剩余的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7∶1 B.7∶3 C.7∶2 D.7∶44.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B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D.称量时误操作为“左码右物”5. 下列实验用来证明SO2的存在,其中正确的是①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④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盐酸⑤通入溴水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A.都能证明B.都不能证明C.①⑤能证明D.只有⑤能证明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A.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l2:2Fe2++Cl2=2Fe3++2Cl-B.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入Ba(OH)2恰好使SO42-反应完全2Ba2++4OH-+Al3++2SO42-2BaSO4↓+AlO2-+2H2OC.向Mg(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Mg2++2HCO3-+4OH-=Mg(OH)2↓+2CO32-+2H2OD.向Fe(NO3)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3Fe2++4H++NO3-3Fe3++NO↑+2H2O7.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②不宜用瓷坩埚熔融氢氧化钠固体或碳酸钠固体③可用加热法分离NaHCO3和NH4Cl的混合物④可用稀硝酸洗涤H2还原CuO实验后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⑤向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加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可以制得Fe(OH)3胶体⑥实验室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可先将氯化亚铁溶解在盐酸中,再加入蒸馏水稀释,最后加入少量铁粉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⑥C.②④⑤⑥D.②③④⑤⑥8.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9.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以镍板为电极插入KOH 溶液中,分别向两极通乙烷(C2H6)和氧气,其中某一电极反应为:C2H6+18OH ――14e —=2CO32-+12H2O 。

有关此电池的推断错误的是A .通氧气的电极为正极B .参加反应的O2与C2H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2C .放电一段时间后,KOH 的物质的量浓度将下降D .放电一段时间后,正极区附近溶液的pH 减小10. a mol FeS 与b mol FeO 投入到VLc mol /L 稀硝酸中充分反应,产生NO 气体,所得澄清溶液成分可看作是Fe(NO3)3、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①(a +b )×63g ②(a +b )×189g ③(a +b )mol ④(cV -93a b)molA .①④B .②④C .②③D .①③二.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1.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A .酸性:HClO4<HBrO4<HIO4B .碱性:NaOH<Mg(OH)2<Al(OH)3C .稳定性:PH3<H2S<HClD .非金属性:F<O<S 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漂白粉不易变质,不必密闭保存B. 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C .二氧化硫气体使溴水、品红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D. 丁达尔现象、明矾净水、江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形成都与胶体性质有关 13.设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 g H2和b g He 在同温同压时的体积比为a ∶2bB.2 L 0.1 mol/L的H2S溶液中,含有的H2S分子数小于0.2NAC.78 g Na2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D.1 mol FeCl3跟水反应完全转化成氢氧化铁胶体后,生成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A14.V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 a g,取mLV4溶液稀释到VmL4,则稀释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LmolVa/9125B.LmolVa/18125C.LmolVa/36125D.LmolVa/2412515.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Fe(OH)3溶于过量氢碘酸中:Fe(OH)3+3H+= Fe3++3H2OB.Ba(OH)2溶于过量的稀硫酸中:Ba2++SO42一+H++OH一BaSO4↓+H2OC.过量的Ca(H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Ca2++HCO3-+OH-=CaCO3↓+H2OD.足量铜溶于一定量的浓硝酸中:3Cu+8H++2NO3-=3Cu2++2NO↑十4H2O 16.若以ω1和ω2分别表示浓度为a mol•L-1和b mol•L-1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b,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2ω1 = ω2 B.2ω2 = ω1 C.ω2 > 2ω1 D.ω1 < ω2 < 2ω117.在pH=0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C1-、SO42-、K+、Na+ B.Ag+、Ca2+、C1-、CO32-C.Fe2+、Na+、K+、NO3- D.K+、Na+、Br-、C1-18.前一时期“非典型肺炎”在我国部分地区流行,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好环境消毒是预防“非典型肺炎”的重要措施,常用的消毒剂是ClO2或Cl2等的稀溶液,其中ClO2溶液的消毒效果较好。

已知ClO2常温下呈气态,其分子构型与水分子的分子构型相似,在自然环境中ClO2最终变为Cl-。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ClO2的分子结构呈V型,属非极性分子B.ClO2中氯元素显+4价,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其消毒效率(以单位体积得电子的数目表示)是Cl2的5倍C.ClO2、Cl2的稀溶液用于环境消毒,具有广谱高效的特点,对人畜无任何危害D.常用Na2SO3在H2SO4的酸性条件下,还原NaClO3来制ClO2,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Na2SO3+2NaClO3+H2SO4====2Na2SO4+2ClO2↑+H2O19、下列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常温常压下,1 mol甲基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②由Cu、Zn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若Cu极生成0.2g H2,则电路通过电子0.2NA;③在标准状况下,11.2 L NO与11.2 L O2 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为0.75NA;④常温常压下,16 g O3所含的原子数为NA;⑤1 mol C10H22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31 NA;⑥1 mol Cl2发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是2 NA;⑦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分子数为NA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⑥⑦C.②④⑤D.①②⑤20.将2.4 g镁、铝混合物粉末溶于75 mL 4 mol/L的盐酸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加入250mL1.5 mol/L的NaOH溶液后待反应完全,此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是A.Na+、Mg2+B.Al3+、Mg2+C.Mg2+、AlO2-D.Na+、AlO2-21.在一定条件下,使CO和O2的混合气体26 g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Na2O2固体反应,结果固体增重14 g,则原混合气体中O2和CO的质量比可能是A .9∶4B .1∶1C .7∶6D .6∶722.下表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089 0.102 0.074 主要化合价+2+3+2+6、-2-2A .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B .M 与T 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C .氢化物的稳定性H2T <H2RD .单质与浓度相等的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Q <L 第II 卷(非选择题,共44分)三、填空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6分) 23.(10分)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 ),化学反应的△H 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

参考以下表格的键能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键 Si —O Si —Cl H —H H —Cl Si —Si Si —C 键能/kJ·mol -1460360436431176347(1)比较下列两组物质的熔点高低(填“>”或“<”)SiC_____Si ; SiCl4_____SiO2 (2)能不能根据键能的数据判断单质Si 和化合物SiCl4的熔点高低?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3)如图立方体中心的“· ”表示金刚石晶体中的一个原子, 请在立方体的顶点用“· ”表示出与之紧邻的碳原子 (4)工业上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SiCl4(g) + 2H2(g ) 高温 Si (s )+4HCl (g) 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热△H 为_______________24.(6分)A 、B 、C 、D 、E 5种透明溶液,分别是HCl 、BaCl2、NaHSO4、Na2CO3和AgNO3中的一种,已知:①A 与B 反应有气体生成;②B 与C 反应有沉淀生成;③C 与D 反应有沉淀生成;④D 与E 反应有沉淀生成;⑤A 与E 反应有气体生成; ⑥在②和③的反应中生成的沉淀为同一种物质请填空:(1)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