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查资料整理

调查资料整理

调查资料整理篇一:社会测试题社会调查第十章资料整理测试题一填空题1、资料整理阶段是从调查过渡到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

2、所谓资料整理主要是指对文字资料和对数字资料的整理,前者也叫(定性)资料整理,后者也叫(定量)资料整理。

3、文字资料一般有两个,一是(实地源),一是(文献源),其整理方法略有不同。

4、对于文字资料的审查,主要解决其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问题。

5、对文字资料进行分类的方法有两种,即(前分类)和(后分类)。

6、文字资料汇编首要的目标就是(系统)和(完整),其次,要求汇编后的资料集中、简明。

7、(数据)资料是社会调查中最具价值的重要资料,其整理也叫(完整)资料的整理。

8、数字资料是否正确,主要是看(资料是否符合实际)和(计算是否正确)。

9、资料整理中的计算机汇总的主要方法是(资料编码)和(资料录入)。

二选择题10、文字资料整理通常情况下的基本步骤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分类F. 筛选B. 审查C. 汇编D. 收集E. 分析11、数字资料整理的一般程序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分组E. 检验B. 汇总F. 审核C. 归类D. 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12、资料整理最根本的要求是()。

选择一项:A. 真实性原则B. 准确性原则C. 合格性原则D. 完整性原则13、文字资料的真实性审查也称信度审查,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判断E. 外观审查B. 适用性审查F. 逻辑审查C. 内涵审查D. 程序审查14、对数字资料进行分组的一般步骤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A. 适用性审查B. 选择分组标志C. 确定分组界限D. 制作统计图表E. 判断资料类别F. 程序审查15、正式统计表的组成,一般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标题B. 数字C. 栏目D. 表注E.F. 内容三、简答题16、什么是资料整理?答:所谓资料整理主要是指对文字资料和对数字资料的整理。

它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审查、检验,分类、汇总等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

17、简述资料整理的原则。

答:第一,真实性原则。

调查资料必须是从真实的社会调查中得到的。

第二,合格性原则。

整理后的资料必须是能够充分说明调查课题的、有用的资料。

第三,准确性原则。

整理所得的资料,事实必须准确,尤其是统计数据,必须做到严谨。

第四,完整性原则。

资料应当尽可能全面、完整,以便真实的反映社会调查对象的全貌。

第五,系统性原则,是指整理后的资料应尽可能条理化,系统化。

第六,统一性原则。

在整理资料时,对各项指标的统计应当有统一的解释。

第七,简明性原则。

整理后的调查资料,应当尽可能简洁、明了。

第八,新颖性原则。

尽可能从新的角度来审视资料,组合资料。

18、怎样进行资料整理?答:文字资料整理方法可划分为审查、分类和汇编三个基本步骤。

对于文字资料的审查,主要解决其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问题,即主要是仔细推敲和详尽考察资料是否真实可靠和准确适用。

分类就是将资料分门别类,使得繁杂的资料条理化系统化,为找出规律性的联系提供依据。

汇编主要是指根据调查研究的实际要求,对分类完成之后的资料进行汇总、xx,使之成为能反映调查对象客观情况的系统、完整的材料。

资料的汇编既可以按人物、也可以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或者按事件发生的背景以及按分析的要求进行。

数据资料整理包括数字资料检验、分组、汇总和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几个阶段。

检验主要是对数字资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进行检验,以确保更加准确的研究结果。

分组是把调查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志划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其原则和文字资料的分类原则一样,是穷举和相斥。

汇总就是根据调查研究目的把分组后的数据汇集到有关表格中,并进行计算和加总,集中、系统地反映调查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汇总的数字资料,一般要通过表格或图形表现出来,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统计表和统计图。

19、制作一个数字资料统计表。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XX年1月)篇二:市场与分析讲义第六单元市场与分析【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的含义;2.掌握的程序和方法;3.掌握数据描述性分析方法和相关分析法。

能力目标:1.能够按程序和相关要求对市场调查资料进行整理;2.能够用EXCEL绘制各种图表进行相关数据信息的展示;3.能够用EXCEL对数据展开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等。

【案例导入】Suise购物中心数据处理Suise购物中心是一家拥有百余家分店的购物中心。

最近,管理人员发现需要更多地了解顾客的满意程度。

艾米是Suise购物中心的市场调查负责人,现在她车子的后备箱中堆满了1000多份调查问卷。

她仔细看了许多问卷,很多问题的回答五花八门。

艾米起初试图凭直觉了解对每个问题的一般答案,但后来她想比较顾客的年龄、收入和来Suise购物中心的次数,以便更好地找出这些不同人群的特征。

虽然她急着想将这些调查问卷分类和进行手工计算,但她知道自己没有时间做。

一个人整理这些表格并记录下正确数据得花上一两周的时间。

她应该怎样才能把这些信息变为一张分析所必需的详细摘要表呢?最笨的办法是调查人员阅读所有的问卷,记下笔记,并从中得出结论,这显然是愚蠢的行为。

专业调查人员不用这种不正规并效率低的方法,而是遵循一个程序进行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6.1调查资料的整理6.1.1 的基本概念1.含义根据分析研究的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市场调查所获得的各种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分组、汇总、展示,或对二手资料进行再加工,使其集中化、条理化、系统化的活动或过程。

这里主要讲对调查到的原始资料的整理。

2.意义资料整理对于整个市场调查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是进行资料分析的前提。

通过查缺补漏,去假存真,去粗取精,保证资料的真实。

对资料的分析必须借助完备的系统的资料,因此它是研究阶段的第一步。

(2)可以大大提高调查资料的使用价值。

(3)是保存调查资料的客观要求。

只有进行整理之后,才能使原始资料具有长期保存的价值。

3.的程序及方法依次是审核、编码和录入、分组、汇总和展示。

6.1.2调查资料的审核1.审核的内容对问卷资料的审核在两个层次上进行,第一个层次审核问卷的真实性,第二个层次审核问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从而使问卷的审核分为两个阶段,实地审核和集中审核。

实地审核主要审核问卷的真实性,集中审核主要审核问卷的准确性。

(1)实地审核—审核问卷的真实性,包括调查者自己审核和复核员审核。

实地审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调查者自己对问卷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审核,这一工作在调查者尚未离开调查点之前进行,另一方面的实地审核指调查者离开以后有复核员进行的审核,该项工作最后归到复查和追访工作。

其目的是核实调查是否按要求正确无误地进行,尽可能确保每份调查问卷都是有效问卷。

核实的内容有:①此人是否真正接受了调查?②被调查者是否符合条件?③调查是否按要求的方式进行?④调查是否完整?⑤其他问题。

如调查员是否彬彬有礼?被调查者对访问员或调查过程有什么意见?(2)集中审核—审核问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集中审核的第一步是检查问卷填写的完整性和资料质量,目的是确定哪些问卷可以接受,哪些问卷要作废。

在问卷检查之前,应按规定若干规则,使检查人员明确问卷完整到什么程度才可以接受。

2.审核的方法逻辑审核。

逻辑审核就是分析标志、数据之间是否符合逻辑,各个项目之间有无相互矛盾的地方。

计算审核。

计算审核就是检查调查表中各项数字在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上是否有误,数字的计量单位有无与规定不符的地方等等。

抽样审核。

抽样审核就是从全部调查资料中抽取一部分资料进行抽样检验,用以推断全部调查资料的准确程度,并修正调查结果的方法。

3.不满意问卷的处理方法首先区分一下无效问卷和不满意的问卷。

无效问卷包括:①所回收的问卷是不完整的,如缺页或多页;大面积无回答、相当多问题无回答、几个部分无回答、只有开头部分回答等应视为无效问卷;但个别问题无回答或同一个问题相当多问卷无回答则可以作为有效问卷;②调查对象不符合要求的;③明显错误的回答:前后不一致的回答、答非所问、不必回答的问题回答了;④答案选择高度一致。

调查对象回答的差异性不大,例全部答案选一个数,3或7;⑤问卷是在事先规定的截止日期以后回收的。

无效问卷去除。

不满意的问卷包括:模糊不清的;前后不一致或有明显错误的;模棱两可的;不符合作答要求的。

关于缺失数据的处理:数据小量的缺失回答是可以容忍的,但如果缺失值的比例超过了10%,就可能出现严重的问题,因此对缺失值要做适当处理。

缺失值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四种:①用一个样本统计量的值去代替缺失值。

最典型的做法是使用变量的平均值。

例如对一个没有回答其收入的被访者,用该被访者所在的子样本的平均收入去替代。

②用从一个统计模型计算出来的值去代替缺失值。

根据某些数据我们可以建立一种统计模型,如,“产品使用程度”可能与“家庭规模”、“家庭收入”相关,利用回答了这三个问题的被访者数据可以构造一个回归方程,而对于某个没有回答“产品使用程度”的被访者,只要其“家庭规模”、“家庭收入”已知,就可以通过该方程计算出其值。

③将有缺失值的个案整个删除。

④将有缺失值的个案保留,仅在相应的分析中作必要的排除。

——常用方法。

6.1.3数据的编码和录入1. 编码方式编码就是用阿拉伯数字代替问题的的每一个答案,或者说是将问卷中的答案转换成数字的过程,便于录入和整理分析。

编码可以在设计问卷时进行,叫前编码,也可以在资料收集结束以后进行,叫后编码。

前编码一般针对答案类别事先已知的问题,在问卷设计的同时设计编码表(可归入问卷设计中),主要应用于封闭题和数字型开放题。

后编码一般针对答案类别事先无法确定的问题,在数据收集完成后,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设计编码表,主要应用于对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的“其他”。

2.编码的具体方法一般说来编码的具体方法是:以答案的顺序编码或者以答案本身的数字编码,对于无回答的要编特别号码。

前编码举例:对于这类问题,首先要编制编码明细表。

以例说明如何编制编码明细表。

(1)单选题对单选题只需用一个变量,变量的值为选项号。

例:请问您乘坐的舱位是:1.头等舱 2.公务舱3.经济舱对该题可编码为:其中1—头等舱,2—公务舱,3—经济舱,9—无回答。

(2)多选题0—1指示变量,如被调查者选择了该答案,此变量的值为1,否则为0。

您选择本次航班的原因?(可以选择多项)1.安全有保障2.航班时刻适当 3.服务好 ??????10.其他□请详细说明对该题可编码为:1—是原因,0—不是原因后编码举例:后编码一般是对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的“其他”。

其步骤为:①列出答案:读取每个开放式问题的回答问题:为什么你喜欢喝A品牌的啤酒?回答实例:1、因为它口味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