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行为与健康复习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1.“有人爱吸烟,又害怕得肺癌”属于的动机冲突是()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双重趋避式冲突 D.趋避式冲突2.健康相关行为是()A.与疾病有关的行为B.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C.促进健康的行为D.危害健康的行为3.人觉察到自己患有某种疾病去医院看病()A.日常健康行为 B.保健行为 C.预警行为 D.求医行为 E.遵医行为4.身残志坚,积极康复属于()A.病人角色行为 B.保健行为 C.预警行为 D.求医行为 E.遵医行为5. 情绪过分压抑和自我克制,爱生闷气的行为表现是()A.A型行为模式B.B型行为模式C.C型行为模式D.D型行为模式6.发生地震后的自救互救行为带属于()A.预警行为B.日常健康行为C.避开环境危害D.保健行为7.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行为模式是()A.A型行为模式B.B型行为模式C.C型行为模式D.D型行为模式8. 儿童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的()A.预警行为B.保健行为C.避开环境危害D.遵医行为E.求医行为9. 乘车系安全带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的()A.预警行为B.保健行为C.避开环境危害D.遵医行为E.求医行为10.小学生每年体检属于()A.日常健康行为 B.保健行为 C.预警行为 D.求医行为 E.遵医行为11. 某人多次体检血压正常,却总是怀疑自己有高血压,这是一种()A.致病行为模式B.不良疾病行为C.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D.预警行为12.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等属于健康行为中的()A.保健行为B.预警行为C.日常健康行为D.避开环境危害E.遵医行为13. 人类行为构成的五个要素中,人的行为的指向目标是()A.行为主体B.行为客体C.行为手段D.行为结果E.行为环境14. 美国心理学家Woodworth提出的体现行为基本含义的S模式是()A.R—S—OB.S—O—RC.O—S—RD.R—O—SE. S-R-O15.讳疾忌医属于()A.不良生活方式B.A型行为模式C.致病行为模式D.不良疾病行为16. 知信行模式中强调的关键步骤是()A.知识的传播B.知识的吸收C.信念的形成D.行为的养成E.技能的掌握17. 有关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拥有良好的健康相关行为的知识就会有相应的良好的健康相关行为B.知识和行为没有关系,如医生有吸烟危害健康的知识,医生吸烟率并不低C.知识是行为产生的基础,是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D.知识是行为产生的后果18. 不属于知信行模式的是()A.获取知识B.需求需要C.相关行为 D.态度 E.信念19. 在疾病治疗中,患者由于药物副作用感到不适而停药,在健康信念模式中应解释为()A.知觉到疾病的易感性B.知觉到疾病的严重性C.知觉到行为的益处D.知觉到行为的障碍E.有较低的自我效能20.不属于“健康信念理论模式”内容的因素为()A.内部、外部回报 B. 对疾病易感性与严重性的认知 C. 社会人口学因素 D. 提示因素21. “认为戒烟会影响到与他人的社会交往”属于健康信念模式中的()A.知觉到疾病的易感性B.知觉到疾病的严重性C.知觉到行为的益处D.知觉到行为的障碍E.有较高的自我效能22. 人们患了某种疾病后,由于怕浪费金钱和时间而不愿意就诊,在健康信念模式中可解释为()A.知觉到疾病的易感性B.知觉到疾病的严重性C.知觉到行为的益处D.知觉到行为的障碍E.有较低的自我效能23.和吸烟者讨论吸烟的利弊,启发"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帮助吸烟者做出抉择。
该技巧适用于()A.无戒烟愿望者B.对戒烟犹豫不决者C.准备戒烟者D.正在戒烟者E.刚刚戒烟成功者24. 根据“改变阶段模式”,尼古丁替代疗法常用于()A.没有戒烟愿望阶段B.犹豫不决阶段C.转变行为阶段D.预防复发阶段25. 根据“改变阶段模式”,下列措施中适合运用于“犹豫不决阶段”的是()A.引发动机式交谈B.离开诱发烟瘾的环境C.使用尼古丁口香糖D.积极应对挫折、压抑等消极情绪26. 一位习惯静坐生活方式的女士并不准备锻炼,此时健康教育的重点是()A.拟定锻炼计划B.介绍锻炼的方法C.介绍不锻炼的危害D.帮助他寻找锻炼伙伴E.请该女士的家属和朋友支持27.当吸烟者吸烟时,给予讲解吸烟致癌等事例,从而帮助矫正吸烟行为,这种个体行为矫正方法为()A. 脱敏疗法B. 示范疗法C. 厌恶疗法D. 强化疗法28. 护士对实施母乳喂养的乳母给予鼓励,属于()A.脱敏法B.示范法C. 厌恶法D. 强化法E. 消除法29. 当酗酒者酗酒时,给予能引起负性心理效应的刺激,从而帮助矫正酗酒行为,这种个体行为矫正方法称为()A.脱敏疗法B.厌恶疗法C.示范疗法D.强化疗法30. 如果小女孩一天不咬手指甲,就给她1元钱作为奖励,这种行为矫正方法属于()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惩罚D.负惩罚31. 如果小女孩每咬1个手指甲,就罚1角钱,这种行为矫正方法属于()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惩罚D.负惩罚32. 如果小女孩咬手指甲,就不发给零花钱,这种行为矫正方法属于()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惩罚D.负惩罚33. 小女孩每天都要练80个毛笔字,如果小女孩不咬手指甲,就可以少写20个字,这种行为矫正方法属于()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惩罚D.负惩罚34. 小女孩在家不喜欢吃青菜,父母在饭桌上表示最爱吃青菜,而且还吃很多的青菜,这种行为矫正方法属于()A.脱敏疗法B.厌恶疗法C.示范疗法D.强化疗法二、多选题(每题2分)1.下列行为中属于危害健康行为中的不良生活习惯的是()A.酗酒 B.性乱 C.偏食 D.隐病行为 E.高脂高糖饮食2. 下列属于危害健康行为的是()A.预警行为B.讳疾忌医C.有多个性伴侣D.瞒病行为E.暴饮暴食3. 下列描述符合促进健康行为的特点的是()A.有利性B.适宜性C.和谐性D.一致性E.规律性4.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中应用于个体水平的理论包括()A.知信行理论B.健康信念模式C.创新扩散理论D.紧张和应对互动模式E.行为变化阶段模式5. 在健康信念模式中,属于对疾病威胁的认知的是()A.知觉到易感性B.知觉到严重性C.知觉到益处D.知觉到障碍E.自我效能6. 团体行为干预的优点是()A.有政策和资源保证B.有明确的目标和目的C.系统化程序化D.组织对全体成员给予过多关注E.效果显著而持久7. 团体干预的措施包括()A.开发领导B.动员群众C.培训骨干D.利用舆论和规范的力量E.采用综合干预手段8.常用的行为矫正法包括()A.系统脱敏疗法B.示范疗法C.厌恶疗法D.强化疗法E.接触脱敏疗法9. 阶段变化理论认为,行为改变过程中属于认知层面的心理活动是()A.情感唤起B.自我再评价C.社会解放D.求助关系E.反思习惯10. 阶段变化理论的局限性有()A.对成瘾性行为效果不明显B.对环境的影响作用考虑较少C.对行为变化做描述性解释D.实践中各阶段间的划分和相互关系不易明确E.考虑到信念对于行为改变的作用11.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包括()A.信息的权威性B.传播的效能C.恐惧因素D.行为的效果E. 行为的效益12. 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A.遗传因素B.心理因素C.生理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E.自然环境因素13. 影响个体行为的心理学因素包括()A.需要B.动机C.恐惧D.认知E.意志三、填空题(每空1分)1.行为过程的S-P-R公式中,S代表,P代表、R代表。
2. 一个人在浏览健康杂志时,匆匆翻阅,突然一个标题是他感兴趣的,立即停下来阅读,这种现象称为。
3. 知信行模式认为行为改变有两个关键步骤,即和。
4. 对团体行为进行干预是,就要利用影响和改变团体成员的信念态度和行为。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1. 行为2. 健康相关行为3. 促进健康的行为4. 危害健康行为5. 人的行为6. 自我效能7. 健康信念模式8. 行为矫正9. 行为指导五、简答题(每题6分)1. 简述人的行为构成的五要素。
2. 简述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3. 简述阶段变化理论中的行为变化阶段。
六、论述题(每题10分)什么是健康教育知信行模式?该模式有何局限性?请举例说明。
七、综合应用题(10-15分)1. 试述如何利用知信行模式对高血压病人进行低盐饮食的健康教育。
2.举例说明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分析母乳喂养时“自我效能”的作用。
3. 请根据健康信念模式,分析人们采纳预防艾滋病行为的影响因素。
4. 以高血压病为例,分析健康信念模式(HBM)中“对疾病威胁的认知”因素包括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