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轮机运行规程(改)概论

汽轮机运行规程(改)概论

汽轮机运行规程(试用版)一、总则1.5 汽轮机运行基本要求:1.5.1 汽轮机运行值班人员在上岗之前,必须熟悉本规程及《电力工业安全生产规程》,并经考试合格;1.5.2 运行值班人员在工作中还应遵守下列规定:1.5.2.1 服从上级命令,正确执行各项指示,未经许可不得离开工作岗位;1.5.2.2 禁止无关人员接近运行中的设备及控制表盘;1.5.2.3 在未办好热力工作票做好安全措施前,不允许在设备上进行检修工作;1.5.3 汽轮机生产车间应符合《电力工业安全生产规程》规定的安全条件,在生产中也应执行《电力工业安全生产规程》的有关规定;1.5.4 生产现场应备有必须的使用工具如扳手、油壶、手电、安全帽、阀门钩等,应备有随时可用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检验合格。

二、汽轮机的启动、运行维护和停机3.1 汽轮机的启动:3.1.1 启动前的准备工作:3.1.1.1 班长接到值长的开机命令或接到开机操作票后,应立即通知各岗位值班人员,作好开机准备工作(如设备有检修,应检查检修工作是否已完结,尚未检修完毕的设备与准备投入的机组隔离,使之对机组投入运行无影响),现场及设备应整洁。

3.1.1.2 通知电气、热工人员检查设备,测量电动机绝缘,送上电源和投入必要的保护装置并按要求进行各项试验;3.1.2 汽机启动状态的规定:3.1.2.1 冷态启动:停机时间超过十二小时;3.1.2.2 温态启动:停机后八至十二小时内启动;3.1.2.3 热态启动:停机后八小时内启动;3.1.2.4 极热态启动:停机后两小时以内再次启动。

3.1.3 汽轮机启动过程中注意事项:3.1.3.1 及时调整油温在35℃~45℃,在升速过程中必须随时注意轴承回油温度变化(<60℃);3.1.3.2 定速后真空至少应达到-0.087MPa;3.1.3.3 越过临界转速时,轴承最大振动值不得大于0.10mm,若有超过情况,应降速使振动在允许范围内,并维持该转速暖机10min,然后再升速,若仍出现振动值超标,则必须停机检查;3.1.3.4 在升速过程中必须随时监听机组的运转声音,如有异常,则必须分析原因,然后才决定是否继续升速;3.1.3.5 注意油箱油位的变化;3.1.4 出现下列情况时禁止启动或停止启动汽轮机:3.1.4.1 危急保安器及各保护装置动作不正常;3.1.4.2 主汽门或高、低压调速汽门有卡涩现象不能关严;3.1.4.3 缺少转速表或转速表不正常时;交、直流油泵任意一台运行不正常;盘车装置出现故障;3.1.4.4 调节系统不能维持空转运行和甩去全负荷后不能控制转速;3.1.5 开机前检查:司机接到班长的开机命令后,辅助设备及系统的投运,按照规程辅机部分进行启动前的准备、检查及操作;锅炉点火前,汽机附属设备与系统按下列程序进行启动及运行状态确认。

3.1.5.1 司机负责对DCS系统,TSI透平监测仪,抽汽电调装置,同步器电动机增、减负荷方向的检查:3.1.5.1.1 检查各表计正常,记录机组启动前的有关数据。

3.1.5.1.2 试热工信号应正常,事故信号正常。

3.1.5.1.3 检查各电动阀门开关是否正确及开关所需要的时间,自动调节器动作正常。

3.1.5.1.4 各泵开关在“手动”位置。

3.1.5.1.5 按照“汽机保护逻辑监控界面”进行汽机各项保护检查、试验及就地、远控停机试验,如:轴向位移保护、低油压保护、低真空保护等试验,除低真空保护、抽汽压力低低保护、发电机热工保护外其它保护开机冲转前应投入;低真空保护、发电机热工保护待机组并网后投入;抽汽压力低低保护视抽汽投运情况而定。

3.1.5.1.6 配合热工对TSI透平监测仪进行检查。

3.1.5.1.7 配合热工对抽汽电调装置进行检查,检查参数设定;检查抽汽电动执行机构的行程、方向。

3.1.5.1.8 在DCS上对同步器电动机增、减负荷方向进行试验。

3.1.5.2 主蒸汽系统检查:3.1.5.2.1 确认锅炉未曾送汽及抽汽管道未通热网的情况下,对个蒸汽管道上的主闸门进行手动和电动启闭检查。

3.1.5.2.2 下列阀门应关闭:a.机隔离门及其旁路门;b.电动主汽门及其旁路门;c.自动主汽门;d.新蒸汽至均压箱一次门、二次门;3.1.5.2.3 下列阀门应开启:a.机隔离门后疏水门;b.电动主汽门前、后疏水门;c.所有至高压疏水母管疏水总门全部开启。

3.1.5.3 凝结水系统的检查:3.1.5.3.1 下列阀门应关闭:a.凝泵进水门后放水门及出水门后放水门;b.热井补给水电动调节器旁路门及前后放水门;c.低加旁路门及放空气门;d. 凝结水至凝汽器喉部喷水门;e. 凝结水母管放水门;3.1.5.3.2 应开启的阀门:a.1#、2#凝结水泵进、出水门及空气门;b.主抽进、出水门,低加进、出水门;c.凝结水再循环门(待凝结水泵启动后可视情况进行调整);d.凝结水至给水泵密封水门;e.凝结水至水封系统总门;f.热井水位调节器进、出水门;g.热井补给水电动调节器进、出水门及手动门;h.低加出水门后放水门(如果停机8小时内或凝结水水质合格可关闭);f.汽机凝结水出水总门。

3.1.5.3.3 对热井补水,水位保持在250mm左右;3.1.5.5 循环水系统的检查:3.1.5.5.1 应关闭的阀门:a.凝汽器东、西侧进水门后放水门及出水门前放水门;b.凝汽器前、后水室放水门(东、西侧);c.凝汽器前、后水室放空气门(东、西侧)(凝汽器水侧灌水后关闭) ;e.空冷器和冷油器的滤水器旁路门及排污门;f.空冷器进水门前排污门;g.空冷器出水总门;h.1#、2#冷油器进水门;3.1.5.5.3 应开启的阀门:a.凝汽器东、西侧进水门;b.稍开凝汽器东、西侧出水门 (或视情况全关,但应避免循环水泵打闷泵);c.空冷器、冷油器的滤水器进、出水门;e.空冷器各组进、出水门;f.1#、2#冷油器出水门;g.冷油器出水1#、2#管道泵进、出水门;h.冷却塔进水门;3.1.5.5.4 循环水泵、工业水泵开机前检查见辅助设备运行规程;3.1.5.6 油系统的检查:3.1.5.6.1 油箱盖要盖好,油位正常±50mm,不足应补充;3.1.5.6.2 电动辅助油泵和事故油泵进、出油门均应开启,冷油器切换手柄在工作位置;3.1.5.6.3 油箱取样门、事故放油门,油箱检漏门、冷油器油侧放油门、放空气门都严密关闭;3.1.5.6.4 确认工业水泵已启动,冷却水正常,开启电动辅助油泵进油门,启动电动辅助油泵,正常后开启出油门,做静态试验(即手动危急遮断器试验和磁力断路油门试验);3.1.5.6.5 检查润滑油温度,当润滑油温度高于40℃时,应投入冷油器水侧。

3.1.5.7 空气及轴封系统的检查:3.1.5.7.1 真空安全膜板完整无破损;3.1.5.7.2 下列阀门应关闭:c.均压箱新蒸汽门;e.真空破坏门关闭;f.均压箱至凝汽器排汽门;3.1.5.7.3 下列阀门应开启:a.凝汽器东、西侧空气门;b.均压箱疏水排地沟门;c.均压箱至后汽封管疏水门;3.1.5.8 调节系统性能应符合下述要求:3.1.5.8.1 调速系统应能维持汽轮机空负荷运行;3.1.5.8.2 当汽轮机突然甩去全负荷时,调速系统应能控制转速在电超速动作转速以下;3.1.5.8.3 负荷变化时,调速系统应均匀平稳地移动;3.1.5.8.4 当危急保安装置动作后应保证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抽汽速关阀严密关闭;3.1.5.8.5 调速系统检查:a.检查调节汽阀及连杆的外部状况应灵活无卡涩;3.1.6 暖管(至自动主汽门前):3.1.6.1 机隔离门前的暖管工作一般随锅炉升压同时进行。

开启机隔离门后疏水门,电动主汽门前、后疏水门及自动主汽门门杆疏水门。

3.1.6.2 全开电动主汽门的旁路门,稍开机隔离门的旁路门,进行自动主汽门前暖管,逐渐提升管道压力到0.3~0.5MPa,暖管30分钟后,以0.2~0.3 MPa/min速度升至额定压力。

3.1.6.3 开始暖管时,疏水门尽量开大,以便及时排出凝结水,随着管壁温度和管内压力的升高,逐渐关小疏水门,以防大量蒸汽漏出。

3.1.6.4 自动主汽门前压力升至额定数值时,将手动隔离门全开,旁路门关闭。

3.1.6.5 暖管时注意:3.1.6.5.1 必须严格防止蒸汽漏入汽缸引起转子变形;3.1.6.5.2 管道各部分(如法兰和螺栓等)的温度差不能过大,全面检查管道膨胀及支吊架工作情况;3.1.6.5.3 管壁温度不得小于相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否则必须继续暖管;3.1.6.5 在暖管期间还应进行下列操作:3.1.6.5.1 向凝汽器热水井补水到正常水位后关闭补水门,启动凝结水泵,一台运行一台投入备用,并注意热水井水位,主抽气器通水,低加水侧排气、注水完毕,疏水与空气系统处在投运前状态;3.1.6.5.2 启动电动辅助油泵进行油循环,检查其运行情况及各轴承的润滑油流情况,启动排油烟机运行30分钟后视实际情况停下;3.1.6.5.3 启动盘车装置,为此应:a.先打开盘车装置润滑油管道上的考克;b.检查盘车电动机电源在断开位置,手动转动电动机使电机齿轮与盘车齿轮啮合严密;c.合上盘车电动机电源开关,起动盘车装置,并听测声音,检查各轴承回油正常;3.1.6.5.4 启动循环水泵一台运行,一台联锁备用;3.1.6.5.5 射水系统投入运行,抽真空;3.1.6.7 除低真空保护、抽汽压力低保护、发电机热工保护外,其它各保护装置应投入,司机应通知值班人员准备冲转的时间,并记录本体的膨胀值和冲转时间。

3.1.7 冲转和升速(用时50-60min):3.1.7.1 汽机挂闸应具备的条件3.1.7.1.1 不存在机组禁止启动条件;3.1.7.1.2 确认胀差、轴向位移等均在限额范围内,同时要考虑到汽机启动后的变化趋势不超过限额;3.1.7.1.3 确认主蒸汽参数已达到冲转条件a.主蒸汽压力达3.0 MPab.主蒸汽温度达300℃(或过热度不低于50℃)3.1.7.1.4 凝汽器真空高于-0.06MPa;3.1.7.1.5 润滑油温不低于30℃,各轴承回油正常;3.1.7.1.6 润滑油压不低于0.08MPa;3.1.7.1.7 盘车装置工作正常,汽机内声音正常。

3.1.7.2 冷态启动:3.1.7.2.1 全面检查各部件正常,扣上危急遮断油门;3.1.7.2.2 确定主汽门后蒸汽管道上的各疏水门及本体各疏水门均已开启;3.1.7.2.3 利用启动装置冲动转子,转子冲动后即手动打闸停机,用听音棒听机组内部声音,应无摩擦等异常声响,盘车能自动脱扣;3.1.7.2.5 当发现通流部分有不正常声音时,应立即报告值长;3.1.7.2.6 待检查一切正常后、重新挂闸冲转,维持转速在200~300r/min,开启均压箱进汽门向轴封送汽,注意调整汽封压力使信号管有少量冒汽,启动前禁止向轴封送汽;3.1.7.2.7 缓慢提升机组转速到500r/min低速暖机20min~30min;大修后第一次启动可适当延长低速暖机时间;3.1.7.2.8 以100r/min速度升速至1000r/min进行中速暖机25min;3.1.7.2.9 以200r/min速度升速平稳越过临界转速(~1600r/min)到2000r/min以上,再以100r/min速度升速到2500r/min,维持10min;越过临界转速过程中要测出各轴承的振动值并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