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卷一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如果你要实地考察我国已确认最早的远古人类遗址,你应该去( )A.北京周口店B.陕西蓝田C.云南元谋D. 山东大汶口2.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有180万年。
如果这是真实的那么我国人类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多少年( )A.10万年B.20万C.100万年D.180万年3.下列有关北京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京人制作石器技术比较成熟了,根据用途已会制造不同类型石器B.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C.北京人居住在山洞里,结成群体生活D.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已知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4.元谋人、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5.如果你去西安旅游,你能就近参观 ( )A、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B、元谋人遗址C、半坡原始居民遗址D、山顶洞人遗址6.下列关于河姆渡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还能够饲养家畜B.这些先民最早生活在长江下游地区C. 会栽培了水稻D. 是我国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7.时空倒转,阿Q来到某原始居民的住处,当地居民以粟款待他。
该地居民是( )A.元谋人B. 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8.“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9.“民以食为天。
”我国先民最早种植和食用的两种粮食作物是( )A.水稻和玉米B.水稻和小麦C.粟和小麦D.水稻和粟10.决定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种植的农作物不同的根本因素是()A.饮食习惯 B.劳动工具 C.自然条件 D.劳动技术11.华夏族的主体是( )①炎帝部族②蚩尤部族③黄帝部族④尧部族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③④12.“通大川,决壅塞,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的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13.“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农耕。
”材料中的“神农”是( )A.炎帝B.黄帝C.伶伦D.嫘祖14.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A.炎帝B.大禹C.黄帝D.舜15.在原始社会里,没有剥削与压迫,没有军队、警察、监狱等国家机器,人人平等。
这种情况在哪一位首领执政时开始改变( )A.黄帝B.尧C.舜D.禹16.夏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分别是( )A.约公元前2700年;禹B.约公元前2070年;禹C.约公元前2007年;启D.约公元前2070年;启17.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
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A. 中国人善于想象B. 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的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 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18.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B.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C.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D.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19.小刚在网上搜索到一次传说时代的战役,黄帝竖起七面大旗,摆开了星斗七旗战法,炎帝对此无计可施,一败涂地。
这次战役是( )A.涿鹿之战B.牧野之战C.阪泉之战D.巨鹿之战20.“禹传子”“家天下”说明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开始遭到完全破坏( )A.分封制B.世袭制C.禅让制D.宗法制21.“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22.商朝被后世称为殷朝,下列事件中,与此有关的是( )A.商汤伐夏B.牧野之战C.盘庚迁殷D.武王伐纣23.暴君亡国,明君兴政。
参照这一标准,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一位是( )A.商汤B.商纣C.周文王D.周武王24.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诸侯的反叛B.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C.奴隶和国人的暴动D.少数民族的入侵25.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字的出现是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何时开始的( )A.原始时代 B.纸发明后 C.秦朝时候 D.商朝时候26.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②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战争③四羊方尊是世界已知的最大青铜器④铸造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7.参观殷墟时,讲解员指着一段残片告诉同学们:“这些文字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残片上的文字应该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刻画符号28.西周时期,周礼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29.右图是一个铁制犁头,它表明,我国至迟到什么时候就已经使用牛耕?( )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30.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主要是为了 ( )A.争做天子 B.做霸主支配其他诸侯国C.尊王攘夷 D.结束割据状态31.以下史实与齐桓公无关的是( )A.用管仲为相 B.以“尊王攘夷”为旗号C.与楚国争霸 D.首先称霸32.下列关于春秋时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周王室衰微,诸侯国间不断进行争霸战争B.齐国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称霸中原C.诸侯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了灾难,但也实现的局部统一D.分裂割据,战争连绵,阻碍了社会历史的发展33.春秋时期最显著的特征是( )A.国家众多,分裂势力趋势加剧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C.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D.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34.山西省的宣传语是“山西旅游,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晋善晋美”,晋国在战国时期分裂为( )A.韩、赵、魏B.郑、宋、楚C.韩、赵、燕D.秦、齐、楚 35.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
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推广B .个体小农的出现C .百家争鸣的影响D .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36.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变法的目的是( ) A .促进生产力发展 B .实现富国强兵 C .缓和社会矛盾 D .增强东周王室实力 37.下图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该文物是商鞅变法推行哪一措施的历史见证( )A .鼓励生产B .加强刑罚C .统一度量衡D .推行县制38.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除鱼嘴部分有轻微损坏外,其余基本完好。
该工程建造于( )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时期D .西汉时期39.作家余秋雨曾经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
”主导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A .大禹B .李冰C .商鞅D .李春40.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这课时,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
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A .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B .乙同学扮演被国君派往地方任职的官吏C .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D .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禁止土地自由买卖六年级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历史试题卷二非选择题(共3个小题,其中41题14分、42题10分、43题16分,共计40分)卷一选择题答题栏: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选项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选项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选项题号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选项41.历史文物(文物复原图片)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观看下列5幅图片,写出图片名称及评价。
(14分)图一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图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图三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图四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图五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2、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10分)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材料二:右图。
材料三:《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2分)(2)材料二中居于第二层的人承担什么义务?(2分)(3)这一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4)材料三中“周天子弗能禁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43、开放探究(16分)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
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衡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
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间,他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角色扮演】(1)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4分)(2)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贵族,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4分)【理解学习】(3)根据材料说出商鞅变法中为加强对地方上的管理,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分)(4)商鞅变法后,据说秦国的将士作战非常勇敢。
请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2分)【方法探究】对商鞅变法的结果的评价,黄鹏和刘芳产生了分歧(见下图)。
(5)商鞅变法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