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历史下册(1——12课)期中试题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
题
号
答
案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隋朝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割据混战局面,使南北重归统一的时间是(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2、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
历史上曾有“戒奢从简”的帝王,其典范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忽必烈
3、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朝代 ( )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4、下列对科举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学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B.促进了文学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C.为高门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
D.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唐朝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了赵州桥②唐朝时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③唐都洛阳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④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⑤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A.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⑤ D.①③④
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诗中所描写的盛世局面出现在( )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7、学习了隋唐史后,几位同学做主题演讲,最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A.文明初露曙光 B.繁荣与开放
C.分裂奔向统一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8、"和同为一家"反映的是哪个少数民族与唐朝的友好相处()
A、吐蕃
B、回纥
C、彝族
D、白族
9、右图是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舞蹈《飞天》剧照,唐杰一家在观看此节目时,发出了以下议论,其中存在错误的是()
A、妈妈:她们把敦煌壁画的飞天形象演活了,真是美轮美奂
B、爸爸: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内有大量
精美的壁画和雕塑
C、唐杰:莫高窟的大部分洞窟是隋唐时期开凿的
D、叔叔:我到陕西西部旅游时参观过敦煌莫高窟
10、中国古代文化、科技光彩熠熠,下列人物与称号对应错误的是()A.张仲景——医圣 B.王羲之——书圣
C.阎立本——画圣 D.杜甫——诗圣
11、“澶渊之盟”的双方是()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西夏
D、南宋与金
12、下列4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13、我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方式有很多。
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被手下将士黄袍加身拥立为皇帝的是谁?
A.李渊B.李世民C.赵构D.赵匡胤
14、右图是位于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的岳王庙,立庙
纪念岳飞主要是因为()
A.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B.岳飞被投降派杀害
C.岳家军抗击辽兵,作战勇敢 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15.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评价成吉思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下列属于成吉思汗历史功绩的是()
A.建立蒙古政权 B.灭南宋政权 C.灭西夏 D.建立元朝政权
16、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
A.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C .江南的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
D .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17、元朝在中央设立的管理全国政务的机构是()
A.行中书省 B.中书省C.宣政院D.尚书省
18、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B、食客盈门的酒楼
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
D、好汉比武的擂台
19、从唐末五代,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和元。
其中建立起历史上彊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是()
A、契丹族
B、女真族
C、党项族
D、蒙古族
20、我国现在的56个民族中,形成于元朝的是()
A、蒙古族
B、回族
C、维吾尔族
D、朝鲜族
二、材料解析题(共60分)
21、以下是中国古代的运河示意图,观察图片回答问题:(16分)
图一图二
(1)图一、图二的运河分别是哪个皇帝时开凿的?(4分)
(2)写出图一中的以下字母的含义:(6)
A C E
(3)图一运河的开通有何重大作用?(2)
(4)图二中的两段新开凿的运河中最北端的一段是?当时开凿运河的目的是?(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0分)
材料一:贞观初年,从长安出发,到天竺取经,前后历时10余年,跋涉5万余里,历尽千辛万苦。
……又将其所见所闻,撰成《》一书。
材料二:受日本僧人礼请,东渡传律,前后五次率众渡海均告失败。
后双目失明,仍矢志不渝。
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
……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
材料三“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一一宋高宗
请回答:
(1)完成材料一中的填空。
材料一和材料二所描绘的两位在唐代对外交往中作出重要贡献人物分别是谁?(6分)
(2)材料三可以看出宋朝政府重视海外贸易,当时在主要港口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2分)
(3)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我国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汉族和藏族同胞联系密切。
问题:
(1)材料一出自哪位历史人物之口?体现了他怎样的民族政策?他被北方少数民族尊奉为什么?(6分)
(2)请举出一例唐朝与藏族友好交往的事实。
(2)
(3)哪个朝代时,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使西藏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2分)
24、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人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1)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正式诞生于哪位皇帝时?(4分)
(2)材料二体现了统治者实施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武则天为这项制度作出了什么贡献?(4分)
25、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也令所有的炎黄子孙引以为豪,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图二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
”——民谚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是哪个朝代农耕技术的重要创造,请写出图一、图二对应的工具名称。
(6分)
(2)材料二中“苏湖熟”的“苏湖”位于什么流域?材料二反映的情况主要得益于该地从国外引进的哪种水稻优良品种?(4分)
(3)材料二与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该现象最终完成于什么时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6分)
期中试题答案
二、材料分析题(共60分,每问各2分)
21、(1)隋炀帝、元世祖
(2)涿郡、永济渠、邗沟
(3)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4)通惠河、为了便利南粮北运
22、(1)大唐西域记、材料一:玄奘;材料二:鉴真
(2)市舶司
(3)开放的对外政策
23、(1)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天可汗”
(2)文成公主入藏或金城公主入藏
(3)元朝
24、(1)科举制、隋炀帝
(2)选拔人才以巩固封建统治、开创了殿试和武举
25、(1)唐朝、曲辕犁、筒车
(2)太湖流域、占城稻
(3)我国经济中心南移、南宋、原因有: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中原人移到南方,带来先进的技术,工具,充足的劳动力;南方的社会较安定;政府的重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