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纲解读_把握文章思路,分析作品结构_现代文学类文章阅读05_文学类(精品)_公开课

考纲解读_把握文章思路,分析作品结构_现代文学类文章阅读05_文学类(精品)_公开课


神的颜色。对于一个遭受灾难的人来说,他 内心的火焰中就蕴涵着忧伤。一个刚刚失去 了亲近朋友的人会从自然风景中感受到一种 轻视。而天空在那些卑贱的人头顶上,也会 显得不那么庄严宏大。
14.文章开篇“自然就像一个舞台布景, 它既适合喜剧,也同样适合悲剧”一句在 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下文分别从作为“喜
自然的庄严神圣与博大深邃,使他的精神受 到洗礼,灵魂得到升华;内心变得高尚无私,认 识到人与万物的契合以及人与人的平等、博爱。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内心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从“所有卑贱的自 私自利的想法都消失无踪了”到最后,可分为 三层,注意理解“透明的眼球”这一比喻,和 “兄弟”“朋友”的含义。
《谈静》 (2010年江苏卷)
16.文章题目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 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6分) (1)先由人生乐趣谈起,提出人生乐趣一 半来自于感受; (2)再阐述感受力有强有弱,感受力强, 能“处处领略”,就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3)最后阐明领略趣味要“静”中得 “趣”。
《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 (2010年重庆卷 )
却并不是从未见过,那感觉就像当我认为我 的思想公正或行为正确时,我的心中产生了 一个更高尚的想法或一种更优秀的情感。
⑥ 然而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产生这种喜悦 的力量并不存在于自然之中,而是在人的心 里,或者在这两者之间的和谐统一中。对于 这些喜悦加以大力节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 自然并不总是穿着节日的盛装,相反,昨天 还在仙女的嬉戏中散发芳香、闪烁光芒的景 象,今天就被忧伤笼罩。自然总是会染上精
文章结构有下列元素: 一、段落和层次 二、过渡和照应 三、开头和结尾 四、线索和顺序
《大河家》 (2010年全国卷Ⅱ)
14.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 有哪些作用?(6分) ①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②挑明写 作缘由,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奠定文 章的抒情基调,展现思想深沉、情感饱满 的特点;④总领下文,预示行文的内在机 构,当下的感念与往昔的情景相互交织。
剧”的“舞台布景”和作为“悲剧”的“舞台布 景”两方面展开,表达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 种认识。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这句 话位置上位于开头,结构上两个关键词“喜 剧”“悲剧”正好统领文章主体,情感上表达 了作者的认识。
15.第三段写到:站在神圣的自然面前,作 者感到头脑“上升到无限的空间里”。结合 上下文,简要概括他的内心世界此时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6分)
16.标题“自然”与第四段中加点“自然” 的含义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6分)
标题“自然”是指万事万物构成的物质世界, 在作者看来,自然与人有一种精神上的相通 性,总是会染上精神的颜色。而第四段中加 点的“自然”是指作者对“荒野”世界的感 受:不事雕琢,与人的本性具有同样的美丽。
15.文章是围绕“我观察两只鸟”展开的,请 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文章以我观察两只鸟为线索,先写两 只鸟寻找和放弃旧巢与我的观察和猜测, 再写两只鸟在旧巢不远不近处筑新巢与我 的观察和思考;最后写两只鸟把巢建在树 梢引发的我对人类自身的反省。
2010年四川卷


(美)爱默生
①自然就像一个舞台布景,它既适合喜剧, 也同样适合悲剧。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空 气就是一剂拥有不可思议效力的补品。在阴沉 好的 运气,但就在这时,我的心中涌起一阵极度的 喜悦。
② 同样,在森林里,一个人抛掉他所经 历过的岁月,就像一条蛇蜕掉自己的皮一样, 因此无论在生命的哪个时期,他都是一个孩 子。在森林里人们拥有永恒的青春。在这些 上帝的花园里,笼罩着端庄神圣的气氛,常 年举行着欢宴,园里的客人即使过了一千年 也找不到厌倦的理由。
③ 在森林里,理智和信仰回归到我们心中。 在那里,我感觉生活中的任何不幸都无法降 临到我的身上——没有自然不能修补的耻辱
和灾难(除了我的眼睛以外)。站在赤裸的 土地上 —— 我的头脑沐浴在无忧无虑的空气 中,上升到无限的空间里 —— 所有卑贱的自 私自利的想法都消失无踪了。我变成了一个 透明的眼球:我空如无物,但我却将万物都 纳入眼中,那共同生命的暗流在我全身循环 流动。我是上帝的一部分。在那时,最亲近 的朋友的名字听起来也觉得陌生而并不重要 了:所有的人都是兄弟,都是朋友,谁是主 人谁是仆人就只是微不足道的干扰而已了。
④ 我热爱那不受遏抑的永恒的美。我从 荒野中发现的东西比街道上或村庄中发现的 还要亲切自然。在宁静的自然中,尤其是在 远方的地平线上,人类看到了和他自己的本 性同样美丽的东西。
⑤ 人们从荒野和森林中体会到的最大的快 乐暗示了人类和植物之间的一种神秘的联系。 我并不是独自一人无人回应的。它们向我点 头,我也向它们致意。风雨中树枝的摇曳对 我来说既陌生又熟悉,它使我感到惊奇,但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 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 D
(1)感受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 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 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4.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 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 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 有创意的解读
通常,先有文章思路,后有文章结构。思路, 是指作者的思维过程以及思想表达的轨迹;结构, 是指文章的内部构造以及布局谋篇的方式。思路 抽象,模拟成点与线,先行决定结构;结构具体, 表达为段与篇,直接展示思路。 “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的结构”,其实 是一个任务的分头表述。作者思路理清了,文章 结构也就自然呈现。通常,有定评的文学作品每 有精当的结构,行文总是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也符合文学创作的规律。考生应循文章的规律来 做“分析综合”的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