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管理思想比较研究

中外管理思想比较研究

中外管理思想比较研究
【摘要】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的地球已经像西方人所说“在日益变平”的今天,我们不能忽略中西之间相互融合的作用,技术上如此,那么由文化渗透的管理领域更是如此。

近几十年来,中国管理研究领域充塞着根植于西方文化基础、产生于西方经济与社会背景之下的概念和理论。

【关键词】中外;管理思想;比较研究;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082-01
众所周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生存压力越来愈大,面对着激烈的竞争环境,如何帮助企业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呢,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企业的管理。

中外管理思想的不同,但是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外管理思想的比较让我们进一步看到了现代化管理的魅力,它不仅满足了人的需要,而且更关注了人性。

因此要想不断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我们需要进一步对中外管理思想做出分析和比较,以期指导我们的具体管理工作。

我们知道中国和西方的管理思想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形成了本民族所独有的管理理念和思想,在各自的管理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从历史的管理思想和过程中得到借鉴,我们需要更深入的去了解中外管理思想的差异与共同点,这样,会让我们各取所需,进而有效的指导我们进行管理过程,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大的效益。

一、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治理国家、发展农桑、战争攻守、教化百姓、文化礼仪等方面的文化典籍,以及探究天理、人性等方面的哲学著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的思想。

中国古代主要以儒家思想管理国家,而且儒家思想主要讲的是“仁”和“礼”,所以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

正如在一个企业中只有做到“和”,讲团结、讲协作,才能够使上下级之间的关系顺畅,平级之间不互相掣肘,共同努力,创造利润,实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而对于治国来说:和谐与稳定更是一切经济,文化,科学,教育,卫生,体育发展的基础,离开了稳定的前提,其他的一切善的行为都无从谈起。

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中国的发展需要和
思想家,而且管理思想只是作为一种副产品,在论述其他问题时附带提出。

因此这种理论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具有规律性的理论。

中西管理思想的比较首先必须从这些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人手,进行历史的、综合的考察,才可能作出科学的结论。

人类的管理思想起源于“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自然地理环境是生产劳动,从而也是管理活动的一个前提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管理思想的性质和特征。

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说:“地理因素当然不只是背景,它实是构成中国与欧洲文化间模式之差别及其所包含的一切意义之要端。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日趋一体化,跨文化管理亦日益成为中国理论界和企业界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因此,探究导致东西方企业管理差异的文化原因,有利于人们深入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管理特征,从而更好地迎接世界性的跨文化管理的挑战。

中西管理思想各具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而且优劣共生、利弊相通。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长处和短处,在中西管理思想中往往具有对应和互补的关系。

因此,中西管理思想的交流、移植和融合,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改造和重建,是一种必然的历
史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黄渝祥.企业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唐任伍.管理审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张瑞金等.论管理理论发展的第四阶段――文化管理[J].科技与管理,1999(3)18-211.
[4]许庆瑞.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颜世富.东方管理学[M].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9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