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 单元练习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 单元练习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单元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如图为我们物理课本的封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能够看见物理课本是因为我们的眼睛是光源,能够发出光线B.封面上吉他上最粗的弦发出的音调要低一些C.小翔同学用分度值为 1mm 的刻度尺测出课本的长度为 25.850cmD.调音师是通过调节琴弦的松紧度来进行声音的响度的2 .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C.速度超过340m/s的声音称为超声波D.声音唯有在空气中才能传播3 . 小明在动物世界节目中,知道大象可以发出次声波,通知远方的同伴,隔天他到动物园却听到大象响亮的叫声.关于大象发出的次声波与小明在动物园听见的大象叫声进行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前者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前者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前者的频率比后者低D.前者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后者快4 . 不同频率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温度相同)()A.各种频率的声速相同B.超声波的声速最大C.次声波的声速最大D.只有在人耳能辨别的声音频率范围内的声速才相同5 . 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两次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3.6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假设被测汽车沿直线匀速行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b中每小格表示的时间是0.2sB.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408mC.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136mD.汽车的行驶速度是40m/s6 . 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说明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的次数越多B.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发声时的音色是否相同D.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所发出的声是次声波还是超声波7 . 如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泡沫塑料小球被弹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泡沫塑料小球被弹起,说明音叉发声时在振动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不同C.人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因为空气能传播声音D.用手握住音叉,音叉振动停止,发声停止8 . 声波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A.5米/秒B.50米/秒C.500米/秒D.5000米/秒9 . 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雨天打雷时,我们总是先听到雷声,后看见闪电B.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高低的C.敲门时,门的响声是由门的振动产生的D.燃放鞭炮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10 . 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人耳可以听到超声,不能听到次声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音色不同11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能够传声D.高速路部分路段两侧设置透明板墻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2 .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够听到声音B.老师的讲课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C.大象交流时,主要是利用次声波来传递信息D.长而粗的琴弦发声的音调高二、多选题13 . 下列验证性实验错误的是()A.甲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乙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的关系C.丙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D.丁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14 . 下表是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根据表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介质水(0℃)水(15℃)水(20℃)冰(0℃)软橡胶软木铁(棒) v/(m·s-1)1440147014803230455005200A.液态介质中声速大小跟介质的温度有关B.声速大小跟介质的物态有关C.固态介质中声速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D.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15 .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小白兔是根据音调来辨别出门外是狼外婆的B.图(乙)中,听自己刷牙时声音特别清晰是因为有双耳效应C.图(丙)中,在铁路边修建隔音板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D.图(丁)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笛子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笛声的音调三、填空题16 . 在击鼓表演中,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主要改变了鼓声的_______;在小提琴的演奏中,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改变了琴声的_________.17 . 为了让后排的同学也能听清楚,老师常用如图甲“小蜜蜂”上课,是增大了声音的;同学们还发现我们坐的椅子的靠背都做成了如图乙弧形,是为了.运动过后的同学们回到教室,在风扇底下感觉特别凉爽,是因为风扇加快了身体汗液的.18 . 小明在一根足够长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了一下水管,小红在管子的另一端先后听到三次敲击声.第一次听到的声音由________ 传播而来,第二次听到的声音由________传播而来,第三次听到的声音由________ 传播而来的.19 . 如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在这些实验中用到的探究方法叫_____.20 . 甲用金属敲打钢管的一端,乙耳朵贴近钢管的另一端听,会先后听到两次响声,其中第一声是通过________传入耳朵的,第二声是通过________传入耳朵的,这说明________.如果把这个实验拿到月球上去做,耳朵贴在钢管的另一端会听见________次响声.21 . 每年5月14日是南平解放纪念日,市防空办组织防空警报演练.市民听到的警报声是由警报器的发声体________产生.当警报声响起,全南平市区人民都能听到警报声,这是由于声音的________大,而警报声是通过______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22 . 辽篮刚刚落户沈阳,主场气氛异常火爆,当辽篮队员有精彩表现时,现场主持人就会高呼队员名字,这个声音是有扬声器的锥形纸盆________ 产生的,通过________传到现场观众耳中,而且这样的声音还可以传递________ (选填“信息”、“能量”),激励辽篮队员战胜对手.23 . 如图所示,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的深度,常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利用__________进行测距.若探测船发出的声波经过8 s才收到回波信号,则此处海水深度为__________m.这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1 500 m/s)24 . 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________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___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是________m.在屋子里说话比在操场上说话听起来更响亮,原因是屋子的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延迟时间________,最终________.四、计算题25 . 一辆汽车向山崖匀速行驶,速度是10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某一位置司机鸣笛,经过2s后听到回声,则司机听到回声时距山崖的距离是多少?26 . 我国自主研制的某型新一代战斗机,它具备超音速巡航、电磁隐身、超机动性、超视距攻击等优异性能,该飞机最大起飞质量为37 t,最大飞行高度达20 000 m,最大航行速度达2.5倍声速(合3 060 km/h),最大载油量为10 t,飞机飞行时所受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见表:已知飞机发动机燃油完全燃烧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40%,飞机使用的航空燃油的热值为5×107J/kg。

求:(1)飞机发动机完全燃烧10 t燃油获得的能量是多少焦___?(2)当飞机以600 m/s的速度巡航时,飞机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多少千瓦___?(3)若在飞机油箱中加满燃油,并且以500 m/s的速度巡航时,飞机的最大航程约是多少___?五、综合题27 . 请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文后的问题:共鸣小羽发现了这样的现象:把空热水瓶、空瓶子或空水杯等的口挨近耳朵,会听到“嗡嗡”声.小羽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可是,这些空容器里并没有发声源呀.这是怎么回事呢?小羽请教了老师,老师告诉他,这是声学上的一种共鸣现象.可是小羽又有了新的疑问:在什么条件下才会发生共鸣呢?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羽进行了下列实验:把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如图放置,用小锤敲击音叉A,几秒钟后,用手握住音叉A的叉股,使它不再振动发声,这时可以听到音叉B在发声.拿一个用线悬吊的轻质小球跟这个音叉的叉股接触,轻质小球被弹开.表明这个音叉在振动.在音叉A的叉股上套上一个铁架子,改变它的振动频率,重做上述实验,另一个音叉不再振动发声.可见,当两个发声频率_____的物体,彼此相隔不远时,如果其中一个物体发声,另一个也有可能跟着_____,这种现象,就叫做“共鸣”.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帮小羽把文中的填空填完整.(2)从电视画面上我们常常看到,登山队员们在翻越一座座雪山时,总是默默无言地前进,绝对禁止他们大声呼喊,这是为什么呢?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二、多选题1、2、3、三、填空题1、2、3、4、5、6、7、8、9、四、计算题1、2、五、综合题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