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生产维护知识讲义
全面生产维护
全面生产维护是一种设备管理策略,以提 高设备效率为目的。在应用过程中,一些发达 国家将其发展为整个生产系目的是通过解决设备或生 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来保证产品、过程、体 系和企业的质量,所以说全面生产维护(TPM) 是全面质量管理(TQM)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
生产
定置
控制
色
度
任务
管理.
手段
彩
、
及完
视觉
直观
标
标
成情
显示
化和
准
准
况图
信息
方便
化
公
表化
标准
化
管
开
化
理
化
如标志线、标志 牌、标志色等
如故障信号灯、 报警铃、信息显 示屏、看板等
1、自 主 保 全
含义:企业员工自主地实施全面管理、 维护和保养。
自主保全的活动方法:以生产现场操作 人员为主,运用听、摸、嗅、看等方式对 设备进行检查,并通过不断的培训和学习, 使现场操作人员逐渐熟悉设备构造和性能, 不但会正确操作、保全和诊断故障,而且 会处理小故障。
C、定量。对劣化倾向的定量化测定; D、定周期。不同设备、不同设备故障点, 给出不同点检周期; E、定标准。给出每个点检部位是否正常的 依据,即判断标准; F、定点检计划表。点检计划表指导点检员 沿着规定的路线作业; G、定记录。包括作业记录、异常记录、故 障记录及倾向记录; H、定点检业务流程;明确点检作业和点检 结果的处理程序。如急需处理的问题,要通知 维修人员,不急处理的问题则记录在案。
自主保全活动程序
自主保全的活动分为三个阶段七个步骤:
7、自主管理的深入 6、整理整顿规范化 5、自主管理 4、培训与总点检 3、临时标准与规范的编制 2、对问题根源的攻关对策 1、初始清洁
改善劣化阶段
发现和检测劣化阶段
防止劣化(老 化)阶段
从现场排除浪进清总培对减费行除结养第少降卫垃第精和1低、生 圾 通 简1成、 2清、设化本2扫废备需步3;、、弃的要记4找物操管工步录出的作理、潜发者的经实分在生,内验施析的源进容,情设缺;行,制况备陷解所实定,维并 决 有 施标通护保养情况,进 一步改善设备及难准项过有;时以与目自效增有清规的主强效 扫 范 总 点 自员的和,点检主工处易即检进保的理于实。行全问;污施再,题清染标确意除的准认识非问化。、必题。改需。进品意。识,不断进步
全面生产维护广义定义
1989年以后,TPM的含义扩展为:以不 断追求生产系统的效率为目的,从生产系 统的总体出发,构筑能避免所有损失(灾 害、不良、故障等)发生的体制,在设计、 生产、销售及管理等所有部门的参与下, 最终实现企业零损失。
全面生产维护狭义与广义的区别
比较对象
狭义的TPM
广义的TPM
实施全面生产维护的效果
1、有形效果:提高效率、降低不合 格、缩短周期、减少损失、节约成本, 最终增加利润。
2、无行效果:提高员工的改进意识 和技能水平;培育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
全面生产维护的主基要本内框容架
八 大 支 柱 两 基 础
安全环境 教育培训 初期管理 业务改善 逐项改善 质量保全 计划保全 自主保全
4、保养预防时代 MP 设计不发生故障的设备。即在 设计阶段就考虑设备的可靠性 和维修性,从设备的设计、制 造上提高质量。 1960年后
预知保养说明
过去
现在
过去的故障 过去的失误 过去的保养
统计分析
未来
未来的保养方式 未来的保养频率 未来的零件备份
时间
全面生产维护的宗旨和目标
企业实施全面生产维护的宗旨是“通过 提高人的保全能力和设备的效率,力求达到 ‘零灾害’、‘零不良’、‘零故障’的目 标”。
活动目标 提高设备的效率
提高整个生产系统 的效率
活动对象
建立良好的设备维护 体系
构筑零损失的管理 体系
参与部门 生产部门、设备部门 企业的所有部门
参与人员 相关部门的所有人员 企业的全部人员
活动方式 自主的小组活动
自主活动和职务活 动相结合
TPM 的 演 变 历 程
1、事后保养时代 BM 设备出现故障后再维护 1950年以前
设备点检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所谓的点检,是按照一定的标准、一定周期、对 设备规定的部位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设备故障隐患, 及时加以修理调整,使设备保持其规定功能的设 备管 理方法。
值得指出的是,设备点检不仅仅是一种检查方式, 而且是一种制度和管理方法。
设备点检制的特点是: A、定人。设立设备操作者兼职的和专职的点检员; B、定点。明确设备故障点,明确点检部位、项目 和内容;
理念:从“没问题就不去理它”到“没 问设题备就的设效率法:不指让综它合有效问率题,包”括。设备寿命周期成
本和设备快速批量生产的能力。
冰山的顶端
故障
磨损、松驰、泄露、灰 尘、污垢、腐蚀变形、 原材料问题、表面磨损 、裂缝、过热、震动、 噪音及其它不正常现象
隐藏的问题
员工的保全能力
1、设备操作人员,要有自主保全 (自主管理、维护、保养)的能力;
6、预知保养时代 PM 预测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时段, 有针对性的维护。1980年后
2、预防保养时代 PM 对周期性故障提出的维护 如定期加油、经常擦灰、 更换部件。1951年后
3、改良保养时代 CM 查找薄弱部位对其进行改良
1957年后
5、全面生产维护时代 TPM 全员参加型的保养(见狭义定义) 1971年以后
目视管理
目视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 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 产率目的的一种管理手法,也是一种利用人的视觉 进行“一目了然”管理的科学方法。
它以“一看便知”的方法,将管理者的要求 和意图尽可能的让大家看得见,还能形象直观地将 潜在问题和浪费显现出来。
目视管理主要内容
按时交货率;计划完成率;材料和产品库存率;在线生产 量等。
损失工时的事故数;事故率;事故隐患和未遂事故数;废 水排放量;废水化学含氧量;固体废弃物;环境事故数等
员工参与率;完成工作时间;合理化建议数;小组活动次 数;问题改进数;培训时间;获得资格证数等。
劳动生产率;设备综合效率;设备时间利用率;设备性能 利用率;产品合格率;设备故障数;小故障停机数;设备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设备平均维修时间等。
2、专职的管理、维护、保养人员, 要有高度专业保全的能力;
3、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要有提高 设备效率的设备管理及设计能力。
全面生产维护的六方面指标
类别 质量
成本 交货 期 安全
士气
生产 力
内
容
由于材料质量问题造成的停机率;产品一次合格率;在线 遗漏缺陷数;投诉数等。
制造成本;维修成本占制造成本的比例;质量成本;全面 生产维护投入和节约的对比;能源消耗;原材料的浪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