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学习心得
学校下发了一本《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空闲之际,翻阅并学习了下,通过学习,收获了许多相关知识。

一、《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的主要内容有:
专业标准的制定依据:《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描述了中国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二十字工作方针的《规划纲要》;借鉴了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或相关内容;小学教育和小学教师教育的研究成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专业标准在进一步强调小学教师从业准则的规范性和科学型。

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五方面:科学性、规范性、基础性、时代性和实践性。

专业标准提出了四项基本理念:师德为先,明确了师德居于教师专业的首要位置;学生为本,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力为重,强调了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的重点;终身学习,体现了教师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性。

小学教师职业具有独特性,小学教师首先要将教育看做是一项事业,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谋生的职业;其次,教师要有长远的眼光;最后,小学教师要有敬业精神。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是我国教育振兴的需要。

我们应该了解“专业知识是基础,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是关键,育人是实质”。

小学教育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

首先,小学教师往往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为人师表是教师的重要职业道德;其二,要培养学生的需要,小学教师需要坚定终身学习的信念;其三,培养人才不能靠教师一个人完成,所以小学教师要学会和同事合作,形成教师职业共同体。

小学生是小学教育的中心和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具有主动性、主体性、发展性等特点。

要完成教育教学的艰巨任务,教师要关爱学生,尊重信任学生,为学生创造快乐的学习条件。

专业标准对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态度和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德育为先,引导小学生全面发展;育人为本,为每个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重视教育教学的提升;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尊重和发挥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

专业标准非常重视小学教师的自身修养,从品质、性格、心理、文明四个方面对小学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

对小学教师专业知识从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和通识性知识四个领域做出了基本要求,体现了小学教育服务于小学生的性质。

专业标准的专业能力维度,着重对教育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激励与发展五个方面进行了解释。

教学设计要合理、体现个体发展与集体进步、要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要家长评价与促进功能,重视形成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灵活运用多元评价。

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的主要体会:
小学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要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小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

小学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师风,全心全意为小学教育服务的意识。

需要长期的坚持,爱心的呵护,并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小学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
爱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

尊重他们的人格,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所有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不同需求。

小学教师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的实践能力,研究与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

总之,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有了更多的认识,也坚定了我对教育事业的信心。

今后,我将加强扎实的教学,及时反思,认真总结,在课程教材改革的征途上创造出新的成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