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美食篇
8、 宝庆干鸭肾和干鸭掌 本地农家自喂自养自用柴火熏烤的腊鸭肾和腊鸭掌,土色土香,原汁原味,很有嚼劲,越咬越有味。其 味道之好,就不用多说了!是当地人招待最尊贵客人的必备与首选佳肴。宝庆干鸭肾与腊鸭掌,腊猪耳 朵并称为本地腊味最佳之精品,下酒之最佳菜肴!
9、霉豆腐乳和霉豆腐渣 当过知青的母亲从外婆的手中传承了做霉豆腐乳的秘诀,做得好到一条街的邻居不仅是经常来吃,更甚 还有人干脆请母亲帮忙做好直接给他。母亲做的霉豆腐乳,只要吃一点点,就能成为我永远的回忆。 母亲腌制豆腐乳和咸菜的密封方法与常人不同,常人是用水灌在坛口与坛盖处,而母亲是用盐塞在坛口 与坛盖处,既是密封,又是杀菌,每一次揭开坛盖的时候,不会渗水到咸菜里面去。这就是母亲的咸菜 永远不会变酸走味的缘故。 舅妈做的霉豆腐渣也是我们全家的最爱,普通的豆腐渣经过加工,变得细腻柔滑,再加上绿色的香 菜(葱,大蒜叶)、红红的辣椒碎,姜米,肉泥混在一起炒,恰起来会感到香喷喷,香飘万里。
3、宝庆朝天椒,酸萝卜,刀豆酸茭头 宝庆种植辣椒,历史悠久,清道光年间所修《宝庆府志》就有朝天椒的记载:“辣椒……小者为朝天辣 椒,又名七姐妹,其味甚辣。”宝庆朝天椒还是一味良药,有生热发汗之功,能帮助消化,治疗伤风感 冒和食欲不佳等症。 在邵阳,孩子们不到一岁,就被父母用蘸过辣椒酱的筷子“洗礼”过了——作为本能,孩子们看到伸过 来的筷子,用小舌头去舔,然后是大哭,接下来是父母灌点凉白开,如此反复,直到不喂给宝宝们辣椒 酱他们开始大哭——邵阳人爱辣如命的性格就这样自祖辈代代传了下来。 湘 西酸萝卜是湖南湘西地区的特色小吃,邵阳人制作时自然就接近那边的风格。说到酸萝卜,母亲做的 酸萝卜可是一绝。每次回家是必带家乡菜之一,连广州的同事都 交口称赞难以忘怀。浸泡时间是计算到 我出发那一天刚刚好的,萝卜更是自家种身材一等一的,没有筋而且蹦蹦脆。刀豆酸茭头等坛子菜在下 面我有介绍
10、隆回蛋饺 蛋饺也是邵阳的特色菜肴,鸡蛋打碎搅匀,在锅里烙一层蛋皮,然后将肉末捏成长长的一团,放在 蛋皮的一头,用筷子一夹一翻一卷,蛋饺就做好了。吃的时候一般是放在鸡汤里一起蒸,有时候还加点 龙糍粑 邵阳乡下人过年的食品必须要有甜酒和糍粑,这是一种至淳的食品,因为甜酒是辛苦蒸出来,糍粑是亲 手打出来的。在那些物质匮乏的年代,糍粑承载了太多的快乐,家乡俗语还说道“能舂烂一臼粑,细伢 子就可以娶老婆了”。 家 乡的冬天是寒冷的,春节我每次去亲戚家做客,亲戚一家就做上甜酒糍粑,红红的柴火上,甜酒在锅 里翻滚,倒入糍粑粒,稍顷,粑粒就如天使在酒汤中欢快的舞 蹈,加上白糖,衬着漫天飞雪,小心的吃 上一口,那份温热,那份滑软,那份香甜,直沁心扉,以至于夜中的梦,满是糍粑在跳舞。
6、武冈卤豆腐等卤菜 卤菜是武冈传统地方食品,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清代为宫廷贡品,是清官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卤菜 制作极其讲究,以大茴、小茴、桂皮等十几味名贵中药材为佐料,以豆制品、家禽肉、猪牛羊身上各部 分肉为原料,采用独特的配方、独,特的工艺,经浸泡蒸煮制作而成,达到色美味香,口感独特的效果。 由于卤水是用中草药熬制而成,所以卤豆腐就有一股淡淡的中草药味道,第一次你可能不习惯,但 是当你把卤豆腐切片后再拌上调味品,你就会大快朵颐。吃卤豆腐还有美容、保健作用。
12、邵东黄花菜 黄花菜是一种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花卉食品,中医认为,食用黄花菜可以使人“心平气和、无 忧虑、没烦恼”,因而黄花菜又称“忘忧草”。 邵 东出产的黄花菜,被列为全国八大名贵蔬菜之一。经中国医学科学院测定,邵阳黄花中蛋白蛋、脂肪、 炭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的含量,都高于 西红柿等常见的蔬菜。据《本草纲目》记 载,黄花有利胸膈、安五脏、通乳健胃、轻身明目等功效。在人们的餐桌上,常用黄花作汤、烧肉,味 道十分鲜美;产妇的 食谱也少不了黄花蒸鲫鱼、黄花炖鸡这两道菜。
最后以我最喜欢的一段话来形容爱 上邵阳美食的感受:我愿意花上一分钟 时间温暖故乡的床;花上一小时徜徉家 乡河畔;花上一天与老朋友干杯;花上 一生去追寻邵阳味道……
5、武冈铜鹅 “武冈铜鹅”诞生于明朝年间,产于砂子岗一带,迄今已近千多年的历史。武冈铜鹅的主食原料为 人工种植的葛根叶、黑麦草、莴笋、苦米菜青草饲料以及玉米豆制品精料喂养,身含抗癌、高蛋白、低 脂肪等多种原素含量,在明清末年“武冈铜鹅”可赋税抵租而列为皇朝贡品,据史料记载,远在400年 前的明朝嘉靖年间,武冈的鹅就被誉为“世界名鹅”。当今被列为世之名鹅而成为国家知名品牌,出产 铜鹅的湖南武冈市被国务院划分为铜鹅之乡!武冈铜鹅曾与湘莲、宁乡猪一起被誉为湖南“三宝”。 武冈县城有专门的“铜鹅餐馆”,经厨师烹调,可制作出清炖鹅肉、小炒鹅杂、蒸烹心肝、煎炸脖颈、 烧烤鹅蹼、酒喷鹅头等十几种传统名菜,特设的“全鹅席”,五花八门,不离鹅身,品尝者无不拍手称 快。
2、邵阳米粉 邵 阳米粉的特点,就是它的米粉本身就很有特色,筋道很好有韧性,入口粗犷但不失细滑,吃在嘴里特别 的有嚼头,并且是当天现做的。再就是它的盖码不是一般的加 工炒出来的,而是先把红辣椒在油锅里熬成红油 后在加入肉一起熬,一直要熬到香气扑鼻为止,还有就是米粉煮好后,不加清汤,全部用的就是那些豆腐、猪 肠、牛 肉等等潲子的原汁汤,潲子的分量也特多,吃起来真的好爽好爽! 邵阳米粉以回民米粉最正宗,又香又油又辣。呷完这碗米粉,你就可能像醉酒一般把持不住,你只觉得它 香辣得你销魂荡魄,让你一生都会念念不忘。火辣的邵阳米粉由于太具地方特色,一直没有走出邵阳,这让无 数在外的游子牵魂挂肚!
15、新宁蕨粑粉 蕨粉是蕨的地下根茎挖出洗净、打碎、淘浸、沉淀出来的淀粉。蕨的根茎中含淀粉高达40%。 人们把蕨 粉制成粉丝,拌少许麻油、酱油、再放点卤肉丝、辣椒粉、葱和几粒油炸松脆的黄豆作佐料,称为蕨粑 粉,吃起来不但味道可口,而且粉丝极有韧性,一进 口,一下就会溜进肚子了。这种粉丝或粉块的吃法, 可以凉拌和热吃,特别是炎炎夏日,吃上一碗用井水浸过的粉丝,顿觉暑意全消。
1、宝庆猪血丸子,亦称血粑,是邵阳的传统食品,始于清康熙年间,民间历代相传,至今已有好几百 年的历史。甚至有食客把爆炒猪血丸子列为五十个城市必吃的经典美食之一。 宝庆猪血丸子的主要原料是豆腐,先用纱布将豆腐中的水分滤干,然后将豆腐捏碎,再将新鲜猪肉切成 肉丁或条状,拌以适量猪血、盐、辣椒粉、五香粉以及少许 麻油、香油、味精、芝麻等佐料,搅拌匀后, 做成馒头大小椭圆形状的丸子,放在太阳下晒几天,再挂在柴火灶上让烟火熏干,烟熏的时间越长,腊 香味越浓。也有 做一铁架,架下用火炉焚烧锯木屑、糠皮、谷壳或木炭熏烤,此种熏法特别讲究火候, 不能过急过猛,否则口味不佳。丸子熏干后即可食用。 猪血丸子色、香、味俱佳,腊辣可口,增进食欲,且易于保藏,至少半年内不会变质,同时还携带方便, 煮熟切成片即可食用,是宴客时一道开胃的冷盘。
4、白辣椒,干豆角、干茄子和菜干等邵阳坛子杂菜 邵阳坛子杂菜是何物?——算的上是大杂烩,杂菜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白辣椒,豆瓜子(长豆角),茄 子,咸菜干,芋头杆,南瓜藤,藕,茭头,蒜苗,刀把头(学名叫刀豆),甚至西瓜皮,冬瓜,南瓜皮都 可用来做,做法都不一样,没有会做的人指点的话基本做不出来。 从坛子里拿出来时喷香喷香的,几十米开外都可闻见。这是由于当地气象温暧潮湿,四季雨水充沛 所致。这也是大多数邵阳人在它乡过不惯而特殊“恋乡”的主要原由。每每见到电视上提及妈妈菜,我 便会不自觉回忆起母亲制作能让家人一年四季都不停吃到坛子杂菜的那些家乡生活。
14、红心地瓜干和邵东红薯片和邵阳薯粉 红心地瓜干采用优质邵阳本地红心薯为原料,用几百年传统工艺加工而成,主要有丝、片、小地瓜, 外观、手感、口感、味均为上乘,为纯天然食品不含任何色素,有抗癌、美容功效。 邵东红薯片是我儿时的记忆之一,因为只有去走亲戚家才能吃到。那具有神秘气息的薄层红薯片,常让 我很好奇它怎么粘在一起的,吃起来十分方便,或撕成各种形状口嚼,或炭火烧烤,或油炸,各有各的 独特味道,自然是孩子们最能玩出花样的小零食了。 邵阳薯粉是经过传统的手工工艺,冷冻处理,自然晾晒风干,色泽纯正、柔软爽滑,为纯天然绿色食品。 有好吃爽口、粉味纯正、筋道耐煮、营养丰富等特点。邵阳人过年时整个肉丝薯粉汤,那可是难得的节 日菜之一。
邵阳美食篇
湖南人嗜辣,吃辣者又以邵阳为最。皆因湖南吃辣椒第一,而 种植辣椒却相对较少,除了邵阳产宝庆朝天椒外无集中产地。 吃得朝 天椒的辣,喜欢朝天椒的辣的人,才能在舌头已经被辣 椒刺激得感觉不是自己的、大脑已经被刺激得不知道身在何处 的情况下,从邵阳美食中品出一种饱蕴火辣的 香,然后你的灵 魂很乐意伴着这种香跳起优雅的华尔兹,一曲接一曲永不停歇 直至生命的终点。邵阳女孩亦是如此,她们是篝火旁舞动的精 灵,在认识交往中你也许 会被辣得晕头转向,也许会被辣得无 所适从,但坚持到最后你一定能从她们火辣的气质性格中品出 一种让你魂牵梦绕、痴迷一生的香。 哈哈,有点扯远了,下面我开始介绍邵阳美食咯。
7、绥宁烟熏腊肉 说绥宁腊肉好吃可不是我自卖自夸,这是我妈妈的表姐的儿子的广州老婆大人说的。她吃过广州本 地的皇上皇腊味,也吃过湖南衡阳地区的木屑炕腊肉,但终归还是认为绥宁的腊肉最好吃。那可是有来 头的,绥宁被誉为1982年 地球唯一没有被污染的神奇绿洲,在黄桑有一大片的原始次生林,使用各种 各样的小树柴火和种类繁多的花草遗体来炕制腊肉,再加上当地人坚持要烘熏六六三十六 日以上,使得 绥宁的烟熏腊肉自然就有九九八十一种变化,不但香味层次不同,而且可以浑然一体。再搭配绥宁的特 产玉兰片或者本地人制作的萝卜干,烧出来的笋 尖炒腊肉或萝卜干炒腊肉菜式,肥肉油而不腻,皮和瘦 肉则嚼味无穷。
16、武冈米花和绥宁苗家黑米饭 早在西汉,武冈民间就有逢年过节制作米花的风俗,因为米花如满月形状,又与“发”谐 音,意即 万事圆满,兴旺发达,因而年年除夕,家家户户都炸制米花,喜迎新春。武冈米花是用糯米饭制成的, 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淘洗数次,放置清水中浸泡发 胀后,分成两半,其中一半拌上食品红,一并置于 甑内(中间用隔板间开)蒸熟。将做好的米花摆在篾垫或木板上,放在阳光下晒干。白色底层若碎玉铺 就,红色面 层如玛瑙嵌成,远远看去,像艳丽的花朵,故称之为“米花”。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绥宁县杨姓的“姑娘节”。 相传杨家将的后代杨文广失陷柳州城被关进牢狱,其 妹杨金花为了解救哥哥,在四月初八把煮熟的一斗黑饭送入牢中,狱卒不敢争食,而杨文广食了后力量 大增,打 烂牢门冲杀出狱。为了纪念巧救哥哥便为之献身的杨家妹,每逢四月初八,杨家都要把嫁了的 姑娘接回娘家吃黑饭过节。黑饭的重要原料黑饭树叶采自绥宁大山中, 叶子摘下来是碧绿的,捣烂与糯 米蒸煮后变成黑色。黑饭色泽芳香,实是当地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