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生的境界_冯友兰共30页文档
人生的境界_冯友兰共30页文档
一个人走进一个热火朝天的建 筑工地,他禁不住想上前去问一问 这些工人对自己工作的看法。他问 他们:“你们在干什么?”一个答 到:“我在砌墙。”一个说:“我 在工作。”一个说:“我在让这个 城市变的更美。”为什么干同一件 事,而在不同的人心中存在的意义 不同呢?
作者介绍:
冯友兰(1895-1990),哲学 家、哲学史家。字芝生。河南 唐河人。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 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 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 任中州大学、中山大学、燕京 大学、清华大学哲学教授。
• D.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 游无穷。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 无名。” 天地境界
1、文中有一个词可以说贯串了全 文,它与人生境界有着密切关系, 甚至可以说由它而决定了人生的境 界。请问它是哪个词? 觉解。
它在文中共出现了十三次。 该怎样理解“觉解”?
一个人对自己与社会、宇 宙的关系以及对自己所做的事 情的意义的觉悟与理解。
4、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 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 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 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 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 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
示例:
一名儿童趴在地上看草间的昆虫。 自然
物质世界(物理上的宇宙)
么 叫 宇
宇宙
天 理念世界(精神世界、最高原理)
宙
天道与人事的规律
?
• A.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 自然境界
• B.书中自有千种粟,书中自有颜如 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功利境界
• C.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 台;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
来。 道德境界
功利境界――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 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所做的 事情,其后果可能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 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
道德境界――还有一种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 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 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 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
可以具体觉理解解为指一数个高人低对自己与社会、宇宙的关系以
及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的觉悟与理解。
疑难重点点把握
1.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划分为哪四种? 自然、功利、道德、宇宙
2.1四、种冯境友界兰是说按的什四么重标境准界划分分别的是?哪四重? 作者所自然说境的界人生境界是根据人们对人
生意义的觉功解利境程界度来划分的。
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
兼文学院院长。1947年任清华大学校务会 议主席。1952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建 国后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论著编 为《三松堂全集》。
研整 读体 文课理把握,
清教 思材
路
1.朗读第一段(压缩语段)。
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我曾提 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 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 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在这里更清楚地解释一下这话的 意思,似乎是必要的。
解合决问:预题言:中国哲学对未来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12)
关键词重点把握
“觉解”一词文中出现了13次,它与人生境界有着 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由它决定了人生的境界。
请依据下面三个语句对“觉解”作出自己的理解。
有1这、①种冯…觉友…解这兰,自个说他然社的就境会为界四是社重一会境个的界整利体分益,别做他是各是种哪这事个四…整重…体?(的5段一)部分。
②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 是社会组织的功公利民境,界 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 这种觉解,他道就德为境宇界 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 (6段)
③……他天了地解境界自己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地做他所
做的2觉、事解四。重这—种境—觉界就解是是为按了他解什构(么成理标了解准最)高划、的分自人的觉生(?境觉界悟…)…的意(6思段,)
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
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
‘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
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
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
地境界。”
什
“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 之宇。”( 《淮南子·齐俗》 )
3.四种境界道的德实境质界 是什么?
天地境界
4.2冯、友四兰重认境为界哲是学按的什根么本标任准务划是分什的么??
哲学的任觉务解是指提数高高人低的精神境界。
重点梳理 难点突破
自然境界――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 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对于他所做的事情,可能并无觉 解,或者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 意义,或很少意义。
浓缩成一句话:
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课文思路分析(起、承、转、合) 理清论证思路
起 : 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1)
提出承①问:: 题谈“觉:论解哲四”学种引的出人四任生种务境人是生界境什。界么(。2?(-27)提) 高人的精神境界。
②:分段阐述四种人生境界。(3-6)
分析转③问:: 具题综合体:评人功阐价的利述四种精境中人神 界国生境 、哲境界界 道学。有 德是(7四 境如) 种 界何、-帮--天助--地人自境提然界高境。人界、 生境界的。(8-11)
2、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 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 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 义。
因为他们对自己所 做的事的意义理解不同
3、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 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 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
“是人现在就是的人”,意思 是没有受过教育就如此的人,是自 然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意 思是应该成为贤人、圣人,不断提 高精神境界,才能成为道德境界的 人、天地境界的人。
回主页
重点梳理 难点突破要说“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 的人”? 利已同时可能有利于别人
*** 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一个为自己,一个为社会
回主页
什么是天地jin重g 点梳理 难点突破
界?
“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