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雷雨_课堂实录_韩军

_雷雨_课堂实录_韩军

本版编辑/◆名师课堂《雷雨》课堂实录筅韩军韩军:现在上《雷雨》。

大家读过全剧了吗?学生:嗯。

韩军:全剧八个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四幕剧的情节,都必须明白,有不明白的吗?学生:明白。

韩军:问大家,周朴园,究竟是一个好人还是罪人?学生:没有办法用一个特别否定的词去评价他,因为当时社会状况不容许他对这个侍萍负责,但是他毕竟抛弃了侍萍,所以说他不能算是一个特别无情无义的人。

韩军:不能用小时候“好人、坏蛋”截然二分的标准简单评价他。

我曾主张,要让孩子们的思维、思想复杂一些,换句话说是丰富一些,不要太简单化,“黑白分明”在世界上是没有的。

我们的教学参考书上,这样评价周朴园———(学生朗读:“主要刻画了他的虚伪、自私、冷酷、强硬、老谋深算。

……他冷酷无情,丧失人性,是为获取最大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反动资本家形象。

”)韩军:似乎所有的坏词都加在周朴园身上了,有没有道理呢?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也许有道理。

然而,我们看剧作者怎样评价周朴园。

(出示幻灯片。

)(学生朗读:“譬如‘暴露大家庭的罪恶’———但是很奇怪,现在回忆起三年前提笔的光景,我以为我不应该用欺骗来炫耀自己的见地。

我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

”)韩军:剧作者似乎很委屈,他辩解,他强调———你们说我揭露黑暗资本主义大家庭的罪恶,我并没有这样的意图。

(学生朗读:“《雷雨》对我是个诱惑。

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

《雷雨》可以说是我的‘蛮性的遗留’,我如原始的祖先们对那些不可理解的现象睁大了惊奇的眼。

……情感上《雷雨》所象征的对我是一种神秘的吸引,一种抓牢我心灵的魔。

”)韩军:看这段话的关键词,剧作者在说啥?学生:是《雷雨》抓住了他的心灵,有一种非常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

作者感悟是非常深的。

韩军:就是一种“神秘”,不可解,但是又有魔力或魅力。

“神秘”,可能是这部剧的一个核心,或者作者写作的一个“原点”。

“神秘”在哪里?周朴园有两桩大罪。

刚才这个女同学提到了一桩罪,就是周朴园与侍萍……学生:周朴园爱上了侍萍,最后二人没有结合,侍萍跳河死了。

这叫始乱终弃,这似乎是一种罪。

韩军:他没有挽回侍萍跳河,算是一桩罪,更大的罪是什么?学生:他为了平息工人的罢工,指使警察射杀罢工工人,而且用金钱去贿赂工人代表。

韩军:他枪杀了30个工人。

周朴园当年发家,源于什么?是如何发家的?学生:包修江桥吧。

韩军:包修江桥,当年江堤出险死了多少人呢?学生:2200个。

韩军:2200个。

这是他发家的“第一桶金”。

加上刚刚射杀30个工人,总共2230个,也就是说,他挣的钱里“滴着血”。

看全剧,就是这两桩大罪。

一个是使得自己的初恋情人侍萍跳河,一个是用工人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他的原始积累。

我们再来审视周朴园的人生结局。

《雷雨》四幕剧,原初有一个尾声,在尾声里,是生者孤独。

活下来的三个年长者,除了周朴园,蘩漪、侍萍两个都疯了,周朴园陪着她们俩;这两个女人在教堂医院里非常凄苦、悲凉。

周朴园心境也悲凉,彻底苍老了。

再看周朴园的家庭关系。

他的儿子周萍,跟蘩漪,就是后妈,产生了不伦的恋情。

最终,周朴园的孩子死的死,走的走。

所以说,周朴园的人生结局,极度悲摘要:韩军的《雷雨》课,拂去社会学、政治学传统解释的尘灰,借曹禺本来的创作初衷,阐释全剧。

用“周”一个汉字,贯穿教学,以“周”阐述人物,梳理情节,描绘命运,概括主旨,终抵“神秘”。

“周”,既是周全、周到、周备的周朴园,又是剧中人“命运”的锁链,还是“环绕”,是“周遭”,是“周天”,所有人无一不在“周”的圈套和锁链中。

剧中人,有周密、周详的心思与布局;剧中事,有钩心斗角的周旋和周折;剧终呢,人与事,统统脱不了狼狈周章的结局。

最后释“周”字根由,更出人意料……关键词:周周天《雷雨》神秘周朴园课堂筱菀本文作者本版编辑/课堂筱菀惨。

从周朴园的两桩罪,到他的悲惨的人生结局,同学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这是一场悲剧。

韩军:一个人原初犯了罪,最终得到了什么呢?学生:“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即使法律不会对他怎样,最后他的人生结局也不好。

韩军:“天网恢恢”,她提到了“天网”,老天不会放过罪人的,会惩罚罪人的。

有一句俗语———学生: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韩军:时候一到———学生:立刻就报。

韩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从开头犯罪,到最终得到报应,这里面的确有些“神秘”!犯罪必得报应,必受惩罚,“罪恶”和“惩罚”有一种必然联系,这是不是“神秘”?再看看第二个“神秘”,四凤发了一个“毒誓”(那———那天上的雷劈了我)。

读一下。

(学生朗读。

略。

)韩军:读得好,但平淡了些。

应读出一种情绪来,尤其是四凤的情绪。

(教师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读。

)轰,话音未落,就真的打雷了,天雷滚滚哪!这是一声誓言。

注意,是四凤的“毒誓”。

还有,鲁大海也有一句“毒骂”(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

请一位男生朗读一下鲁大海的“咒骂”。

(学生朗读。

)韩军:读出一种情绪了,可还是平淡,要读出愤怒来,发泄出来,要诅咒他———(教师示范朗读。

)(学生模仿教师朗读。

)韩军:很好,慢慢学。

前面四凤的“誓言”,说的是雷电要劈她,雷就是电,预示要死人;后面大海说“绝子绝孙的”,后代断绝,这“誓”和“咒”都是极其毒辣的。

大家想一想,四凤怎么死的?学生:四凤就是被雷劈死的。

韩军:是吗?学生:是被电线电死的。

韩军:触电而亡。

学生:“雷”就是“电”嘛!韩军:应验了吗?学生:应验了。

韩军:再想,周朴园“绝子绝孙”了吗?学生:是的,他绝子绝孙了。

韩军:嗯,具体说,他儿子怎么死的?学生:他儿子一个开枪自尽,就是周萍;另一个冲出去想要救触电的四凤,结果也被电死了,就是周冲。

韩军:周萍吞弹而亡,周冲触电而死。

那大海呢,也是他的儿子。

学生:下落不明了。

韩军:三个儿子,两个死了,一个下落不明。

几乎是“绝子绝孙”了。

由此看来,神秘吗?学生:太神秘了。

韩军:剧作里面,就埋藏着这些“神秘”,也营造了这种“神秘”氛围。

咱们用一个成语说,说出不祥、不吉利的话,就能应验,那个成语是什么?学生:一语成谶。

韩军:有“誓”又有“咒”,果然成“谶”了,应验了。

“两语成谶”。

这里,又说到了“天网”“天命”。

刚才有同学说,天是一个巨大的“网”,笼罩着世界,俯瞰着这个星球上每个生命,悲弱的生命。

我们再来看看周朴园与侍萍之间的一段对话,朗读一下。

(学生朗读。

从“谁指使你来的?”到“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韩军:再朗读下面几段。

(学生朗读。

)啊,天知道谁犯了罪,谁造这种孽!———他们都是可怜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

天哪,如果要罚,也罚在我一个人身上;我一个人有罪,我先走错了一步。

(伤心地)如今我明白了,我明白了,事情已经做了的,不必再怨这不公平的天;人犯了一次罪过,第二次也就自然地跟着来。

……(立起,望着天)今天晚上,是我让他们一块儿走,这罪过我知道,可是罪过我现在替他们犯了;所有的罪孽都是我一个人惹的,我的儿女都是好孩子,心地干净的,那么,天,真有了什么,也就让我一个人担待吧。

韩军:侍萍的语言里充满了“天”“命”等词汇。

同学们想想,“天”是什么呢?学生:天就是与地相对的。

韩军:其实,高于地面以上的,就是天了。

我们的周边就是天,天就是我们的四周上下的空气,“周遭环绕”的就是天。

“天圆地方”知道吗?学生:知道。

韩军:天圆地方,周天就环绕于我们的身边和头上,我们仰望星空,仰望苍穹,那里好像虚空,其实不虚,反而藏有奥妙,极其神秘。

天就是“周”围、“周”遭,“周”就是“天”。

那么,朴园这个人姓什么?学生:姓周。

(惊奇)噢!韩军:他姓“周”。

大家想想,他为什么不姓“张、王、李、赵”,他怎么不姓“韩”呢?作者为什么安排他姓“周”呢?请同学们用“周”字组一些词吧。

学生:周末。

韩军:周末,《圣经》开篇就讲,上帝用六天创造世界,第七天休息。

因此这整个“创世”共有七天。

礼拜一,礼拜二……都与宗教的“神秘”故事有关。

学生:周期。

韩军:周期。

大家想想,从犯罪起始,到罪犯受惩,蕴含着什么?学生:有“周期”的意思?韩军:周朴园作为父亲犯了什么罪,他儿子是不是也犯了同样的罪?学生:他儿子也是跟他犯了差不多的罪。

韩军:子与父一样冷酷、一样虚伪、一样做坏事、一样不能善终。

子是父的影子,罪行和惩罚在父子身上循环、“周期性”复发。

这个“周期”,是不是也有一丝“神秘”?学生:周围。

韩军:周围,天就是“周遭”,“周天”,本版编辑/“周围”,“环绕”。

学生:四周。

韩军:继续说。

学生:周而复始。

韩军:周而复始。

循环。

学生:周一。

韩军:再说个周二,周三,周四……这不是组词吧。

学生:周到。

韩军:周到,周全,是吧。

学生:周正。

韩军:周正,人长得端方、周正,内心也周正。

一起读这些关于“周”的词汇吧:周正、周详、周密周全、周备、周到周折、周旋、周章周转、周天、圆周周而复始周章(狼狈仓皇;周折苦心)韩军:注意,“周章”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狼狈仓惶”,一个是“周折苦心”。

好了,记住这些词。

韩军:看下面的文字,请用带“周”的四字词语来概括。

学生:(朗读)我闷了三十年了!你结了婚,就搬了家,我以为这一辈子也见不着你了;谁知道我自己的孩子偏偏要跑到周家来,又做我从前在你们家里做过的事。

……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爷们。

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

韩军:下面是我的概括:父母主仆生恋情产二子,母子跳河子女主仆生恋情使怀孕,母子电亡请同学们用一个带“周”字的四字成语来概括,这叫什么?学生:周而复始。

韩军:周而复始,就是循环应验了。

东西方的神话里,有很多类似的“父债子偿”“母罪女还”的故事“原型”,《雷雨》剧作者就运用了这些原型,强调“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这是“周”的第一个意思,大概就是剧作者让主人公姓“周”的原因之一吧。

再请同学们定义一下什么叫“周”,“圆周”的“周”。

画个图,表达“周”。

咱们都学理科,应该很容易定义“周”。

学生:“周”就是一个循环。

韩军:到黑板上来画一个“圆周”。

(一个男生到黑板前用粉笔画“周”)画慢一点,让大家看清。

不太圆,没关系。

好了,这个点叫什么点?学生:起点。

韩军:这个点呢?学生:终点。

韩军:好。

学生:先从“起点”开始,走了一圈,回到了“终点”。

韩军:“起点”和“终点”怎样了?学生:重合成一个点。

韩军:这就叫“周”,“起点和终点的重合、重逢、兑现”,重合到一个“点”上。

一个点上的“重合、重逢、应验、兑现”。

那么,我们能否找一找全文全剧有几组“重逢、重合、应验、兑现”?首先,我们所看到的是谁跟谁重逢,最明显的?学生:周朴园和侍萍。

(学生朗读:“你来干什么?……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韩军:周朴园和侍萍重逢了,男女恋人三十多年以后重逢了,这是第一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