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11月铜价分析

2011年11月铜价分析

欧债危机暂告段落,11月铜价震荡反弹我们综合判断:伦铜中线呈止跌震荡态势,11月份伦铜在7374—8650区间内震荡反弹的可能性最大;而如果11月初的G20峰会和11月下旬美国两党都出现扯皮,伦铜11月则存在再度回踩7000美元的风险。

需特别关注的是美国两党11月下旬是否会就债务上限和减赤进行的第二轮讨论再次出现扯皮,关注11月欧盟财长会议落实欧盟峰会决议细节进行讨论的结果,以及11月3-4日G20峰会是会进一步联合出手拯救措施还是会围绕贸易平衡和汇率等问题扯皮!!具体分析如下:宏观经济方面,2-3季度除日本受地震影响出现衰退外,主要经济体总体继续增长,但几乎都增速回落;10月份PMI则涨跌互现;这预示着11月份全球铜消费将企稳反弹。

1、欧洲央行总裁特里谢9月8日说,欧洲经济展望充满不确定性,下滑风险加大。

欧洲央行将欧元区今年经济成长预期下调至1.4%~1.8%。

而将明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下调至0.4%~2.2%。

2、IMF9月20日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成长预估下调至4.0%,并下调全球几乎每个地区的成长预估,IMF警告,如果不采取全球协调行动,美欧经济面临严重的衰退和一个“失去的十年”。

IMF 称,未来数年美国经济成长相对于历史平均水平将保持温和,但将美国2011年成长预估从6月时预估的2.5%下调至1.5%,明年成长预估从2.7%下调至1.8%。

3、欧洲央行13日发布月度公报称,主权债务危机使得欧洲及全球金融市场都面临了相当大的压力,而金融市场的此类承压状况则有可能对欧元区实体经济状况造成外溢性影响。

图1:2011年2-3季度,除日本因地震影响而负增长外,其他经济体依然保持增长态势,但大多增速回落。

图2:主要经济体10月的PMI指数涨跌互现。

欧英澳巴等仍在50以下的衰退区间内运行;而铜消费主体的中美日印俄等均在50以上的增长区间运行,这预示着11月份全球铜消费企稳增长。

欧洲债务方面,欧元区领导人7月21日关于欧洲债务问题的布鲁塞尔峰会后达成第二轮援助希腊的方案。

方案涉及降低对希腊贷款的利率,向民间债权人提供各种不同的选择,以帮助希腊摆脱债务危机。

这项计划包含为受困国家延长贷款期限,降低利率,并扩大欧洲金融稳定机制金额,准许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F)在二级公债市场直接购买国债。

在第二轮希腊救助计划中,民间部门2011-2019年总参与规模将达到1060亿欧元;而官方注资规模达1090亿欧元。

该方案还将EFSF的规模从2500亿欧元扩大到4400亿欧元,方案同意将EFSF向希腊发放的贷款年期将由7.5年延长至15-30年,并将EFSF向希腊发放的贷款利率从4.5%降低为3.5%。

10月21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的欧元区财长会议决定根据去年达成的协议,向希腊发放第六批数额为80亿欧元的援助贷款。

欧元区财长会议根据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洲央行组成的“三驾马车”的报告,以及希腊经济调整计划的第五次评估报告,认为希腊的经济形势正在恶化,其经济面临的挑战仍然十分严峻。

会议欢迎希腊议会20日通过的紧缩计划,并相信这些紧缩措施能够使希腊实现2012年的财政目标。

会议呼吁希腊政府在落实结构调整与私有化方案方面取得进一步的成效。

公告称,向希腊发放贷款的决议还将提交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董事会表决,贷款预计将在11月上旬发放。

而历尽波折,斯洛伐克议会10月13日第二次投票终于批准了EFSF扩权议案,欧元区17国终于全部通过该议案,为EFSF从2500亿欧元扩大到4400亿欧元迈出了关键一步。

EFSF首席执行官雷格林表示,欧洲金融稳定机制将“迅速完成所有必要程序”!特别是,欧盟峰会27日达成解决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全面性方案。

希腊债券的民间持有人将减记50%。

新的欧元区纾困基金规模将通过杠杆化进一步大幅提高,达到约1万亿欧元,以确保有充裕资金援助困难的欧元国家。

同时,欧洲银行业也被要求在明年6月底前完成增资,将核心资本适足率提高至9%以防范未来市场的可能冲击。

另外,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9月28日在欧洲议会确认,欧盟委员会已接受了征收金融交易税的提议,并认为,该税种征收后将可每年筹集资金最高550亿欧元,用于援助欧盟财政受困成员国。

图3:9月份除希腊、塞浦路斯和意大利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外,其他国家有所回调,显示欧洲债务初现缓解迹象。

图4:希腊1年期国债收益率10月14日当周创历史新高169.335%:从这个角度看,市场担忧希腊短期债务将面临违约,并已经预估了希腊债务减免的可能,而欧盟峰会告诉了我们答案——减免比例50!数据来源:Bloomberg图5:四季度欧猪5国国债到期量大幅下降,欧债大大压力减轻!11月份与10月持平,12月进一步下降!笔者认为,虽然11月欧盟财长会议还要为落实欧盟峰会决议细节进行讨论,由于欧元区各国各怀心思,同床异梦,可能还会有扯皮,三大评级机构可能还将轮番挖掘和轰炸,下调意大利主权和欧美一些银行的评级,欧洲债务问题仍将持续成为美国打压欧元进而维持美元霸权地位的攻击重点;但11月份欧洲债务压力已明显下降,而欧盟峰会的决议使市场大大松了一口气,11月初的G20峰会还会进一步采取合作措施,阻止全球经济下滑。

欧洲债务危机已经暂告一段落!美国债务方面,美国总统奥巴马8月2日美国债务违约大限的最后关头,签署了提高美国债务上限和消减赤字的《2011年预算控制法案》。

根据法案,预算控制将分两步走:第一步先提高债务上限9000亿美元,削减赤字近1万亿美元。

第二步国会还将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在今年11月23日前就新的债务上限与削减赤字的额度与具体内容提出建议。

最终结果是美债上限将最低提高2.1万亿美元,最高提高2.4万亿美元;而赤字必须要至少削减2.2万亿美元,多至削减2.5万亿美元,并且没有任何加税条款。

可见,11月份,美国国会特别委员会还要就第二步方案进行讨论,届时又可能会再一次陷入两党扯皮的境地。

图6:显示市场恐慌情绪的VIX指数近期双顶回落,10月31日已从8月8日高点48回落至29.96,已经低于30的恐慌界线,市场情绪暂时恢复平稳。

只要11月份美国两党不对债务上限过分地再度扯皮,美欧债务危机对市场的冲击应该暂告一段落!通货膨胀方面,受金融危机期间实施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影响,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的CPI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反弹,9月份,英国达到5.2%的高位,而欧美通胀率也达到了2.4%-3.9%的水平,普遍超过其2%的控制目标,并呈现出上升趋势;由于欧美失业率仍然高企,个人消费难以增长,欧美经济今明年很可能陷入“滞胀” ;日本则接近0通胀,其甚至担心陷入通缩;而新兴经济体和亚洲各国的CPI也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反弹,涨幅大大高于欧美(9月份,巴西、印度、俄罗斯、阿根廷和越南的物价同比涨幅更是达到了7.3-22.42%的高位,中韩和新加坡也达到了6.1%、4.25%和5.7%),通胀压力更加明显!如果欧美经济回调、中国继续收紧货币政策、人民币升值持续、“电荒”蔓延,中国经济明年也有陷入“滞胀”的风险。

而受翘尾因素和近期商品大跌的影响,10月份中国CPI可能继续回落,通胀压力减轻。

这样,在目前国内银行储蓄外流、资金捉襟见肘、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危险加剧、高利贷危机蔓延的背景下,预计11-12月,央行有可能会定向宽松或对中小银行小幅降准。

图7:中国目前实际仍为负利率。

9月份CPI回落至6.1%,而由于大宗商品8、9月份大幅回落及翘尾因素减退, 10月份CPI预计继续回落,通胀压力减退;在中小企业和银行资金压力空前的背景下,11-12月份人行有可能调降中小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

资金方面,由于目前各国经济复苏放缓,美欧债务危机也使得欧美财政收紧;同时,美欧失业率高企,通胀还算温和,这使得美欧回收流动性依然较谨慎,尤其是债务危机可能压低经济增长。

因此,预计到2012年美欧英日不会加息。

由于美日这种0利率政策可能持续相当时间,使得美日成为主要的资金融出国,热钱在全球泛滥,推高大宗商品和资产价格,推升其他地区(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的通胀。

而且,美日英目前仍然继续维持其极低的利率和“定量宽松”(QE)的货币政策,并推出了新的量宽措施。

美联储9月21日议息会议后宣布,将在2012年6月底前购买4000亿美元6年期至30年期国债,出售相同规模的3年期或更短期的国债,实施“扭转操作”,并宣布维持利率在0至0.25%区间不变。

欧洲央行与英国央行10月6日决定推出总规模约1700亿美元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措施,标志着全球新一轮货币宽松措施已拉开序幕。

欧洲央行6日宣布以400亿欧元(约合530亿美元) 上限购买欧洲有担保债券,同时重启对银行提供12-13个月期不限额度的再融资操作;英国央行同日宣布推出规模750亿英镑(约合1150亿美元)的QE2。

两大央行还分别决定维持1.5%和0.5%的利率水平不变。

特别是,10月26-27日的欧盟峰会达成协议,同意通过杠杆化将EFSF规模从4400亿欧元继续扩大到1万亿欧元,以确保有充裕资金援助困难的欧元国家。

日本央行10月27日继续维持零利率政策,并把现有50万亿日元的量化宽松规模再扩大至55万亿日元(总计约合7240亿美元) ,用来每年购买21.6万亿日元的日本政府债券。

日本央行将从三个方面加强货币宽松:全面的货币宽松,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提供支持。

相反,为了对抗输入性通胀,印度央行10月25日依然宣布上调关键利率25个基点。

这是印度央行自去年3月以来第13次加息。

10月26日,温家宝总理强调,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首要任务,并更加注重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

这令市场猜测中国将很快部份放宽紧缩的货币政策。

10月中国公开市场货币净投放890亿;由于中国10月份开始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预计10月份新增贷款,比9月份的4700亿元略宽。

而央行从9月5日开始扩大存准率征缴范围,将商业银行的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并分三阶段征收,这相当于未来6个月内上调两至三次存款准备金率,冻结8000-9500亿元的资金,过于严苛的措施已经使得银行体系(特别是中小银行)的资金面临枯竭。

为应付目前中小企业和银行体系资金空前紧张的局面,防范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后的连锁风险,11~12月份,国内很有必要降准,特别是中小银行的存准率。

总体来看,欧盟峰会达成全面协议使得欧债危机暂告段落,EFSF将通过杠杆化进一步大幅提高到1万亿欧元规模,而美国推行“扭转操作”、欧英推出QE2,日本加大QE额度,而中国为防范银行资金枯竭和高利贷危机蔓延的连锁风险,货币可能会定向适度放宽,这使得11月份全球流动性可能会比10月继续放宽。

图8:2011年9月新增贷款4700亿元,大幅低于当月5945亿的计算目标;今年1—9月份累计新增贷款56912亿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