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必修五《咬文嚼字》课件
人教版必修五《咬文嚼字》课件
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红楼梦》
《咬文嚼字》
导入:
相传,苏东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 庭坚一起论诗,互相题试。 苏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 ,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
“轻风 ——细柳,淡月——梅花”
尺牍( dú) 倒 涎( xián )
人教版必修五《咬文嚼字》课件(共5 6张PPT )
人教版必修五《咬文嚼字》课件(共5 6张PPT )
积累重点字词
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 而不注重精神实质)。 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 学富五车:形容书读得多,学问渊博。 才高八斗:比喻文才高超的人。 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
人教版必修五《咬文嚼字》课件(共5 6张PPT )
人教版必修五《咬文嚼字》课件(共5 6张PPT )
【交】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 第一部分(第1~5段)说明文字和思想感 情有密切关系。 • 第二部分(第6~7段)说明文字联想意义 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
• 第三部分(第8段)全文小结。指出读者应 从文章所阐明的咬文嚼字的道理中,领略运 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养成创作好欣赏 都必须潜行琢磨的好习惯。
回答是,“放狗屁”意思还算是人,只是 放狗的屁,三者中算上等;“狗放屁”说 明已属狗,但除放屁外,尚能看家护院, 还可列中等;“放屁狗”则是除了放屁外, 再也没有别的用处了,自然列为下等!短 语变序,就产生了不同的含义。要准确理 解它们的含义,我们得要咬文嚼字。今天, 我们一起来学习《咬文嚼字》,看看作者 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从中我们又能受到 什么启发。
苏东坡当即道:“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黄庭坚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 “有了,‘轻风舞细 柳,淡月隐梅花’。”
苏小妹便念了起来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两 人听了后,拍手叫绝,为什么呢?
“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 摇”、“舞”这类较露的动词呢?/唯有“扶”字才恰 到好处,①既写出了风的轻微、柳的纤弱,与“轻”、 “细”相宜,显得和谐; ②又运用拟人,使无形的风 仿佛有了知觉,使其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 ,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也写出了风 与柳的亲昵和互相依偎的神态。
【导】 1.什么是“咬文嚼字”? 2.为什么要“咬文嚼字”? 3.文章列举了哪些事例?举这些事 例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人教版必修五《咬文嚼字》课件(共5 6张PPT )
咬 文 嚼朱 字光
潜
人教版必修五《咬文嚼字》课件(共5 6张PPT )
【学】走进作者
朱光潜(1897--1986), 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 城人,主要著作有《文艺 心理学》和《诗论》。解 放后一直是北大教授。其 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 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 学历史的著作,迄今为止 无人敢取代它的地位,无 作品敢替代此书。文革中, 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 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人教版必修五《咬文嚼字》课件(共5 6张PPT )
人教版必修五《咬文嚼字》课件(共5 6张PPT )
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 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的特点 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 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语 言精辟,议论形象。
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它
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 自由,语言精辟,议论形象。
自由,语言精辟,议论形象。
人教版必修五《咬文(共5 6张PPT )
积累重点字词
咬文嚼( jiáo )字 茗( míng)烟
锱铢( zī zhū )必较 中石没镞(zú )
清沁( qìn )肺腑 岑( cén)寂
蕴藉( yùn jiè)
付梓( zǐ )
水到渠成,加以总结(8)
人教版必修五《咬文嚼字》课件(共5 6张PPT )
人教版必修五《咬文嚼字》课件(共5 6张PPT )
郭老改字
(正)李广射虎
引 苏轼写诗(正)
阅
咬
要文
读
嚼
(正)贾岛吟诗
字
要
写 作
套板反应(反)
结
达到艺术美
人教版必修五《咬文嚼字》课件(共5 6张PPT )
人教版必修五《咬文嚼字》课件(共5 6张PPT )
人教版必修五《咬文嚼字》课件(共5 6张PPT )
人教版必修五《咬文嚼字》课件(共5 6张PPT )
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也叫文艺批评,是一种带有一 定理论性的文艺评判活动。它以文艺欣 赏活动为基础,通过理性的分析和评价, 揭示出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进 而论及作者及其文艺运动、思潮、流派, 探讨文艺创作的方法和规律,推动创作 的水特平点文是的艺一随提事笔高一:议。也;叫篇文幅艺短短小论;,既是发文议艺论评又论谈的感一受种,,行它文
人教版必修五《咬文嚼字》课件(共5 6张PPT )
人教版必修五《咬文嚼字》课件(共5 6张PPT )
分析思路:
从实例入手,引入论题(1、2)
以静态例(《史记》李广射虎)与动态例(贾岛苦吟)初步 论证中心论点(3、4、5)
以正面例(东坡诗句等)与反面例(“套板反应”现象) ,说明咬文嚼字之难,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6、7)
下句中添“映(映照、辉映 、显现)”、“隐( 藏匿,不显露 )”也欠贴切。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 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 ,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好一个“失”字,写出了如 雪梅花融化在淡淡的月光中隐隐约约的朦朦胧胧美景, 十分传神 ,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 强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
故事2:三个等级
据传,清代有三个胸无点墨的花花公 子,在严父的威逼下进入了科举考场,其 一抄了题目后开了个头就写不下去了,其 二只抄了个题目,其三连题目也没抄,干 脆白卷一张。主考官是位很有学问而又风 趣幽默的人。批阅到这三个大草包的卷子 时,顿感啼笑皆非。细想,觉得还是有区 别,于是将其分为上中下三等,批语分别 为“放狗屁”、“狗放屁”“放屁狗”。 同僚向主考官请教,为何同是三个字,仅 换了位就分成了三等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