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古典经济学的产生

第三章古典经济学的产生


• • •
(2)主要经济思想 强调农业是社会的基础 他认为,真正的财富是人们生活有用的 物品,构成一国国力和财富基础的是生 产这些必需品的农业 其思想已彻底摆脱了重商主义思想的束 缚

• • •
价值论 他认为 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 他的价值论,一方面把劳动时间作为衡 量商品价值的尺度,另一方面他把这种 劳动看个人的直接的具体劳动
第三章 古典经济学的产生
• 一、古典经济学概述 • 二、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产生 • 三、法国古典经济学的产生
一、古典经济学概述
• 1、古典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 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 初,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 产生阶段:以配弟和布阿吉尔贝尔为代表 • 发展阶段:以法国重农学派和斯密为代表 • 完成阶段:以李嘉图和西斯蒙弟为代表 • 此外,属于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家还有洛克、诺 思、马西、休漠、斯图亚特、坎蒂隆等
• (3)农业年产品决定一国人口的规模和 变化 • 他把农业同人口问题联系起来考察,提 出人口的增长要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 这实际上已经包含了马尔萨斯人口论的 一些基本思想
• •
货币论 他认为,货币只能作交换和支付之用, 既不能吃,也不能穿,批评了货币为财 富的思想,否认货币也是财富的观点
• • • •

消费与整体平衡思想 关于消费 他认为消费和收入是同一的,“消费和 生产是只是一种同一样的事物,因此破 坏消费就是破坏收入” 他第一次提出了消费不足的概念,“假 如富人被迫节省了他们的非必需品,而 这些物品的生产对于许多工艺和职业的 存在是必不可少的,那么这种节省就会 造成全面的解雇和普遍的荒废” 消费不足的原因
• (1)配弟的生平、著作与方法 • 配弟(1623—1687)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出 身小织布业者家庭,经历曲折,是一位靠自我奋 斗成功的典型 • 主要著作 • 《赋税论》、《献给英明人士》、《爱尔兰的政 治解剖》、《货币略论》、《政治算术》等 • 研究方法 • 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抽象法的初步运用 • 政治算术—— 数学和统计方法
• (2)配弟的价值论 • 配弟第一次有意识地把商品的价值归结 为劳动,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 配弟价值论的主要内容。他把商品价格 区分为“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 他把商品的价值量归结为生产所需的劳 动量,并考虑劳动生产率因素 • 不足之处 • 价值两个来源:劳动、土地 • 两种劳动:生产金银的劳动、生产普通 商品的劳动
2、布阿吉尔贝尔的经济思想
• (1)生平与著作 • 布阿吉尔贝尔(1646~1714),法国诺曼 底的长袍贵族,曾任法官,了解农民的 疾苦,反对重商主义,并为此被放逐 • 主要著作:《法国详情》、《谷物论》、 《论财富货币和赋税的性质》 • “配弟是个轻浮的、掠夺成性的、毫无气 节的冒险家,而布阿吉尔贝尔……却既 热情又勇敢地替被压迫阶级声辩”马克 思
• (3)工资论 • 配弟认为,工资是工人最低生活所必需 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生存工资理论 • 奠定了古典经济学工资理论的基础
• (4)地租论 • 在工资基础上提出了地租论,地租是产 品价值扣除工资和生产资料价值的余额
• 他的地租实际上是全部剩余价值,这是 古典经济学最初形态的剩余价值理论, 第一次论证了地租与工资的对立 • 地价论 • 土地价格与地租有关,实际上是资本化 的地租,并认为等于21年的地租
• “对配弟和布阿吉尔贝尔两人的著作和性格的 比较研究,— 暂且不谈这一比较将异常清楚 地说明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英法两国的社会对 立— 将是对英法两国政治经济学之间的民族 对立的起源的叙述。这种对立最后在李嘉图和 西斯蒙弟之间又重新表现出来” 马克思
二、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产生
• 1、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 经济条件 •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资本主义农业发展; 对外贸易发展;产业资本开始取代商业资本占 据统治地位 • 政治条件 • 推翻了封建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新兴 资产阶级要求反封建、发展资本主义 • 思想条件 • 出现了唯物主义世界观,培根“知识就是力 量” ,个人主义和天赋人权思想
2、威廉.配弟的经济思想
• (1)农业是一国经济的基础,土地是生 存和致富的源泉 • 这种观点比重商主义是一大进步 • 它成为重农学派的思想基础之一
• (2)社会总产品流通的初步考察 • 他事实上把一国居民分为三个部分:租 地农场主、手工业者、土地所有者,考 察全部农产品如何在这三个阶级之间进 行流通的问题。 • 这一分析成为魁奈《经济表》的基础, 被称为“文字经济表”
(5)大卫.休漠(1711—1776) • 他认为人性是分析经济问题的出发点; • 是18世纪货币数量论的重要代表,主张 自由贸易 (6)詹姆斯.斯图亚特(1712—1780) • • 1、法国古典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 法国的社会经济状况 • 法国古典经济学是在同重商主义绝裂中 产生的 • 重农学派的先驱
主要讨论了自由贸易、货币和利息等问 题,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提出资本的 概念
(3)贝尔纳德.孟德维尔(1670—1733)
• 主张经济自由;《蜜蜂的寓言》提出个 人劣行即公共福利的思想
(4)约瑟夫.马西(?—1784) • 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提出利息取决于 利润的思想;认为从长期来看,利润率 及利息率是会降低的
• (2)缺陷 • 劳动价值论:存在着缺陷,不能揭示价值 的实体和本质,往往混同交换价值与价值 • 剩余价值论:没有对剩余价值本身进行 考察,不能科学地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和 本质 • 再生产理论:缺乏正确的理论抽象 • 把资本主义制度看成永恒的制度
4、英、法古典学派的差异
• 英国和法国都是古典经济学的发源地,但由于各 种因素的差别,主要是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 因而具有不同的特点 • 如,对重商主义的态度、重视农业、小资产阶级 倾向等
• (5)利息论 • 利息是货币的租金 • 利息率高低不仅取决于地租,还取决于 货币的供求关系
• 此外,配弟还研究了货币的职能和货币 流通规律问题
• • • •
小结 方法论上的变革 价值论 分配论
3、配弟以后英国经济思想的发展
(1)约翰.洛克(1632—1706)

• •
在经济学上,他继承和发展了配弟的有 关经济观点,主要讨论了货币利息等问 题 (2)达德利.诺思(1641—1691)
政策主张 改革税收制度 实行普遍征税,取消纳 税方面的特权;实行累进税制度 开放谷物自由市场 他认为,应取消对 谷物出口的限制,人为的低价政策是有 害的,经济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能得 到最好的发展
3、坎蒂隆的重农思想
• 坎蒂隆(1680~1734),出生于爱尔兰, 大部分时间在法国度过。法国重农学派先 驱,主要著作《商业性质概论》1755。他 最早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农业的重要性
• 关于整体平衡和自由放任
• 他把整个国民经济看成一个“综合体”, 只有保持保部门间的平衡,才能使财富 增加 • 如何才能保持各部门间的平衡,就是要 听任大自然的安排,“应当只允许大自 然施加影响……通过自然规律,使各个部 门之间保持平衡。自然规律就是自由竞 争” • 他还提出卖就是买的观点
• • •
2、古典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 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资产阶级和封建主 义及其残余的矛盾 • 古典学派代表产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主 张自由放任,反对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
3、古典经济学主要贡献及缺陷
• (1)贡献 • 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把 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 • 提出和建立了劳动价值学说 • 研究了剩余价值的具体形态 • 研究了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 此外,研究了分工、货币、生产劳动、 经济危机、国际贸易等问题 • 在经济政策方面,主张自由放任,反对 国家干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