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本章节目录常见症状护理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的护理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常见症状护理一、常见症状(一)色素沉着概念皮肤或黏膜色素量增加或色素颜色增深病因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Cushing病、异位ACTH综合征等表现全身皮肤弥漫性棕褐色,在暴露部位极易出现,在受压、受摩擦部位、皮肤褶皱、瘢痕及肢体的伸侧面明显(二)身材矮小病因疾病表现生长激素及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缺乏垂体性侏儒症身高<130cm,骨龄落后;面容幼稚,性幼稚,常有不育,智力无障碍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呆小症骨龄落后、性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三)消瘦标准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10%以上病因及临表营养物质分解代谢增强易饥饿、食欲亢进表现,进食量明显增加,但体重却下降胃肠功能紊乱厌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呕吐、腹泻、体重减轻二、护理——消瘦护理措施饮食护理甲亢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糖尿病低糖、低脂、高蛋白质、高纤维素饮食,控制热量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高钠低钾饮食极度消瘦完全胃肠外营养一般护理多卧床休息,减少消耗,必要时给予生活护理其它积极治疗原发病;注意皮、口护,预防感染(四)肥胖表现超过标准体重的20%病因摄入过多或消耗过少,代谢性疾病如甲减,肾上腺皮质增生,垂体功能不全等临表易疲劳、气急,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发病率高二、护理——肥胖护理措施饮食护理低脂、低热量、少盐、粗纤维、富含维生素运动疗法积极参加运动,增加活动量心理护理略药物治疗食欲抑制剂(苯丙胺类)、代谢类刺激剂(常用甲状腺激素类),服药期间注意水分的摄入对症护理气急、心悸、水肿、高血压、高血糖等情况导学——学内分泌必须会的东西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的护理临床表现——T3、T4过多综合征高代谢症怕热多汗、皮肤潮湿、低热状精神神经紧张兴奋、多语好动、烦躁易怒、双手伸舌和双手向前平伸时有细震颤S心血管S 舒张压降低致脉压差↑、心率↑;甲亢性心脏病=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最多)+心衰消化S 肠蠕动快、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肌肉骨骼S低血钾性周期性软瘫,可伴重症肌无力血液S WBC低,血小板寿命短,可出现紫癜生殖S 女性月经减少或闭经;男性阳痿,乳腺增生临床表现——体征甲状腺肿大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随吞咽上下移动,质软、无压痛。

听诊可闻有震颤及杂音眼征单纯性突眼(良性突眼)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有关,突眼度≤18mm浸润性突眼(恶性突眼)与自身免疫有关(淋巴细胞侵润),突眼度>18mm甲状腺皮肤病胫骨前黏液性水肿,多呈对称性,严重时呈象皮肿(自身免疫有关)临床表现——甲状腺危象机制即甲亢症状加重,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大量T3、T4入血等有关诱因应激、感染、131I治疗反应、手术等表现①T≥39℃;②心率≥140次/分;③恶心、畏食、呕吐、腹泻、大汗、休克;④神情焦虑、烦躁、嗜睡或谵妄、昏迷;⑤可合并心衰、肺水肿等临床表现——老年甲亢别称淡漠型甲亢发病特点起病隐袭,表现为嗜睡乏力、反应迟钝、心动过缓,症状多不典型,有时仅有厌食、腹泻等消化道表现;或以慢性肌病、甲亢性心脏病表现为主辅助检查项目意义备注BMR BMR%=脉压+脉率-111(禁食12h、睡眠>8h、静卧空腹)正常-10%~+15% 摄131I率正常2h为5~25%,24h为20~45% 甲亢升高总T3、总T4甲功基本筛选试验甲亢升高FT3、FT4诊断甲亢主要检查甲亢升高TSH 反应甲功最敏感指标甲亢时降低TRH兴奋试验TRH给药后TSH增高可排除甲亢用于老人及心脏病人自身抗体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Graves(+)治疗原则(一)一般治疗略(二)抗甲状腺药物(见下表)抗甲状腺药物代表药物硫脲类(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及咪唑类(甲巯咪唑、卡比马唑)作用原理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阻断甲状腺激素合成,丙硫氧嘧啶可抑制T4→T3适应症①症状轻、甲状腺较小;②年龄<20岁、妊娠(以丙基硫氧嘧啶为宜)、年老体弱等不宜手术者;③术前准备;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⑤作为放射性131I辅助治疗等不良反应粒细胞减少及药疹,WBC<3×109/L、粒细胞<1.5×109/L、出现肝脏损害及药疹等应停药放射性碘治疗原理射出β射线,查甲状腺131Ⅰ摄取率高时用适应症①中度甲亢;②年龄25岁以上;③经ATD治疗无效或对ATD过敏;④不宜手术或不愿接受手术者禁忌症妊娠哺乳妇女、肝肾功能差、活动性结核并发症永久性甲低手术治疗原理直接切除适应症①中、重度甲亢,长期服药无效,或停药复发,或不能坚持服药者;②甲状腺巨大,有压迫症状;③胸骨后甲状腺肿伴甲亢者;④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禁忌证①较重或发展较快的浸润性突眼者;②有严重心、肝、肾、肺等并发症,不能耐受手术者;③妊娠早期及晚期;④轻症可用药物治疗者甲状腺危象的治疗一般治疗密切观察,安静环境对症治疗退热(禁用阿司匹林)、补液、吸氧、抗炎、预防并发症药物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及T4→T3首选丙硫氧嘧啶抑制已合成激素释放入血碘化钠或卢戈碘液降低组织对甲状腺素反应β-受体阻断剂阿司匹林可以和甲状腺激素竞争性地与甲状腺激素结合球蛋白(TBG)结合,使血中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从而加重病情。

β-受体阻滞剂小剂量可对抗甲状腺激素的效应,大剂量(160mg/d以上)阻断T4转变为T3。

护理措施一般护理环境护理避免各种刺激,保持病室安静,轻者适当活动,重者卧床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限制含纤维素高的食物(常常腹泻有关),注意补充水分症状护理多汗者保持清洁腹泻者保护肛周皮肤突眼者加强眼护,避免强光与灰尘刺激,睡前涂眼膏、抬高头部,低盐饮食(减轻眼球后软组织水肿)续表药物护理定期复查血象,肝功,必要时停药预防甲危预防诱因,注意生命体征,充分术前准备心理护理略>糖尿病病人的护理临床表现IDDM NIDDM起病时间多<30y(12~14y)多>40y(60~65y)起病方式起病急,少数缓慢缓慢且隐匿起病体重多正常或消瘦多肥胖三多一少典型不典型或无症状胰岛素治疗及反应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胰岛素敏感生存不依赖胰岛素,胰岛素存在抵抗并发症——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好发人群IDDM多见50~70岁多见,多数发病前无糖尿病史或轻症诱因胰岛素或降糖药中断治疗;感染;手术;妊娠;饮食不当等感染、急性胃肠炎、胰腺炎,脑血管意外,药物,大量饮用含糖饮料等表现烂苹果味+头痛、嗜睡+Kussmaul呼吸嗜睡、幻觉、偏盲、偏瘫、昏迷等精神症状,可引起全身感染皮肤、泌尿系统多见并发症——慢性并发症并发症临床意义备注心血管病变最严重而突出的并发症血管病变所致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是DM的主要死因肾脏病变IDDM的主要死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最终导致肾衰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袜子或手套状分布+刺痛感、蚁走感,晚期瘫痪眼部病变致盲的主因之一视网膜血管硬化、脆弱、出血、纤维增生糖尿病足末梢神经病变,下肢A供血不足表现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等辅助检查尿常规可作为判断疗效指标血糖及糖耐量详细见后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取血前2~3个月的血糖水平血脂测定本病多伴有血脂异常血、尿酮体可及时发现酮症糖尿病诊断标准WHO 1999静脉血浆葡萄糖(mmol/L)糖代谢分类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hPPG)正常血糖(NGR)<6.1 <7.8空腹血糖受损(IFG) 6.1~<7.0 <7.8糖耐量减低(IGT)<7.0 7.8~<11.1糖尿病(DM)≥7.0 ≥11.1治疗原则——饮食治疗意义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疗措施原则低糖、低脂(不饱和脂肪酸为主)、适当蛋白质、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饮食热量计算休息状态83.7~125.5kJ(20~30kcal)/kg 轻体力125.5~146.4kJ(30~35kcal)/kg 中等体146.4~167.4kJ(35~40kcal)/kg食物成分分配糖55%~60%(主食为主),脂肪<30%,蛋白质15%三餐热量分配1/5、2/5、2/5或1/3、1/3、1/3等均可治疗原则——运动治疗受益者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病人更为有利原则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相对定时、定量、适可而止种类散步、打拳、慢跑、跳舞时间0.5~1h/日,至少5天/周,餐后1h运动降糖效果好,不要空腹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运动量靶心率=170-年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降糖药)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代表药甲笨磺丁脲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酮类续表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适用范围及用法轻中度2型糖尿病,尚有一定残存胰岛功能者超重的2型糖尿病人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者;用法:在进食第一口饭时服药胰岛素抵抗显著的2型糖尿病副作用低血糖胃肠道反应诱发乳酸中毒胃肠道反应水肿主要治疗原则——药物治疗(胰岛素)适应证①1型糖尿病;②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③口服降糖药无效的2型糖尿病;④糖尿病合并应激及其他情况:手术、妊娠、分娩、严重感染,心、脑血管急症,肝、肾疾患或功能不全剂型超短、短、中及长效制剂,仅短效还可静注剂量及其调整原则先用速效制剂,小量开始,逐渐增量调整根据血糖每3~4日调整目标空腹5~6.7mmol/L,餐后≤8.3mmol/L,老年人治疗标准可放宽治疗原则——药物治疗(酮症酸中毒的处理)胰岛素治疗小剂量持续静脉滴注速效胰岛素补液常有较严重的失水,需给予大量补充,原则先快后慢补钾见尿补钾纠正酸中毒可补充5%碳酸氢钠溶液治疗并发症积极抗感染、纠正脱水、休克、心衰等护理措施(一)预防感染病情观察密切观察血糖、尿糖变化控制血糖遵守饮食治疗,不得私自停减药保持身体清洁、避免损伤注意清洁防止上感注意室内通风,保暖积极处理皮肤损伤及感染一旦发现,及时处理(二)足部护理定期检查出现鸡眼、裂缝、水疱、溃疡等请医生处理促进足部血液循环按摩足部、注意保暖,热水袋不宜超过50℃选择合适的鞋袜穿干净、合脚、舒适的鞋袜,注意不穿紧身裤禁烟尼古丁刺激血管收缩,加重肢体末端缺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