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奥运会的历史与发展》理论教案资料
《奥运会的历史与发展》理论教案资料
二、国际奥委会的成立
1893年春,在顾拜旦积极建议下,由法国田径协会联合会出面,邀请一些国家的知名人士在巴黎举行了一次国际性体育会议,着重讨论了复兴奥运会的问题。在这次会议上,顾拜旦复兴奥运会的构想得到了一些国家的明确支持。但由于不少国家表现冷淡,会议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这却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翌年一月,顾拜旦草拟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步骤和需要探讨的10个问题,致函各国体育组织和团体,广求意见。与此同时,顾拜旦四处奔走,寻示支持。在得到了许多国家的知名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他再度致函各国,提出了再次举行国际体育会议的建议,向各国体育组织发出了参加国际协商,共同重建奥运会的恳请。但是一些国家的体育组织仍然对顾拜旦的建议反应冷淡,有的甚至表示反对。有志者事竟成,为了寻求支持,顾拜旦把目光转向政界。他和他的支持者通过信函以及各国驻巴黎使馆,同各国政治家、社会活动家频繁接触,并最终取得希腊、比利时、瑞典、挪威和俄国的不少头面人物的支持,一些国家的驻法使节以及教育界、科学界名流表示愿意参与国际协商,政界和社会名流的支持,影响了很多国家体育组织的态度。美国、英国、俄国、瑞士、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希腊等国的39个体育组织都表示将派代表出席大会。1894年6月16日,这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巴黎大学前身)隆重开幕。到会代表79人,他们代表着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法国驻比利时大使德·库尔舍被选为会议主席,顾拜旦主持大会开幕式,在有2000人参加的开幕式上,法国著名古希腊文化专家切奥多尔·莱拉赫发表了演说,巴黎国家歌剧院合唱团为大会演唱了阿波罗颂歌,唤起了与会者对古奥运会的神往。大会先讨论了参赛运动员的业余和职业化问题。经过争论,决定遵循"业余运动"的原则,并通过了关于业余和职业运动员的决议。而后,会议讨论了复兴奥运会的问题,并通过了一个重要文件--《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议。6月23日,大会通过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决议,并决定由奥运会举办国的国际奥委会委员轮流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6月23日,这一天,对奥林匹克运动、对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少国家把这一天作为体育节日,我国也于1986年将这天定为奥林匹克日。巴黎国际体育会议还批准了顾拜旦制订的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宪章强调了奥林匹克远动的业余性,规定在奥运会上只授予优胜者荣誉奖,不得以任何形式发给运动员金钱或其他物质奖励。大会选举希腊诗人维凯拉斯为国际奥委会第一任主席,顾拜旦为秘书长。大会还选举了14名国际奥委会委员,他们是:卡洛(法国)、布托夫斯基将军(俄国)、巴利克将军(瑞典)、斯龙教授(美国)、可姆普特希尔勋爵(英国)、赫贝尔特(英国)、费伦茨 ·凯万尼(匈牙利)、古特一雅尔科沃斯基(波希米亚)、苏比亚尔(阿根延)、卡夫(新西兰)、卢克齐·帕利伯爵(意大利)、放·布齐伯爵(比利时)、丹德时亚·卡拉法大公(意大利)、黑衍哈特(德国)。会议规定法语(现为英、法两种语言)为国际奥委会法定语言。大会还决定沿袭古奥运会传统,每四年举行一次运动会,还规定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为田径、水上运动(包括帆船、划船、游泳)、击剑、摔跤、拳击、马术、射击、体操、球类运动等。第一届奥运会原定于1900年于巴黎举行,后来考虑希腊为古代奥运会发源地,在希腊举行比在巴黎意义更重大些,顾拜旦尊重了大家的意见。大会决定把第一届会期改在1896年,鉴于古代奥运会遗址奥林匹亚已成了一片废墟,会址改设在希腊首都雅典。
庄严的仪式盛典
古代奥运会作为一个宗教性的赛会,每天都举行各种不同的仪式,其中最为重要的当推对宙斯神的祭礼。宙斯祭礼是安排在运动会的第一天举行,参加者只有成年男子,少年被排斥在外。举行祭礼的地方是在赫拉神庙和珀罗普斯墓东面的宙斯大祭坛。献给宙斯的祭礼后,人们又开始依次敬祭其他神位。
在对神灵表示完敬意之后,就开始举行宣誓仪式,主要是运动员和裁判员在市政大厅的宙斯像前举行。接着,赛会的裁判员也在这里举行相似的宣誓。
古代奥运会的发奖仪式场面宏阔、热烈、壮观,它的规模,用现在的眼光看,也足以令人感叹。古代奥运会的授奖台设在天神宙斯像前。对优胜者奖以野橄榄叶编成的桂冠,制备程序十分隆重。优胜者站在用黄金和象牙制成的授奖台上接受奖品,头戴月桂花环、身着绛红色礼服、手持棕榈树枝的裁判员,用高亢而庄严的声调向公众宣布优胜者的姓名、个人历史、父母姓名、所属城邦国家的名称,以及他们在本界运动会上获胜的项目,并同时向优胜者授予一枝棕榈树叶。随后优胜者被观众簇拥着参加各种庆祝活动,成千上万羽信鸽腾空而起,直上云霄,把奥林匹克竞技优胜者的英名和功绩传报四方。橄榄冠成为古代奥运会的至高奖品,获得它是最高的荣誉。
在古希腊,人们崇尚体育运动,所以几乎每个希腊自由的公民都到练身场去受过训练,尤其是那些贵族,他们认为只有到练身场去受过训练的人,才算是有教养的人,否则就要将他们归入做手艺和出身低微的人之列。
古希腊进行如此严格而残酷的体育锻炼完全是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而这种体育竞赛,也往往跟古希腊的宗教祭祀活动等紧密联系起来。但在今天我们的体育运动已完全和以祭祀神灵来获得战争胜利的方式没有任何联系了,体育运动的胜利,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体育运动从古代发展到今天,已赋予我们新的使命。
1894年7月国际奥委会对奥运选手的业余资格作出详细规定,"业余运动员"不能参加有金钱奖励的比赛以及有职业运动员参加的比赛,以体育为业的体育教师或教练不能算作业余运动员。在国际奥委会的积极努力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第一届奥运会于1896年4月6日在雅典胜利举行。来自13个国家的295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包括跳水)、举重、摔跤、体操、自行车、射击、击剑等项目的竞赛。第一届奥运会虽然还很不正规,但奥林匹克运动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
奥运会的起源与发展
奥运会的起源
在古代希腊为了能得到身体强壮的Fra bibliotek兵,赢得战争的胜利。希腊诸邦国家都建有专供人们进行锻炼的练身场,练身场一度成为古希腊诸城邦的标志之一。
古希腊的练身场,通常是一大块长方形的场地,场地四周建有回廊。练身场上有跑道,跑道四周有看台,练身场没有屋顶,竞技练习都在露天进行,古代希腊人认为晒太阳是健康的标志,白皮肤则意味着身体不健壮。在古希腊进练身场,也是公民的一种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