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扶余一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试题说明: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50分。

2.请将选择题(1、2、3、10、11、12、13、14、15)按对应题号涂到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第I卷阅读题(61分)甲必考题一、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高登,字彦先,漳浦人。

少孤,力学,持身以法度。

绍兴二年,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薄,复命兼贺州学事。

学故有田舍,法罢归买马司,登请复其旧。

守曰:“买马、养士孰急?”登曰:“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日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守曰:“抗长吏耶!”曰:“天下所恃以治者,礼义与法度尔,既两弃之,尚何言!”守不能夺,卒从之。

满秩,士民丐留不获,相率馈金五十万,不告姓名,白于守曰:“高君贫无以养,愿太守劝其咸受。

”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授静江府古县令,道湖州,守汪藻馆之。

藻留与修《徽宗实录》,固辞,或曰:“是可以阶改秩。

”登曰:“但意未欲尔。

”遂行。

广西帅沈晦问登何以治县,登条十余事告之。

晦曰:“此古人之政,今人诈,疑不可行。

”对曰:“忠信可行蛮貊,谓不能行,诚不至尔。

”豪民秦琥武断乡曲,持吏短长,号“秦大虫”,邑大夫以下为其所屈。

登至,颇革,而登喜其迁善,补处学职。

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琥怒,谋中以危法。

会有诉琥侵贷学钱者,登呼至,面数琥,声气俱厉,叱下,白郡及诸司置之法,忿而死,一郡快之。

帅胡舜陟谓登曰:“古县,秦太师父旧治,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登曰:“桧为相亡状,祠不可立。

”舜陟大怒,摭秦琥事,移荔浦丞康宁以代登,登以母病去。

舜陟遂创桧祠而自为记,且诬以专杀之罪,诏送静江府狱。

舜陟遣健卒捕登,属登母死舟中,藁葬水次,航海诣阙上书,求纳官赎罪。

故人有为右司者,谓曰:“丞相①云尝识君于太学,能一见,终身事且无忧,上书徒尔为也。

”登曰:“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

”既而中书奏故事无纳官赎罪,仍送静江狱。

登归葬其母,讫事诣狱,而舜陟先以事下狱死矣,事卒昭白。

登谪居,授徒以给,家事一不介意,惟闻朝廷所行事小失,则颦蹙不乐,大失则恸哭随之,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

其学以慎独为本,有《东溪集》行世。

(《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八》,有删节)注:①丞相,指秦桧。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民丐.留不获丐:乞求B.登条.十余事告之条:分条陈述C.琥怒,谋中.以危法中:内心D.属.登母死舟中属:适逢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高登刚直不阿的一组是 ( )①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

②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日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③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④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

⑤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

⑥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 )A.高登兼任贺州学事一职时,力劝上司恢复州学的田舍;任期结束后,他把百姓馈赠的钱财又投放在州学的建设中,可见他对学校教育的重视。

B.任古县令的途中,湖州太守汪藻挽留高登一起修订《微宗实录》,并告诉他这是可以借此升官的好事,但高登却坚决予以回绝。

C.在古县任职期间,高登因不满秦桧的所作所为,拒绝为秦桧立祠,因而得罪上司。

上司就借他处置秦琥一事诬陷他,他又不肯媚俯权贵,终致入狱。

D.高登被贬官闲居期间,靠教授学生维持生计,但他的注意力却丝毫不在生计上,还是一如既往为国事担忧,连死前的遗言都是国家大计。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3分)(1)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5分)(2)古县,秦太师父旧治,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5分)(3)圣人无常师。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完成5—6题。

临江仙徐昌图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注:①浮生:一生。

古人语“人生世上,虚浮无定”,故曰“浮生”。

②飘蓬:飘浮无定之意。

5.上阕中“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这两句写景,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人认为下阕中的“酒醒”后三句与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是故_________________。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_____。

(3).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之以息相吹也(5). 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年不及大年(6).至人无己,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选考题请考生将以下二、三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二、实用类类文本阅读(25分)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奔跑在死亡边缘①智利的阿他加马寒漠,历来被人称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

2004年,一场7天6夜、全程270公里的超级马拉松赛正在进行。

比赛的路标被狂风吹没了,补充水也已耗尽,而血糖像气温计的汞柱直线下降。

此刻,林义杰和同伴坐在一块黝黑的大岩石下喘着气,互相取笑:“如果我们再找不到出路,就死在这里好了。

岩石上很醒目,或许很快就会有人发现我们的白骨。

”但他最终逃过了这一劫。

凭借之前穿越中国戈壁的经验,3个小时之后,林义杰找到了正路,一举拿下了智利阿他加马寒漠超级马拉松的冠军。

那年,他28岁。

平头,瘦脸,1.64米,不到60公斤。

几年来,这位台湾小伙子,一直奔跑在超级马拉松的赛道上。

他的赛场,始终是地球上最为危险的地区。

②想起那次死亡经历,林义杰至今“腿还会发抖”。

可那场经历仅过去一个月,他便又签下死亡协议书。

在神秘的亚马逊雨林,他又捧回了亚军奖杯。

③如果不是个性执着....,原本成绩优秀的他,或许不会走上这条看不到终点的旅途。

父亲曾含泪劝他:“阿杰,学体育没出息的!你好好听我劝。

”在这个没上过大学的老维修工心里,好好读书,上大学,做个拿笔杆子的文化人,才是正途。

实际上,是高中的一次比赛让林义杰确信,奔跑就是自己的“正途”。

那次比赛前,教练问他准备好了没有,他说:“我尽力。

”教练却狠狠打他的头,叫着:“要拼命!”林义杰回忆说:“尽力,就是你跑到终点后,还有力气坐下来喝茶聊天;拼命,就是跑到终点后直接送医院。

”凭着这股狠劲儿,这个台湾小伙子终于跑出了一片天,接连在世界上几个大型马拉松赛事中夺冠。

④渐渐地,他发现,单纯的比赛已经不能满足他对运动的渴望。

他的目光开始瞄准了地球上最艰险的地区。

而从那一刻起,死亡也始终与他如影随形。

⑤2006年11月,林义杰和美国人查理、加拿大人雷伊,组成三人团队横越撒哈拉。

队伍后面,跟着联合国的官员、好莱坞的大牌导演。

通过记录这场西起塞内加尔,东至埃及,全程5900公里的撒哈拉穿越之旅,引起人们对非洲水资源危机的关注。

沙漠的太阳分外毒辣,昼夜温差高达50摄氏度。

途经乍得境内的撒哈拉沙漠,是一个遗留地雷区。

虽然一行人可以绕开雷区,可流沙会裹挟着地雷四处流淌,随时都有触雷的危险。

穿破了11双鞋子,遭到一次劫匪的攻击,111天后,林义杰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徒步穿越撒哈拉沙漠的人。

半年以后,他才知道,护送他们的军队在回程途中,全部被劫匪枪杀。

⑥他曾在中国西部的大戈壁迷路,并出现了脱水的状况,最终靠咬破嘴唇舔舔血,润润舌头越过难关;在穿越亚马逊河时,他拿着瑞士军刀刮下小腿肚上的腐肉,再把药敷上,不然整个小腿可能就废了;而最难挨的是那些孤立无援的时刻,其他人多是三五人结伴同行,相互照应,只有他,一个亚洲小个子,什么都得自己死扛。

⑦这些生死边缘的瞬间经常提醒他,死亡离他有多近,但奔跑的意义,也因此而开始改变。

小时候,他拼命跑,只是为了跟父亲争口气;功成名就后接着跑,是因为他在享受不断超越自己的快乐;而再接下来,又有一大群人从他的脚步中,看到了对待生命的态度。

有一个十七八岁的漂亮女孩,对他哭着说谢谢。

这个女生的家人全部死在一场大火中,她几乎要自杀了。

听了林义杰的演讲,她看到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⑧“没有旅行过,就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没有冒险过,就不知道生命的可贵。

”这个小伙子乐呵呵地说。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0年09月01日)(1)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文中的环境描写,如“比赛的路标被狂风吹没了,补充水也已耗尽,而血糖像气温计的汞柱直线下降”是为了突出比赛环境的恶劣,并以此来直接表现林义杰对待生命的态度。

B.林义杰和同伴互相取笑:“如果我们再找不到出路,就死在这里好了。

岩石上很醒目,或许很快就会有人发现我们的白骨。

”这体现出他和伙伴的乐观和大无畏精神。

C.全文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来塑造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徒步穿越撒哈拉沙漠的人”的林义杰。

D.死亡始终与林义杰如影随形,能满足他对运动的渴望,让他的目光从始至终瞄准了地球上最艰险的地区。

E.林义杰说“没有旅行过,就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没有冒险过,就不知道生命的可贵”,这体现了他一直以来奔跑的目的。

(2)林义杰“个性执着”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6分)(3)第①段和第⑤段中划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分别作简要分析。

(6分)①平头,瘦脸,1.64米,不到60公斤。

②半年以后,他才知道,护送他们的军队在回程途中,全部被劫匪枪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