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化学期末化学反应原理复习

高二化学期末化学反应原理复习

高二化学期末化学反应原理复习(1)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2小题,共24分。

)1.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 )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ﻩ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C.利用潮汐能发电ﻩ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既可表示微粒数,又可表示物质的量B.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C.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不仅要写明反应热的符号和数值,还要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D.凡是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3.25 ℃,101 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aq) +SO 42—(aq)+Ba2+(aq)+2OH-(aq)BaSO4(s)+2H2O(1)△H =-57.3 kJ/molB.KOH(aq)+12H2SO4(aq)12K2SO4(aq)+H2O(l)△H=-57.3kJ/molC.C 8H18(l)+252O2(g)8CO2(g)+9H2O△H=-5518 kJ/molD.2C8H18(g)+25O2(g)16CO2(g)+18H2O(1)△H=-5518 kJ/mol4.反应A(g)+3B(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D)=0.4mol /(L·s)ﻩB.υ(C)=0.5 mol/ (L·s)C.υ(B)=0.6 mol/ (L·s)D.υ(A)=0.15mol /(L·s)5.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2∶2∶1。

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则( ) A.平衡不移动ﻩﻩﻩB.再达平衡时,n(A)∶n(B)∶n(C)仍为2∶2∶1C.再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增大D.再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6.在下列平衡2CrO42—(黄色)+2H+Cr2O72—(橙红色)+H2O中,溶液介于黄和橙红色之间,今欲增加溶液的橙红色,则要在溶液中加入()A.H+ﻩB.OH— C.K+ﻩ D.H2O7.在一定温度下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③混合气体的密度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时,能表明可逆反应A(s)+2B(g)C(g)+D(g)已达平衡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④ D.只有④8.已知299K时,合成氨反应N2(g)+ 3H2 ( g)H3 ( g )△H=-92.0kJ/mol,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2和3 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 )A.一定大于92.0 kJﻩB.一定等于92.0 kJ C.一定小于92.0kJ D.不能确定9.已知反应A 2(g)+2B2(g )2AB 2(g)△H <0,下列说法正确的 ( ) A .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10.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反应速率v (Br 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

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初始浓度c /mo l·l-1溴颜色消失所需时间t/sCH 3COCH 3HC l B r2 ① 0.80 0.20 0.0010 290 ② 1.60 0.20 0.0010 145 ③ 0.80 0.40 0.0010 145 ④0.800.200.0020580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增大c(CH 3COCH 3),v (Br 2)增大 B.实验②和③的v(Br 2)相等 C .增大c (H Cl),v(Br 2)增大 D .增大c (Br 2),v (Br 2)增大 11.对于可逆反应4NH 3(g)+5O 2(g)4N 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 2)=5υ逆(NO)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NO 的同时,消耗xm olN 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 3)=3υ正(H 2O ) 12.已知有热化学方程式:S O2(g)+12O 2(g) SO 3(g) △H = -98.32kJ/mo l,现有4m olSO 2参加反应,当放出314.3kJ 热量时,SO2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 ) A.40% B .50% C .80% D .90%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16分。

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已知:Na 2O 2(s )+CO 2(g)N a2C O3(s ) +21O (g)2ﻩΔH=-226 kJ/mo l 2C O(g )+O 2(g)2CO 2(g ) ΔH= -566 k J/mol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 O的燃烧热为283 kJB.右图可表示由CO 生成CO 2的反应过程和能 量关系C .2Na 2O2(s)+2CO 2(s) 2N a2CO 3(s)+O 2(g)ΔH >-452 kJ/mol D.CO (g)与Na 2O 2(s)反应生成1molN a2CO 3(s )时放出509 kJ 热量14.在密闭容中发生下列反应aA(g )c 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的转化率变小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D的体积分数变大 D.a <c+d15.在一密闭烧瓶中注入NO2,在25℃时建立下列平衡:2NO2N2O4 △H< 0,若把烧瓶置于100℃的沸水中,下列情况中不变的是()A.颜色ﻩ B.质量ﻩﻩﻩ C.压强ﻩﻩ D.密度16.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现分别进行下列两上实验:(N2O2△H>0)(a)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b)在活塞上都加2 kg的砝码在以上两情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a)甲>乙B.(b)甲>乙 C.(a)甲<乙D.(b)甲<乙三、本题共2小题,共17分17.(共6分)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 +10( ),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草酸溶液反应时,发现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1) 请写出括号内物质的化学式:(2) 针对上述实验现象,某同学认为KMnO4与H2C2O4反应是放热反应,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的猜想还可能是的影响。

(3)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试剂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最合理的是A.硫酸钾B.硫酸锰 C.水 D.氯化锰18.(共11分)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实验序号金属质量/g金属状态C(H2SO4)/mol·L-1V(H2SO4)/mL溶液温度/℃金属消失的时间/s反应前反应后1 0.10 丝0.550 2034 50020.10 粉末0.5 50 2035 5030.10 丝0.7 5020 36 25040.10丝0.8 5020352005 0.10 粉末0.8 50 20 36 256 0.10 丝 1.0 5020 35 1257 0.10丝1.0 50 35 50 508 0.10丝1.1 50 20 341009 0.10 丝 1.1 502044 40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4和5表明,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填实验序号);(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填实验序号);(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 ,其实验序号是。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

υ t 0 a b c d υ正 υ正 υ正 υ逆υ逆 υ逆 19. (1)已知1g 碳粉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2.8 kJ ,试写出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 。

(2)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氧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①合成氨反应N 2(g )+3H 2(g )2NH 3(g ),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平衡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使用催化剂 反应的△H (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

②已知:O 2(g ) O 2+(g)+e -△H 1=+1175.7 kJ·mo l—1PtF 6(g)+e -P tF 6-(g) △H 2=-771.1 kJ·m ol —1 O 2PtF 6(s) O 2+(g)+PtF 6-(g) △H 3=+482.2 kJ·mol —1则反应O 2(g)+PtF6(g) O2+PtF 6-(s)的 △H =_____________ kJ·m ol —1 20.(共14分)(1)对于可逆反应CO (g)+NO 2(g) CO 2(g)+NO(g) △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后,若改变条件(未说明的条件不变),对有关物理量及平衡状态有何影响?将变化结果(填增大、减小、不变、变深、变浅,正反应,逆反应),填入空格。

① 压强不变,充入少量氦气,混合气体的颜色 。

② 升高体系的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

③ 使用正催化剂, CO 的转化率 。

④ 体积不变,缓慢充入少量氧气,平衡向 方向移动。

(2) 反应m A +n B p C 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

① 若A 、B 、C都是气体,减压后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则m 、n、p 的关系是 。

② 若C 为气体,且m + n = p ,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 方向移动。

③如果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 的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则B 肯定不能为 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