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第一章绪论1.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即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而产生心理现象的物质过程的科学。
生理心理学正是以脑为中心,研究心理的生理机制或行为的生理机制。
2.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因此,研究并3.4.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脑立体定位技术●脑损伤法●原理:大脑皮层机能定位说、大脑皮层机能等势说●具体方法:不可逆损伤: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可逆损伤:扩布性阻抑冰冻方法神经化学损伤●刺激法(电刺激法,化学刺激法)原理:任何心理和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的兴奋所引起,电刺激和化学刺激可以代替外部刺激。
●电记录法:原理:神经系统的兴奋是以生物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生物化学分析法原理:机体活动受化学物质的影响(递质、受体),并且能●●耗竭能够提高皮层的脑电活动。
上行胆碱能系统的作用机制:一种可能性是胆碱能投射通过提高新意刺激的作用,帮助了刺激在皮层水平的加工,另一可能是通过提高信号/噪声比的机制而起作用。
4)上行5—HT系统的功能:5-HT的操作影响到与行为抑制有关的过程。
总结:蓝斑皮层NE系统有维持紧张或唤醒的情境下辨别能力的保护功能,因而参与了选择性注意的加工;中脑边缘DA系统和中脑纹状体DA系统有助于不同形式的行为激活,从而在认知或运动的传出中扮演重要角色;皮层胆碱能系统促进刺激在皮层水平的加工,在注意和记忆信息加工中处于基础地位;5-HT能系统有助于行为抑制即降低无关信息引起的活动,他与上述三个系统的功能是对立的。
这些上行网状模式,前额叶损伤导致了行动的选择性和组织性受到了破坏。
背外侧前额叶和扣带回是参与对许多不同新意刺激或微弱提示活动的注意的脑区。
注意的生理学过程:注意的转移机制:优势兴奋中枢的转移——优势兴奋中心从其他区域转移到这种强烈刺激的皮层代表点。
注意产生的中枢过程是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大脑皮层上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服从于优势原则——当有集体把某种事物作为自己心理活动的对象时,该事物在大脑皮层上引起一个强烈的优势兴奋中心,这个优势兴奋中心对皮层其他区域较弱的兴奋起抑制作用。
优势兴奋中心的兴奋程度越高,对其他区域的抑制作用越强,这时注意力越集中。
其他事物,有的投射到优势兴奋中心的边缘,即注意的边缘;多数都射到优势兴奋中心之外,即注意的范围之外。
皮层上优势兴感受器装置。
位或锋电位,这种现象……感受器电位:第刺激在转变为神经动作电位以前,一般都要在感觉神经末梢或感受细胞上引起一个在性质上类似于局部兴奋的电位变化。
这种电位变化称为……生理特性:没有全或无现象,没有不应期,有总和现象,只能向邻近细胞膜作点紧张性扩,可以使邻近有通透性的膜去极化。
编码作用:感受器再把外界刺激转变为神经动作电位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发生了能量形式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吧外界刺激所包含的环境条件变化的信息也转移到了动作电位的序列和组合之中,这一过程……(信号形式的转换)感受器的适应: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虽然刺激仍然继续作用,但是神经纤维上的传入冲动频率已经开始下降,这一现象……视网膜----他从2)---视感光换能过程:视感和三种视锥细胞—不同光感受器的视色素分子之间化学结构上的差异使每种色素具有不同的光谱吸收特性。
视杆—视紫红质;视锥—蓝绿红敏感细胞。
视色素是光—化学—电转换的物质基础=维生素A+视色素蛋白质:光照视杆细胞对Na通透性增大,视杆细胞超极化,暗处去极化;视网膜中相当一部分细胞在光刺激下产生兴奋的同时,对其相邻细胞施加相反的作用或侧抑制作用。
神经节细胞是视网膜的传出神经元,可通过双击细胞,水平细胞练习感光细胞的输入。
丛神经节细胞开始产生动作电位,神经节细胞核双击细胞感受野---拮抗式同心圆结构,有给光中心细胞和撤光中心细胞之分。
(给去极化,撤超极化)-----在视网膜上形成了给光通路和撤光通路----与传递明暗或黑白信息有关。
反应—在强光下产生白反应,无光刺激下黑反应。
二阶段:在色觉信息由视锥细胞向视觉中枢传递过程中,上述三种反应又重新组合,形成三对拮抗的反应,即红绿、蓝黄、白黑反应。
三阶段:在皮层上产生颜色感觉。
外侧膝状体在视觉信息平行处理中的作用:1、给光中心和撤光中心通道:外侧膝状体神经元的感受野与神经元具有相似的结构:同心圆构型,中心---周围拮抗,可以分为给光中心细胞和撤光中心细胞2、XYW通道:猫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为XYW三类:X17通道纤维---传导速度慢、感受野小---其神经节细胞空间分辨能力高,对比敏感度低,反应具有线性特征。
Y18通道纤维传导速度快,对比敏感度高,空间分辨能力低,反应非线性—与检测亮度36、4、4567胞层(小细胞层有色觉信息处理功能视皮层分区:V1(17)纹状皮层或初级视皮层;视觉联络区:V2(18区背侧)V3(18区腹侧)V4(19区;V5中颞区简单细胞:感受野有一条中央带,可以是给光型或撤光型,两侧是平行的拮抗区;对处于拮抗区边缘一定方位和一定宽度的条形刺激反应强烈,每一个简单细胞都有一个最优方位。
中央带和两侧拮抗区在功能上可以严格的互相抵消。
复杂细胞:感受野对特定方位的光带移动呈现最强反应,对于在感受野中的任何位置的同方向的线状光都有相似反应--------只有方位信息无位置信息方位柱超柱:视皮层的基本单位,包含一组对所有方位有用的方位片层和一组对双眼有用的眼优势片层,这种基本单位叫做……第四章知觉生理学视觉恒常性的生理机制:一个刺激本身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和环境的影响,保持其局部几何性质的恒定,视觉系统也具备抽提这种不变性质的能力;然而,这种知觉恒常性是有限制的。
他可能因为刺激太复杂、大脑加工太困难或需要更多的神经结构参与甚至需要更多的信息处理时间而无法实现。
视知觉通路:初级知觉通路:运动信息—V5色彩信息—V4与颜色相关的静态形状的中枢—V4动态形状—V3路中,路&问题)What运动分知觉对象信息的加工:运动知觉:V5损伤—运动失认症V5区细胞对其感受野中的光点运动反应强烈,对固定的光照没有反应。
1)V5区细胞对刺激物的运动方向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专一性------最佳方向;对与其最佳方向相反的的运动刺激产生抑制;对其他方向的运动刺激也能产生反应,但兴奋程度较低。
2)V5区中的神经元的反应不依赖于运动物体的形状而对运动信号敏感。
移动光点占总光点的比例大---越容易确定光点运动的方向色觉:颞叶V41)色觉具有恒常性(V4不是颜色加工必须的脑部位)2)TEO区的损毁与颜色分辨能力下降V4正常但TEO被损坏的猴子,分辨颜色的能力受到了损害,分辨灰度的能力没有变化象2、、决策精灵:根据反应的最强烈的认知精灵的报告选择出适当的图形。
第五章学习和记忆神经生物学1.非联合型学习:习惯化(一个不具有伤害性效应刺激重复作用是,机体对该刺激的反射性行为反应逐渐减弱的过程)&敏感化(当一个强刺激存在是,大脑对一个弱刺激的反应会得到加强。
而强刺激和弱刺激时间不需要建立某种联系,也不要求两者在时间上的结合。
)2.联合型学习: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3.工作记忆/操作记忆(指对某次训练时出现的特殊刺激或线索的记忆,即动物活人在进行某种复杂的认知任务操作过程中脑内在线或短暂贮存某些必要信息的神经4.5.陈述性记忆仍然一定程度上存在,但是陈述性记忆收到了严重损害。
由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海马没有影响长时记忆,因此他不是长时记忆的贮存场所,也不是长时记忆提取的脑结构,而他能和他人对话,说明还骂也不是短时记忆的场所。
这说明海马影响了记忆信息的巩固。
说明海马在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中具有重要作用。
2.海马在学习记忆和记忆空间关系方面的作用:空间记忆属于陈述性记忆范畴,海马参与了空间记忆。
海马的位置细胞:海马对建立环境的空间位置的空间位置及以后有特殊作用。
3.海马参与相关记忆:海马内的位置细胞在对动物所处位置其反映的同时,也对运动的速度和方向起反应。
4.海马神经元在经典条件反射中的反应。
(瞬膜反应实验)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中,海马神经元的活动似乎迅速的反映了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特殊的时间耦合作用。
进一步的,条件6.7.8.新纹状体与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是一种不依据知识、甚至不依靠记忆而依靠刺激和反应之间的无疑是联系的学习类型。
属于非陈述记忆。
新纹状体在习惯学习中有重要作用。
9.前额皮质(新皮质)与工作记忆:空间延缓反应任务。
(DR)前额皮层在延缓期放电增加,这种延缓期内神经元放电确实代表了对被暗示的空间位置信息的在线记忆。
新皮质中的前额皮质和外侧顶下区都与工作记忆有关10.陈述性记忆的神经回路:以视觉学习记忆为例,首先视觉信息从V1穿入V2V3V4等高一级的是皮层进行整合加工,再到颞叶完成复杂的视觉认知功能,接着视11.皮层,再与运动皮层相连。
12.突触可塑性:神经系统的重要特性之一是可塑性(可变性)。
广义地说,凡是不同于通常的神经活动方式和神经结构形式的变化,都属于可塑性的范畴;也有学者认为,可塑性是指各种因素和各种条件经过一定时间的作用后引起的神经变化。
对于高等动物和人类,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已成为行为适应性的生理基础。
13.突触结构可塑性:低等动物学习训练过程中突触的解剖学变化、哺乳动物学习过程中树突突触数目变化。
使用频率增加引起突触数目增多;使用频率减少,突触废用性退化,数量减少。
14.突触功能可塑性:突触功能或称突触传递效能可塑性包括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压抑,它们被看作是学习记忆的突触可塑性模式。
1.习惯化的学习机制是对已(15.增强与联合型学习:A.强直刺激单独作用于弱的输入通路不能在该通路诱发LTP,提示必须有足够数量的轴突激活才能诱发LTP,即协同性。
B.强直刺激同时作用于弱的和强的输入通路,则在两个通路上均能产生LTP,即联合性。
C.强直刺激单独作用于强的输入通路,则只能在强的通路上诱发LTP,而不能在弱的通路上产生LTP,即特异性。
16.学习与记忆和LTP的关系:行为学习中海马突触传递可塑性变化及其分布、LTP的保持或改变同记忆的保持或改变之间的一致性、记忆能力与LTP的相关性、学习障碍与LTP变化的一致性。
17.中枢胆碱系统和学习记忆:记忆的贮存与提取同胆碱系统突触效能的逐渐变化有关:康乙酰胆碱之只有在促使脑内胆碱能效应达到最佳水平是对记忆才有异18.语言区3、2、形成语言系统:分布在左半球的部分区域。
功能是表达音素、因素组合以及将词进行组合的句法规则。
受到大脑刺激时,能把单词组合起来形成要说或写的句子;受到外部听觉或视觉语言刺激时,就对这些语言信号进行初步处理。
3、大部分位于左半球,具体定位在大脑的枕-颞轴线上。
功能是接受概念,刺激脑内选择使用词语;接受词语,使大脑形成相应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