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常识

美术常识

美术造型艺术以一定物质材料和手段创造的可视静态空间形象的艺术。

一般包括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设计、书法、篆刻等种类。

造型即创造形体,是美术的主要特征。

造型艺术一词源于德语bildende Kunst,德国文艺理论家莱辛最早使用这一概念。

是指绘画和雕塑等再现客观具体形象的艺术。

英语Plastic art在狭义上仅指雕塑。

中国是从20世纪初以来才广泛使用造型艺术这一概念,还把书法、篆刻纳入它的外延中,这一点与西方不同。

造型艺术的特征从与其相对的概念一音响艺术(主要指诗歌、音乐)的比较而出。

它们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以颜色、石块等可视的物质材料表现形象;后者以语音和乐音情感。

表现形象或另外从它们的存在方式、展开方式、感知方式上看,造型艺术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空问中,以静止的形式反映动态过程,主要诉诸视觉;音响艺术则在时间中展开并完成,主要诉诸听觉。

所以,造型艺术又可称为空间艺术、静态艺术、视觉艺术;音响艺术则可称为时间艺术、动态艺术、听觉艺术。

造型艺术的上述特征都是由其使用的材料和表现手段所决定的,造型艺术一词综合了这些特征,因此被认为最适当,实际上也最通用。

利普斯认为,造型艺术又可分为形象艺术、抽象的空间术。

他也常将后者简称为空间艺术,比空间艺术的普通意义狭窄。

形象艺术指再现自然或社会的具体形象和观念形象化的绘画、雕塑,属于所谓再现艺术;抽象的空间艺术指以抽象的空间和体积构成的建筑、工艺美术、设计。

对于再现的造型艺术,弗尔沃林又区分为再现自然的和再现观念的两种,由此分别称为物体造型和观念造型。

根据这种理论,旧石器时代的造型艺术是物体造型;新石器时代以后,随着抽象思维的发展,才形成观念造型。

以后,这两种类型在造型艺术发展史中并存。

素描以线为主要描绘方式的单色画。

素描使用的工具非常广泛,包括铅笔、炭条、钢笔、毛笔、色粉笔、石笔、金属笔、芦杆笔等。

绘画的平面多为纸面,也包括羊皮纸、布料、木头、金属、陶瓷乃至墙面、玻璃、沙面等。

素描的题材有肖像、静物、风景、人物及非具象的点、线、面的组合等。

素描是研究和再现物象的一种方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同时也是训练造型能力的基本手段。

漫画以简练的手法直接表露事物本质、特征的绘画。

它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习惯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和形式。

有较强的讽刺、歌颂、抒情、娱乐等方面的功能,并善于表达作者对世事人情的看法,尤以讽刺与幽默见长。

文艺复兴美术指l4世纪至16世纪欧洲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一词,源自意大利语rinascita,意为再生或复兴。

l4世纪时,新兴资产阶级视中世纪文化为黑暗倒退,认为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才是光明发达的典范,力图复兴古典文化,遂产生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是l4世纪下半叶至l6世纪始于意大利进而遍及欧洲各国的一场文化变革运动。

文艺复兴的艺术以古希腊、古罗马古典艺术为楷模,它提倡写实主义,以人文主义为宗旨,反对宗教禁欲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注重写实,开创了基于科学理论和实际考察的绘画技法,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等。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绘画的摇篮。

从l4世纪至15世纪前半叶,佛罗伦萨画派始终是绘画的主要流派。

乔托是佛罗伦萨画派早期的大师。

他的艺术具有鲜明的写实主义倾向,作品虽多属宗教题材,却开始真实表现世俗生活情景,注意空间远近关系与人物的主体表现。

乔托之后,佛罗伦萨画派人才辈出,产生了马萨乔、乌切洛、波提切利、吉兰达约等一大批杰出画家。

他们的画风或雄伟或秀丽,但都注重空间的透视表现和人物的坚实造型,并以善于用线为他们的共有特色。

15世纪末到l6世纪,文艺复兴的绘画进入鼎盛时期,继佛罗伦萨画派之后,涌现了翁布利亚画派、威尼斯画派、米兰画派、罗马画派。

文艺复兴盛期绘画的杰出代表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前两位都是佛罗伦萨艺术家,拉斐尔虽师从翁布利亚画派,也主要在佛罗伦萨完成学业,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他们的活动都不限于佛罗伦萨。

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主要活动于罗马。

达?芬奇前期在米兰,后期远走法国。

他们的艺术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成就。

达?芬奇的绘画熔艺术与科学于一炉,他的作品在体现人文主义思想和掌握写实主义手法上较之前人有了极大提高,杰出的如《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被誉为世界名画之首。

米开朗基罗则在雕塑、绘画和建筑方面都留下了最能够代表盛期文艺复兴水平的典范创作。

他的绘画以气势宏伟著称,他的人物形象雄健壮实,气魄伟岸,显示了艺术家在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

拉斐尔的绘画以秀美典雅著称,他的圣母像寓崇高于平凡,被誉为美和善的化身,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理想。

在文艺复兴盛期绘画中,成就卓著的另一流派是威尼斯画派。

在16世纪,这一画派先后出现了乔尔乔内、提香、丁托列托和韦罗内塞4位大家。

尤以提香长达70年的创作活动,为威尼斯画派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威尼斯画派诸家皆以色彩处理取胜,但个人风格又有所长。

例如,乔尔乔内作品富于诗意,提香画中人物的健美丰硕,丁托列托构图的宏大灵动,韦罗内塞风格的富丽豪华,都从不同方面丰富了文艺复兴绘画的成就。

由于威尼斯画派油画技法的卓越,它对日后西方近代绘画的影响,甚至比佛罗伦萨画派更大。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尼德兰、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地区均产生了文艺复兴运动。

尼德兰文艺复兴绘画虽然接受了意大利的影响,但主要是从本土的哥特艺术蜕变而来,其早期代表画家有凡?爱克兄弟。

他们的绘画具有鲜明的写实主义风格。

后期最有成就的画家是有“农夫”之称的勃鲁盖尔,他不仅善于描绘民间特别是农民的生活情态,而且是一位伟大的风景画家。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许多杰出的绘画大师,其中最著名的有丢勒、克拉纳赫、荷尔拜因等,虽然他们的风格特色各有不同,却都以写实主义的成就显示了新艺术的巨大生命力。

法国的文艺复兴绘画吸收了意大利和尼德兰的营养,代表画家是富凯。

西班牙文艺复兴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出生于希腊的格列柯。

浮世绘日本德川时代(亦称江户时代,1603—1867)兴起的一种民间绘画。

它流行于l7世纪至l9世纪,在长达三百年的演变和发展的历史中,产生过近40个不同流派与风格,出现了800多位艺术家。

“浮世”是现世的意思,故其描绘的题材大都是民间风俗、优俳、武士、游女、风景等内容。

浮世绘一般以色彩明艳、线条简练为特色,反映当时民间的生活,具有鲜明的日本民族风格。

浮世绘最初以黑色印刷,称“墨折绘":后来只在少数地方略施红色,通称为“丹绘‟;其后添加黄、绿、紫色,又称为“红绘";画面使用如漆状的深黑色,又称为“漆绘”;最后达到多种颜色并置于画面,似织锦般的多彩,故有“锦绘”之称。

浮世绘的重要画家有:铃木春信、葛饰北斋、安藤广重、伊东深水等。

古典主义画派从17世纪至19世纪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种文化思潮和美术倾向。

它发端于17世纪的法国,主要是对古希腊、罗马古典作品艺术风格的怀旧和模仿之风。

这个时期的代表画家有普桑、洛兰等。

而狭义上讲,又把l8世纪末至l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时期兴起的这种怀旧风格的绘画,也归于古典主义,或称为新古典主义。

这时的古典主义提倡典雅崇高的题材,庄重单纯的形式,强调理性而轻视情感,强调素描与严谨的外表、贬低色彩与笔触的表现,追求构图的均衡与完整,努力使作品产生一种古代的静穆而严峻的美。

这时的主要代表画家有达维特、布格罗、安格尔等。

印象画派19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画派。

这一名称是由1874年该派作者举行画展时,批评家对莫奈所作《日出?印象》一画出以嘲笑而来。

该派反对当时学院派的保守思想和表现手法,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氛围的创作方法,主张根据太阳光谱所呈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相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一反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陈陈相因的灰褐色调,使欧洲绘画出现发挥光色原理加强表现力的新方法,对绘画技法的革新有很大影响。

代表画家有莫奈、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等。

野兽派也称野兽主义,是20世纪第一个现代流派。

“野兽”一词非指画家,而是形容1905年巴黎秋季沙龙中以马蒂斯为首的画家群体的艺术风格。

他们继续着凡高、高更、塞尚等人的探索,特别注意线和色彩表现力,不受任何程式束缚,多用大块原色和奔放的线条构成夸张变形的物象,以求得“单纯化”的赏心悦目的装饰效果,完全冲破自然主义的传统和理性的控制,追求更为主观和强烈的艺术表现,对西方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们吸收了东方和非洲艺术的表现手法,在绘画中注意创造一种有别于西方古典绘画的疏、简的意境,有明显的写意倾向。

野兽主义作为社团存在的时间只有二三年。

参加这一社团的艺术家后来朝着不同的目标,继续作新的探索。

德兰、劳伦瑟转向立体主义;路阿、凡?东根更近乎表现主义;马尔凯难以察觉地转向如同印象主义感觉的艺术。

只有马蒂斯始终终于纯绘画的最初信条,成为现代艺术中与毕加索并驾齐驱的巨匠。

立体主义亦称“立方主义”、“立体派”。

1907年至l 914年间出现于法国画坛的现代艺术的一个流派。

他们把一切物体形象破坏和解体,然后加以主观的组成。

不但把自然形体分解为几何切面,并互相重叠,又发展到在一个画面上同时表现事物的几个不同方面,如把人像的正侧两面同时表现等;或将纸片等实物粘贴构成支离破碎的画面,完全破坏了客观形象。

代表画家有毕加索、布拉克等。

抽象艺术指艺术形象大幅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

现代抽象艺术大体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对自然对象的外观加以减约、提炼或重新组合第二类完全舍弃自然对象,创作纯粹的形式构成,并因此被称为纯抽象。

第一类抽象艺术又包含了两种倾向:(1)如塞尚、克利等艺术家往往以自己对事物的概念为依据,在创作中削砍对象外观中被认为是次要与偶然的形式因素,使艺术形象得以显示被认为是本质的原形。

(2)另一些艺术家,如毕沙罗往往以个别、特殊的自然对象为依据,从其自然外观中抽取艺术形象的模式。

第二类抽象艺术同样包含两种倾向:(1)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具有明显直接的情感表现性质,因此被称为浪漫的、有机的或热的抽象艺术,康定斯基、米罗的作品是这种创作倾向的代表。

(2)如马列维奇、蒙德里安等艺术家在作品中展现的是一些冷静、规则的几何构成。

它们不不包含直接的情感表现意味,因此被称为古典的、几何的和冷的抽象艺术。

现代抽象艺术运动在整体上是对欧洲模拟自然的传统的反叛,它对现当代美术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抽象主义现代西方艺术(主要是绘画和雕塑)思潮和流派。

产生于20世纪初。

抽象主义否定描绘具体事物,主张抽象表现。

抽象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反映现实的表象。

艺术的使命是表现“事物的本质”和对本质的感受。

因此,他们拒绝描绘客观世界的现象。

抽象主义美术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从自然物象出发,对具体物象加以简约,抽取其富于表现特征的因素,形成极其简单、概括的形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