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部分重点内容梳理1. 参与内分泌调节的腺体及各自分泌的激素(激素中文名称及英文缩写)。
促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 下丘脑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催乳素释放因子(PRF )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MRF ) 抑制激素:生长抑素(SS )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PIF )促黑素细胞激素抑制因子(MIF )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生长激素(GH )垂体促卵泡素(FSH )催乳素(PRL )促黑素细胞激素(MSH )神经垂体:抗利尿激素(ADH )甲状腺:四碘甲腺原氨酸(T4) 三碘甲腺原氨酸(T3) 甲状旁腺:甲状旁腺激素(PTH ) 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主要为皮质醇)、盐皮质激素(主要为醛固酮)、肾上腺性激素(少量雄激素和微量雌激素)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胰腺:胰岛素(Regular insulin )、胰高血糖素(glucagon ) 卵巢/睾丸:雌激素(Estrogen )/雄激素(male hormone )2. 以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为例简述内分泌系统的激素调节机制。
TRH TSH T3、T4 T3、T4 身体器官3.内分泌系统疾病病因:1、功能减退;2、功能亢进;3、激素敏感性缺陷4.简述应从哪几个方面对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护理评估:➢ 病史:患病经过,诊治经过,个人史、生活史及家族史,心理和社会支持; ➢ 身体评估:一般情况,皮肤粘膜等;➢ 辅助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液生化(含激素水平),免疫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同位素检查。
5.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①营养失调(高于/低于机体需要量);②身体意像紊乱;③活动无耐力;④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⑥潜在并发症。
6.学会利用体质指数(BMI)判断患者的体重情况: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正常:19~25)WHO标准[1]亚洲标准中国标准[2]相关疾病发病危险性偏瘦<18.5 低(但其它疾病危险性增加)正常18.5-24.9 18.5-22.9 18.5-23.9 平均水平超重≥25≥23≥24偏胖25.0~29.9 23~24.9 24~27.9 增加肥胖30.0~34.9 25~29.9 ≥28中度增加重度肥胖35.0~39.9 ≥30——严重增加极重度肥胖≥40.0非常严重增加7.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是以代谢亢进和血浆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为特征。
8.简述GD(Graves病、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典型临床表现:甲状腺毒症、弥漫性甲状腺肿、眼征(甲状三联征)9.理解甲状腺毒症及突眼●甲状腺素症:➢精神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增强:紧张,易激动;焦躁,多言多动,喜怒无常;失眠多梦,注意力分散–淡漠型:少言寡语,抑郁,淡漠——老年人多见–腱反射增强–细微肌震颤:伸舌、双上肢平举➢心血管系统:–症状:心悸、气短、胸闷–体征:心率快:90-120次/分;S1亢进;心脏增大-甲亢心;心率失常:早搏(最常见)心房纤颤;–BP:脉压增加,常>40mmHg,周围血管征➢消化系统:多食善饥,体重下降;排便次数增多;重者可有肝大、肝功能异常,偶有黄疸➢运动系统:甲状腺毒症周期性瘫痪,甲亢性肌病,肌无力、易疲劳,骨质疏松,肢端粗厚➢生殖系统:–女性:月经减少或闭经;流产、早产–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不育➢造血系统:白细胞总数降低,淋巴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贫血●甲状腺肿: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质地不等、无压痛;肿大程度和甲亢病情轻重无明显关系。
特异体征:甲状腺上下极可触及震颤,闻及血管杂音●眼突:单纯性眼突(良性眼突);浸润性眼突(Graves眼病)(具体理解内科555页)10.学会判断甲功验单➢FT3、FT4为诊断甲亢的首选指标,血清TSH下降最敏感11.理解甲亢治疗方法及常见药物。
●抗甲状腺药物(ATD)——甲亢治疗基础,复发率高➢作用机制:抑制TH合成(对已合成的激素无效)硫脲类:丙基硫氧嘧啶(PTU)t1/2短,抑制外周T4转换为T3——甲亢危象应用➢常用药物咪唑类:甲硫咪唑(MMI,他巴唑)➢不良反应:粒细胞减少;过敏(皮疹)最常见;肝损(PTU>MMI)致畸(MMI)➢缓解:停药一年,血清TSH和TH正常➢不易缓解的因素:男性、吸烟、甲状腺显著肿大、TRAb持续高浓度、甲状腺血流丰富➢复发:复发率50%,75%在停药后3个月内复发➢复发的预测指标:年龄、性别、妊娠、碘的摄取量、甲状腺肿大程度、T3、TRSb、TSAb、TSH➢时间:持久战,吃一到两年●放射性同位素治疗-131I➢特点:简便、安全、经济、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机制:射线(99%)破坏甲状腺滤泡,使之合成TH减少(对已合成的激素无效)12.简述甲状腺危象的诱因并学会判断处理甲状腺危象➢诱因:感染、手术、创伤、精神刺激等应激、术前准备不充分或术中过度挤压甲状腺;放射碘治疗早期;➢救治原则:–去除诱因(抗感染)–抑制TH的合成:首选丙硫氧嘧啶(PTU)–抑制TH的释放:服PTU后1小时再加用复方碘口服溶液–抑制交感兴奋性:受体阻滞剂(普萘诺尔)–增强机体应激能力: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降低和清除血浆TH:血液透析、血浆置换–降温:物理降温为主,必要时药物降温(人工冬眠)–支持治疗13.简述如何对甲状腺亢进突眼患者进行护理外出戴深色眼镜经常用眼药水湿润眼睛睡前涂抗生素眼膏或用无菌纱布覆盖双眼有眼部刺激症状时,勿用手直接揉眼睛,可用0.5%甲基纤维素或0.5%氢化可的松溶液滴眼睡觉或休息时抬高头部主要护理措施:●一般护理:➢注意休息,减轻机体消耗及心脏负担;保持情绪稳定;戒烟➢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低钠、富含B族维生素、低纤维素–避免饮用具有兴奋性的饮料;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量–避免碘的摄入过多(富含碘丰富的食物)➢对症治疗:皮肤护理,眼部护理➢配合做好相关检查的准备、标本采集、送检工作(抽血:只做甲功,不用空腹;+肝功,需要空腹)14.甲减的临床典型表现,学会与甲亢区分(甲减:TH下降)临床表现:外貌:“黄”、“肿”、“呆”;心跳过慢;表情淡漠;粘液性水肿;怕冷;贫血;畏食、腹胀、便秘15.甲状腺手术围术期护理要点●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心血管功能和肝、肾功能检查,基础代谢测定,喉镜检查声带功能,X线检查气管位置及血钙、磷测定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必须在内科进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基础代谢率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15%以下),脉搏在90次/min以下后,停服抗甲状腺药物,改服复方碘剂2周左右,使甲状腺明显缩小、变硬,便于手术操作和减少术中出血。
其他如皮肤准备、常规准备。
➢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注意事项,教给患者正确咳嗽的方法并练习。
体位练习:术中体位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必须有效练习手术体位,将枕头垫在肩部,头向后仰使颈部充分暴露,一般术前7d练习,每天练习2~3次,每次持续30~60min.并进行术前、术后的饮食指导。
做好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增加对自身疾病的了解,通过掌握相关知识来减轻紧张情绪,也避免了因知识缺乏导致意外发生。
●术后护理:➢一般护理血压平稳后应给予半卧位,有利于患者的呼吸和切口渗出物的流出,给予常规输液、抗生素预防感染,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颈部切口情况、有无渗血等。
➢饮食护理术毕6h后视患者情况可进流食,但尽量避免频繁吞咽动作。
➢并发症的护理★– 出血呼吸困难和窒息 [危险因素]术后出血血肿压迫气管。
反复气管插管导致声门水肿。
痰多粘稠不易咳出。
声带麻痹。
气管塌陷。
[评估]切口渗血量及有无皮下血肿。
术中气管插管是否顺利。
血氧浓度及有无缺氧症状体征。
切口负压引流有效作用。
呼吸困难和窒息 [评估]病人呼吸的频率、节律。
病人声音的变化。
颈部有无肿胀或强直,病人是否主诉手术部位有憋胀感。
检查切口有无血肿、渗出,评估颈前后敷料以及颈后有无大量出血聚积。
病人有无喘鸣。
呼吸深浅,有无呼吸困难或有无肋间隙凹陷。
– 甲状旁腺损伤[危险因素]术后损伤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血液供应不佳。
[评估]手足抽搐,鸡爪手;面部肌肉麻木至面部肌肉抽搐;心血管的变化。
甲状腺危象[危险因素]术前准备不充分,甲状腺机能亢进状态未改善;手术刺激大量甲状腺素进入血液。
[评估]生命体征:观察有无脉搏增快、心律常、体温增高及血压升高,有无燥热。
有无胃肠道不适,如腹泻。
有无意识障碍、躁动甚至昏迷。
16.简述甲状腺术后常见并发症(complication)——甲状腺危象●避免诱因指导病人自我心理调整避免感染、严重精神刺激、创伤等诱因●病情监测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变化等,警惕甲状腺危象发生。
若发生甲状腺危象,立即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
●紧急处理配合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时取半卧位,立即给氧及时准确按医嘱使用PTU和碘剂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对症护理体温过高者,给予冰敷或酒精擦浴躁动不安者,使用床栏保护昏迷者,防止压疮、肺炎的发生17. Cushing’s syndrome:库欣综合征,又称皮质醇增多症(hypercortisolism):各种原因引起的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以皮质醇为主)过多导致的临床综合征.18.库欣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脂质代谢紊乱: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多血质、紫纹等。
锁骨上窝脂肪垫。
颊部及锁骨上窝脂肪堆积有特征性;●蛋白质代谢紊乱:皮肤菲薄,皮肤弹性纤维断裂,可见微血管的红色--紫纹。
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易有皮下淤血。
肌萎缩及无力。
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 ● 糖代谢异常:血糖升高;● 其他:低血钾,高血压,肌无力,对感染抵抗力下降等。
19.肾上腺疾病的种类。
● 肾上腺皮质疾病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原发;继发)● 功能减退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肾上腺危象)● 功能亢进: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激多证● 肾上腺髓质疾病:嗜络细胞瘤20. Diabetes mellitus ,DM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胰岛素分泌和(或)胰岛素作用的缺陷,从而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组代谢紊乱性疾病21.DM 分类:①1型DM :免疫介导型、特发型;②2型DM ;③其他类型(8种);④妊娠期DM 。
22.熟悉T1DM 及T2DM 的特点,掌握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T1DM :➢ 有自身免疫参与——自身抗体 ➢ 因年龄不同,起病急缓及表现不一– 青少年起病 – 成年人起病➢ C 肽水平低(胰岛素分泌不足)➢ 胰岛功能进行性↓,最终需要胰岛素终身替代 ➢ 少有肥胖,但肥胖者不能排除 ● ➢ 是成人发病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DM95% ➢ 常有家族史,但机制不明– 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有两种情况 ➢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成人多见 ➢ 起病不典型,确诊时多有血管性并发症 ➢ 少有酮症发生➢ 多数患者无需胰岛素终身替代治疗 ➢ 可伴全身性或向心性肥胖● ➢ DM 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血糖>11.0mmol/L ➢ 空腹血糖≥7.0mmol/L➢ OGTT 中2小时血糖>11.0mmol/L23. Insulin resistance ,IR :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一定量胰岛素的生物效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的一种病理生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