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应激--1PPT课件

心理应激--1PPT课件

在潜意识中为减弱、回避或克服现实冲突带 来的挫折、焦虑、紧张等而采取的一种防御 手段。
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
1.破坏性心理防御机制
否认 潜抑 退 化 转 移 反向
投射
幻想 转 换
2.建设性心理防御机制
合理 化 幽 默 补 偿 升 华
抵消
你排长队准备取钱,好容易 终于轮到你,你刚要动作, 一个年轻姑娘矫健地一闪, 捷足先登了。你站在原地, 无动于衷……
应对策略 ✓ 尊重患者的医疗权利 ✓ 改善医疗环境 ✓ 对患者进行宣教并提供心理支持 ✓ 给予对症处理 ✓ 训练患者学会放松
护士应激的特点和应对策略
护士工作应激的特点 环境压力 三班倒工作方式 工作量超负荷 责任重大 缺乏价值感 个体差异
护士应对策略 ➢ 控制或消除心理应激源 ➢ 改变对应激源的心里评价 ➢ 寻求社会支持 ➢ 培养良好的个性 ➢ 采取放松方式
心理反应 行为反应 生理反应
件 社会支持 人格
健康 疾病
应激心理反应模式 国内姜乾金有关心理应激示意
二 应激源
1 应激源的概念 能够引起个体产生应激的各种因素。
2.应激源的分类
躯体性应激源 社会性应激源 心理性应激源 文化性应激源
躯体(生理)性应激源
v 直接作用于躯体而产生应激反应的刺 激物。 物理刺激 冷、热、辐射 化学刺激 酸腐蚀等 生物刺激 病毒、细菌
第一节 心理应激
一 应激的概念
应激(stress):是个体在“察觉”各种刺激对 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构成威胁时出现的整体现 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
刺激物
机体与刺激物或 环境之间的互动
应激反应: 生理性 心理性 行为性
应激
应激源 应激中介变量 应激反应
生 活 事
认知评价
应对方式
主要心理防御机制
1、压抑(潜抑)
指个体将一些不被自我所接纳的冲动、念头等, 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中,或把痛苦的 记忆,主动忘掉并排斥在记忆之外,从而免受 动机冲突、紧张及焦虑的影响。 “我真希望没这回事” ,“我不要再想它了”
二、应对方式
应对(coping)又称应付。是个体对生活 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稳状 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
应对又称为应对策略(coping strategies)
三、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是在应激研
究领域,减轻应激作用的个体“可利用的外
部资源”。
抑郁 伴随丧失感的悲哀、孤独心境
1、情绪反应
情绪反应
焦虑:担心会发生不好的结果 恐惧:面对危险而感到害怕,试图逃避 抑郁:因无法应对困境或严重后果而产
生无助和无望感 愤怒:由于目标受阻、自尊心受到打击
而引起
2、认知反应
认知反应
警觉性增高 注意高度集中 观察更加细致 记忆效果更佳
注意范围狭窄 注意难以集中
心理性应激源
v 是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
心理冲突 挫折
社会性应激源
是人类生活中最为普遍的应激源
天灾人祸
地震
洪水
飓风摧毁的房屋
空气污染
北京沙尘暴
文化性应激源
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
生活事件
身心 健康 工作 职业
家庭 支出
生活 保障
时间 分配
生活 环境
生活事件(Life Events)
认知评价
初级评价(primary appraisal) 利害关系评价 次级评价(secondary appraisal) 作出能力估计
应激心理中介因素
需求
察知的需求 察知的能力
认知评价
能力 觉察的能力
内部资源 (应对方式、个性)
外部资源 (社会支持)
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 环境变化 认知评价 心身反应 生理基础
记忆减退 思维混乱
3、应激结果
两种类型:
v 不适应性反应
v 适应性反应
1.逃避 2.退化、依赖 3.敌对、攻击 4.无助、自怜 5.物质滥用
1. 改变自我
2.改变应激源
患者应激的特点和应对策略
患者应激特点 与疾病的种类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与患者自我感觉到的症状有关 与生活工作环境和角色变化有关 与医护人员交流变化有关 与对疾病信息不了解有关
心理应激存在下才发挥作用,而是通过社会 支持本身的作用一维持个体良好的情绪,进 而促进健康。
三 应激反应
是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 的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 为方面的变化。
应惧 面对伤害和威胁时的激情状态 愤怒 有目的的动机行为受阻时的激情状

心理挫折
一、心理挫折
什么是心理挫折?
挫折
挫折情境
挫折感受
挫折的认知
个体活动的一种特殊环境、即 阻碍人们实现目标、满足需求的情
境和事物--即挫折情境。
个体由于挫折情境 而产生的心理感受 和情绪状态等,即 挫折感受-心理挫

三、挫折的产生原因
(一)外在环境(不随意的自然、社会动乱及灾祸) (二)内在因素 1生理条件 (我还年轻,可以重来) 2抱负水平(没有期望就没有失望) 3 过去受挫折的经验(没关系,我以前也遇到过) 4 对挫折的主观判断(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个人生活中对个体健康产生很大影 响的事件、情境和变故等。包括正 性事件和负性事件。
LCU
LCU
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LCU)分
v 一年内LCU总分与个体身心健康的关系
LCU
< 150,次年健康平安; 150-300,次年患病机率50%; >300,次年患病机率70%。
中间变量:一、认知评价
评价(evaluation or appraisal)是指个 体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 危害情况作出估计。
指一个人与社会所发生的实际的联
客观支持 系和支持程度。
社会支持
主观支持
指个体体验到在社会中被尊重、被
支持、被理解和满意的程度。
社会支持保护健康的机制
缓冲作用假说:社会支持本身对健康
无直接影响,而是通过提高个体对日常生活 中伤害性刺激的应对能力和顺应性,从而削 减应激反应,起到缓冲生活事件的作用。
独立作用假说:社会支持不一定要在
挫折反应、表现
1、积极的反应(适度紧张)
(1)有利于认清现实,思考对象
(2)有利于分析动机,修正目标
(3)有利于调动潜能,激活思维
2、消极的反应(过度紧张)
受挫折后常见的消极心理行为反应 : Δ 焦虑 倒退 Δ 攻击 妥协 Δ 冷漠 Δ 固执
四、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