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卷七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注意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1.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③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④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⑤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蒲松龄《狼》)⑥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其一)》)⑦《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哲理。
⑧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行者笑道:“嫂嫂勿得悭吝( ),是必借我使使。
保得唐僧过山,就送还你。
我是个志诚有余的君子,不是那借物不还的小人。
” 罗刹又骂道:“泼猢狲!好没道理,没分晓!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之意,岂得如心!你不要走,吃我老娘一剑!”大圣公然不具,使铁棒pī( )手相迎。
他两个往往未来,战经五七回合,罗刹女手软难轮,孙行者身强善敌。
他见事势不谐,即取扇子,望行者扇了一扇,行者魏然不动。
行者收了铁棒,笑吟吟的道:“这番不比那番!任你怎么扇来,老孙若动一动,就不算汉子!”那罗刹又扇两扇。
果然不动。
罗刹慌了,急收宝贝,转回走入洞里,将门紧紧关上。
。
的(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悭吝..()()pī()手相迎罗刹.()(2)画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_________________。
(3)“这番不比那番”句中的“这”“那”是_________词。
(4)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文中的“罗刹”指的是_____________,孙悟空向她借扇子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书中有很多情节都与“三”有关,请列举2个: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性学习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
关心、爱护、孝敬老人,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应有的美德。
班级开展“孝亲敬老”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新闻2018年4月28日,荆州广播电视台《好人开讲》之“以孝传家”节目播出,最后开讲的是11岁的小妇联覃可欣。
去年5月,可欣的妈妈被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可遗憾的是,与家里成年人的多次配型都失败了。
这时候,可欣站了出来,希望能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救妈妈。
可欣身高一米七,体重只有84斤,为了顺利移植,她5个月增重18斤,今年3月,可欣成动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集。
4天的时间,每天都要采集三到四个小时左右,但坚强的可欣从没叫过一次苦。
可欣的故事感动了万千观众。
【材料二】漫画(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内容(不超过20字)。
(2)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正确句子写出来。
(3)请你为本次活动你写一则宣传标语。
(4)如果当时你在医院看到材料二中情景,想要上前去劝说图中的青年孝亲敬老,你该怎么说?二、阅读阅读并完成小题秋天的怀念史铁生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②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的肝常常疼得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好吧,就明天。
”我说。
我的回答让她喜出望外。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这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还有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4. 文章第①段和第⑦段两次出现了“好好儿活”,分别有什么含义?5. 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6. 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
(从词语使用角度分析)(2)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股的神色。
(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
7. 结合选文谈谈母亲提议去北海看菊花有何用意8. “好好儿活”这句朴素的话语,会引发人深刻的思考,请联系实际谈谈,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呢?阅读并完成小题。
对一朵花微笑①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
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②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
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
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
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
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
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
③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④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
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墨绿墨绿,和周围的枯黄野地形成鲜明对比。
⑤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浇灌麦地的人没看好水,或许他把水放进麦田后睡觉去了。
水漫过田埂,顺这条干沟漫漶而下。
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
那种绿,是积攒了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
我虽不能像一头牛一样扑过去,猛吃一顿,但我可以在绿草中睡一觉。
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一个梦,也是满足。
⑥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
而这一小片的草木会不会等到我出人头地的一天?这些简单地长几片叶、伸几条枝、开几瓣小花的草木,从没长高长大、没有茂盛过的草木,每年,从我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看到的是否全是不景气?⑦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
这不容易开一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
⑧要懂得一棵草并不容易。
弄懂一棵草,并不仅限于把草喂到嘴里嚼嚼,尝尝味道。
挖一个坑,把自己栽进去,浇点水,直愣愣站上半天,感觉到可能只是腿酸脚麻和腰疼,并不能断定草木长在土里也是这般情景。
人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知道土深处的事情。
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埋得暗无天日。
人把一件件事情干完,干好,人就渐渐出来了。
⑨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
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
我不懂它们。
9. 分析文章的内容,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小草身上获得了做人道理的启示。
10. 说说下列句子在表达上的妙处。
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11. 第②段中作者说自己“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第⑦段又说自己“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
前后对照,你能发现作者的表达意图吗?12. 联系全文,你觉得有哪些原因让我禁不住对一朵花微笑?。
13. 和自然对话,哪怕是一株卑微的小草,作者从开花的小草那里获得了人生深刻的启示。
你从中获得什么样的启示呢?文言文阅读【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
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车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①趋于奢矣。
见乡人则嗤其朴陋②,见雇工则颐指气使③,此即日习于傲矣。
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
初五夜,又接弟信,余固恐弟之焦躁也。
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
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
弟总宜平心静气。
尔与诸弟戒之,至嘱至嘱!(节选自《曾国藩家书》)[注释]①日:一天天地。
②朴陋:粗俗鄙障。
④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
14. 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非宁静无以致.远(2)非学无以广.才(3)悲守穷庐..(4)此即日习.于傲矣15.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2)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
16. 【甲】文中诸葛亮认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以“_____________”四字比喻了过度懈怠、不静心于学的人精力衰竭、失去活力的状态;【乙】文中曾国藩以自己为例劝诫弟弟,提出做事宜“___________”,否则会导致“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的结果;【甲】【乙】两文的作者都认为__________会阻碍“静”的养成,从而影响学习与做事。
17. 【甲】文中诸葛亮提出“俭以养德”的观点,请你结合【乙】文内容,谈谈在生活中该如何培养“俭”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