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2.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二、学习重点
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和影响
三、学习难点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自主学习】
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1)原因:
①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多。
①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迅速扩大。
②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
④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强有力的推动者。
⑤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
⑥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也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2)评价:①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利益失衡。
②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③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1)背景:①关贸总协定存在着诸多弊端,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
②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2)成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
(3)作用:①逐渐取消贸易壁垒_,使各国获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
②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加入: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机遇:①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善的世界贸易体系。
(3)挑战: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一些产业受到冲击。
(4)对策:中国的企业应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合作探究】
对于经济全球化,有人认为它是“馅饼”,也有人认为它是“陷阱”。
请问:
1.导致二战之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有哪些?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原因:①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多。
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迅速扩大。
③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
④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强有力的推动者。
⑤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
⑥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也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原因:①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利益失衡。
②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③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2.思考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目的及其建立过程,指出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作用。
目的:①关贸总协定存在着诸多弊端,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
②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成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
作用:①逐渐取消贸易壁垒,使各国获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
②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
【巩固提高】
一、选择题
1.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全球。
据F1本田车队厂商透露,每年车队投入五亿美元,高薪聘请车手,不断研发新车……但受危机的影响,不得不黯然退出 F1赛事。
对上述现象最确切的理解是( B )
A.本田车队退出与管理有关B.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C.本田车队退出与危机无关D.危机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
2.中新网2007年12月21日报道:“中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喷气支线客机ARJ21-700飞机在上海举行下线仪式……ARJ21先后选定了美国GE公司、欧洲利勃、海尔等19家世界顶级系统供应商。
”这段材料反映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 B )
A.经济区域集团化 B.世界经济全球化
C.世界经济制度化 D.国际贸易法制化3.下面三幅图所反映的实质( B )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B.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明显C.美元的霸主地位受到欧洲的挑战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4.圣诞节期间,在美国纽约迪斯尼世界、梅西百货等名店,
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商品(右图)。
欧盟一位高级官员不禁
感慨道:“如果离开中国制造的玩具,那么,世界上的儿童
就会失去很多欢乐。
以上材料充分说明了( B )
A.政治的多极化趋势B.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C.文化的多元化趋势D.中国是一个发达国家
5.2007年8月15日,美国股市收盘时仍然保持了连日以来的下跌势头,次日,欧洲、亚太地区的股市都反应强烈,股指纷纷下挫,中国上海证券指数也比前日下跌了104.43点。
对上述现象最确切的理解是( B )
A.美国是当今世界真正的经济霸主B.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C.世界各国各地区联系日益密切D.世界各国的普通群众都热衷于股票投资
6.以下三幅图所反映的现象,在当今世界许多城市中随处可见。
这种现象最能说明(D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B.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世界贸易走向制度化D.经济全球化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7.“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庞地克牌汽车时,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美元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付给广告商……”这说明的实质问题
是( B )
A.韩国工人的工资比较高
B.当今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全球化的特征
C.美国汽车行业的利润在下降
D.美国的汽车生产离不开其它发达国家
8.阅读战后世界关税和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判断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组(D )
①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②世界贸易总额在持续增长③各国的关税壁垒森严④经济全球化正逐步形成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9.一对西方夫妇曾在《CITY》杂志上抱怨,去年圣诞节他们专程钻进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以为跑到中国西南这偏僻的一角来就可以躲过满世界的圣诞老人、圣诞树,结果,还是未能逃脱。
在大峡谷的小旅馆里他们又撞上了圣诞老人。
以上材料最能说明( B )A.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D.西方商品很受欢迎
10.当同学们看到电视上播放的“印度博帕尔惨案的悲惨景象时”,气愤不已,纷纷表示坚决反对发达国家把污染工业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的做法,坚决反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此,我们的态度应该是( D )
A.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坚决反对
B.给发展中国家解决了大量的过剩劳动力,完全赞同
C.不利于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的发展,坚决反对
D.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利有害,要趋利避害,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全球化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期,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
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二: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信技术、核武器、洲际运载火箭、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
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
——赵英《技术演进与全球化》材料三: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机制全球化。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评价材料三的观点。
材料三的观点是片面的。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抗拒的。
经济全球化确实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但不应该以此否定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意义。
(2)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源何在?
问题:在20世纪70—90年代,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激增;但世界上贫富分化、南北问题对立的问题日趋严重。
根源:在全球化进程中,旧的世界经济秩序仍在起决定作用,发达国的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从而导致社会财富分配不公。
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3)中国应该怎样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应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把握机遇,一方面努力争取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以迎接挑战。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知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