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护理ppt
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发生大与免疫 应答过程中的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某 种细胞恶变有关的免疫系统的实质性恶性 肿瘤。
发病部位:
其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通常以实体 形式生长于淋巴组织丰富的组织器官中。
其中以淋巴结、扁桃体、脾、骨髓等部位 最易受累。
病理特征:临床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 大和局部肿块为特征 。
• 同时伴有相应的器官受压迫或侵润受损症 状。
• 晚期 有恶病质、发热及贫血。
光镜下HD 的淋巴结结 构可完全或 部分破坏, 其细胞成分 可由肿瘤细 胞(R-S细 胞)、反应 性炎细胞及
间质组成
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 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但各国之 间存在差别。在发达国家男60~70岁,女70~74 岁为发病高峰,而不发达国家中青年人有相当高 发生率。
Ⅳ期 一个或多个结外器官受到广泛性或散播型侵 犯,伴或不伴有淋巴结肿大。肝和骨髓受到累及 均属该期
【治疗要点】
以化疗为主、放疗与化疗 二 放射治疗 三 生物治疗 四 造血干细胞移植
【基本资料】
现病史
• 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淋巴结肿大, 伴有乏力,有触痛,无发热,无大汗,无 头痛,无头晕。于2016年12月28日首次收 至入院,2017年1月13日临床检验病理中心 淋巴活检回报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确诊为 非霍奇金淋巴瘤后,临床给予的治疗方案 CHOP方案化疗(环磷酰胺+长春地辛+地塞 米松+吡柔吡星),于2017年3月31日复诊 入院给予的治疗方案是(甲氨蝶呤+阿糖胞苷 +门冬酰胺酶)化疗方案,同时给予保肝护 胃,保护重要脏器,补液抗感染等对症支 持治疗。
• 2017年-01-03骨髓细胞形态回报;感染骨 髓象,2017年-01-05免疫组化验检查NAP: 阳性率44%,积分126分,2017-01-13北京 海斯特临床检验病理中心淋巴活检回报: 非霍奇金淋巴瘤-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
入院后血常规
护理评估
护理分级评定表
护理诊断
•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化疗所致胃肠道反 应有关
静脉炎的处理: 局部禁止静脉注射、患处勿受压使用喜辽 妥等药物外敷、鼓励病人多做肢体活动, 以促进血液循环
点击返回
焦虑自评量表(SAS) 请仔细阅读每一条
内容,根据您最近一周 的实际感觉,选择符合 自己的状态。 A.没有或很少部分时间 B.小部分时间 C.相当多时间 D.绝大部分时间或全部 时间
根据病变范围不同,采用Ann Arrbor临床 分期法可将淋巴瘤分为四期:
Ⅰ期 病变仅限于两个淋巴结区或单个结外器官局 部受累
Ⅱ期 病变累及纵膈同侧两个以上淋巴结区或病变 局限侵犯淋巴结以外器官及纵膈同侧1个淋巴结区
Ⅲ期 病变累及纵膈上下2个以上淋巴结区,可伴 脾累及结外器官局限性受累,或脾与结外器官受 累
• 细胞分型也存在地域差异。我国67%的NHL属B 细胞型,在中西部地区和海南岛高达79.2%~ 84.6%。而T-NHL只占28.5%。
• 发病部位 NK/T细胞淋巴瘤,尤其是鼻NK/T淋巴 瘤在亚洲和中南美洲发病率较高,共约占NHL的8 %~13%,在鼻NHL中原发性鼻腔NK/T淋巴瘤约 占80%~90%。
淋巴瘤
血液内科A 区 护士 :曹星
时间:2017年4月17日 地点:血液内科A区示教室 查房者:兰利芬(护士长) 责任护士:曹星 查房内容:非霍奇金淋巴瘤护理查房
了解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相关知 识 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 掌握淋巴瘤的临床护理
掌握对淋巴瘤的健康教育
中文名称:淋巴瘤
英文名称:<lymphoma> 定义:
(一) 淋巴结肿大 无痛性进行性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 肿大常为首发症状。 肿大的淋巴结活动,融合成块,触 诊有软骨样感,一般不破溃。 晚期浅表和深部淋巴结均可肿大。
(五)组织器官受累
如肝损害、胃肠道损害、肾损害、中枢神 经系统中的脊髓与脑损害等
NHL远处扩散和结外侵犯较HD常见
【诊断要点】
4月10日总分 48×1.25=60(中度焦 虑) 4月15日总分 36×1.25=45(正常) 轻度焦虑:50-59分 中度焦虑:60-69分 重度焦虑:大于70分
•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消化道反应 •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静脉炎 • 有感染的风险:与化疗致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低
下有关 • 潜在并发症:出血,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 睡眠形态紊乱:与疾病、化疗所致不适及心理负
担有关 • 自我形象紊乱:与毛发缺失有关 • 活动无耐力:与贫血有关 • 焦虑: 与患者担心疾病预后差反复接受治疗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