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大学 电气工程考研 教学大纲-自动控制原理201109

重庆大学 电气工程考研 教学大纲-自动控制原理201109

自动控制原理(I)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I)
二、课程代码:15012545
三、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Automatic Control(I)
四、课程负责人:左为恒
五、学时与学分:
总学时:72学时(课堂教学66学时,实验12学时,注:实验以6学时计算)
总学分:4.5学分
六、课程性质:学科大类基础必修
七、适用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八、选课对象: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本科专业学生
九、预修课程:高等数学、积分变换、线性代数、电路原理、电子技术、电机学等
十、课程教材:
左为恒、周林主编.自动控制理论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
十一、参考书目:
夏德钤主编,自动控制理论(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胡寿松主编,自动控制原理(第4版),科学出版社,2000
十二、开课单位:电气工程学院
十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该课程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学习本课程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知识、学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时域特性、稳定性、稳态特征、动态特性和频率特性,以及分析和设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校正方法。

课程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单输入单输出经典控制理论与多输入多输出现代控制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有更深入地认识,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分析、计算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自控原理模拟实验与MA TLAB语言辅助分析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并掌握分析与设计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十四、课程基本要求: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专业基础课,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涉及的基本概念较多,理论性、逻辑性较强,涉及内容广泛。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对控制系统基本概念应有透彻讲解,对基本原理应作详尽的分析。

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对控制系统的分析、计算和设计方法等。

十五、课程描述及主要内容:
该课程分析讨论了经典自动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理论相关知识。

经典控制部分重点学习基于数学模型基础上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包括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内容含有: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线性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根轨迹分析、频率特性分析、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校正、非线性系统的近似分析等内容。

现代控制理论主要以状态空间法为基础,讨论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内部状态变量相关内容,包括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状态方程的变换、求解等相关问题及系统的能控性、能观性等问题。

十六、学时分配:
课堂教学学时(共66学时)建议分配如下:
第一章自动控制理论及MATLAB简介2学时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6学时
第三章时域分析法12学时
第四章根轨迹法8学时
第五章频率特性法12学时
第六章控制系统的校正12学时
第七章非线性系统4学时
第八章现代控制理论基础8学时
总复习2学时
实验教学学时:12学时
十七、能承担此课的教师:
罗亦军,李昌春,薛大金,孙滔,侯世英,左为恒,周林
教学大纲制订者:左为恒
教学大纲审定者:周林
教学大纲制订日:2011年9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