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初一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1.考古学者得出“人类是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这一论断,主要依据是()
A.化石B.遗址C.传说D.文字
2.距今约8500年-7500年左右的后李文化,因首次发掘于临淄区后李文化遗址而得名。

观察右图,后李文化时期的房屋与哪一原始人类居住的房屋类似?()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3.海内外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

每年,满怀虔诚与崇敬的中华儿女会以多种形式祭祀炎帝和黄帝。

其原因是()
A.他们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B.他们带领人们根治了黄河水患
C.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D.他们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4.北京人的发现、原始的农耕生活、人文始祖、尧舜禹的“禅让”,如果把它们组成一个学习单元,单元主题应该是()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5.“国家”这个词是表示地缘关系的“国”与表示血缘关系的“家”的合成。

夏朝体现“国”与“家”融合的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6.以下出土文物和史书记载,共同说明()
A.夏朝时已经有余粮用于造酒B.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酿酒的国家
C.夏王桀喜好饮酒而统治残暴D.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7.“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

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

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

”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
A.早期国家的建立B.暴政导致的亡国规律
C.等级制度的形成D.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8.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下面文物表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最早可以推算到()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
9.据史书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方伯:指一方诸侯之长)。

此记载反映了()
A.西周灭亡B.三家分晋C.诸侯争霸D.经济发展
10.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的“诸华”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以下史实能说明该观点的有()
A.城濮大战胜利后晋文公称霸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内政改革
C.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打败吴国D.赵武灵王训练军队穿胡服骑马射箭
11.下面是学生们表演历史短剧的场景和部分台词,据此判断,他们表演的是()
A.商鞅变法B.李悝变法C.管仲改革D.晏婴使楚
12.右侧材料探究的主题是()
A.夏商周的更替B.分封制的实施
C.战国时期社会变化D.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13.历史课堂上,王刚讲述了“塞翁失马”的故事。

据此可知,正在学习的内容是()
A.老子的辩证思想B.孔子的为政以德
C.韩非的法治思想D.庄子的“无为”
14.“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的时间应该位于下面时间轴上的哪一位置?()
A.A B.B C.C D.D
15.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

以下叙述中,属于史论的()A.公元前256年,李冰主持修筑了都江堰B.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C.项羽和刘邦进行历时四年的“楚汉之争”D.大泽乡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第Ⅱ卷历史趣味活动论坛
【附加题】(不计分,但真诚期待收到你的来信)
题目:给历史老师的一封信
提示:信的内容可以包括你想对历史老师说的话、你上历史课的感受、你喜欢哪节课、喜欢怎么上历史课、你在历史课上的收获、你给老师的建议等等。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初一历史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答案(一个2分,共30分)
第Ⅱ卷论坛题答案(共70分)
活动1(共16分)
(1)图①北京人(2分)理由:会保存火种、群居在山洞里、打制石器。

(一点即可,2分)
(2)④⑥⑦(至少两个,一个1分,共2分)
(3)略(能够体现出干栏式房屋特征即可,4分)
(4)判断:同意(1分)
说明:①河姆渡人使用磨制工具;北京人使用打制工具。

②河姆渡人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

③河姆渡人种植水稻、饲养家畜,原始农业发展;北京人靠采集狩猎为生。

④河姆渡人会挖掘水井,北京人不会。

⑤河姆渡人会制作简单的陶器、玉器和乐器。

所以,我认为:河姆渡人已经进入农耕时代,比北京人进步。

(说明共4分:任三点史实即可,一点1分共3分,阐明观点1分。

但前3个史实为重)
(5)劳动(1分)
活动2(共16分)
(1)①牧野之战②武王灭商,建立周朝③实行分封制④姜太公建立齐国(以上任意三个即可,一点1分,共3分)
(2)齐桓公在位时期,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

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名义号令诸侯,称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有主要意思即可,内容较少的酌情扣分,4分)
(3)介绍:齐国经济富庶,手工业规模很大,青铜制造业发达,青铜器数量多,种类丰富……(有相关的主要意思即可,2分)
齐迹:“国宝”牺尊、银豆、刀币、雁足灯、人形足敦、蹴鞠、殉马坑等(1或2个都可,1分)
(4)判断:符合(1分)
说明: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稷下学宫就是百家争鸣的中心园地,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

(有划线主要意思即可,3分)
(5)走进博物馆,触摸历史,感知历史等,传承优秀文化的情怀,形成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意思相近即可,2分)
活动3(共18分)
(1)
(2)一种同意李明的(以下一个即可,2分)
①地方推行郡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②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可以分开单个说)
③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使交通发达
④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北筑长城。

二种同意王红的(以下一个即可,2分)
①法律严苛,刑罚残酷。

②“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
(3)判断:李明同学获胜(2分)
理由:①李明同学遵循了合理的评价原则,评价一个帝王,要看他的主要事迹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②王红同学的史实依据是电视剧中的情节,电视剧是艺术加工,不是客观史实,不能作为可信史料论证观点。

③李明同学正确采用了史论结合的评价方法,观点明确,史实清晰,而且是用最主要的史实来说明问题
(以上任意两点即可,一点2分,共4分,以前两点为主)
(如果判定王红同学获胜,判断得1分,理由不得分。


探究活动(共20分)
(1)2分(2)2分
实行倒扣分原则:①如果两问都回答很好,得原有活动计分的分数
②如果问题回答不好或空着,扣掉相应分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