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8月月考试卷真题

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8月月考试卷真题

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8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020年1月,2019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在社科院考古学论坛上揭晓,湖北随州曾国贵族墓地入选。

其中,曾公求编钟(M190编钟组合如图)有铭文“(周)昭王南行,豫命于曾,威成我诰,左右有周,赐之用钺,用政(征)南方”,及“适于汉东,(南)方无疆,涉政(征)淮夷,至于繁阳”等。

据此可知()
A . 分封制度受到了一定冲击
B . 西周完成了政治中心南移
C . 南方曾国认同周王的权威
D . 西周实现了对边疆的控制
2. 某同学在研究唐朝商业发展状况时,发现有不同记述,据此推断合理的是()
内容
出处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
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唐)王建《夜看扬州市》
扬州沿官河两岸出现了“十里长街市井连”
的繁华商业街,夜市也随之兴盛起来
(当代)李廷先《唐代扬州的商业》
A . 国家法典肯定比文学作品可信
B . 扬州商业发展突破政府时间规定
C . 只有史学专著能还原历史真相
D . 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3. 如按照年代绘制文化发展演进示意图,1和2应该顺序填写()
A . 《诗经》《本草纲目》
B . 地动仪《清明上河图》
C . 《春秋繁露》活字印刷术
D . 《史记》《西游记》
4. 明清时期,面对传染病流行,朝廷会减免税粮赋役、发帑赈济以减缓灾情;一些深怀济世思想的医生也不避疫气施医送药,践行“不为将相,便为良医”的美德;不少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更是主动出资出力,救民济困。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A . 救灾防灾成为社会共识
B . 疫情有助于消解阶级对立
C . 儒家思想影响国民行为
D . 明清的防疫体系趋于完善
5. 王夫之认为:“未有弓矢而无射道,未有车马而无御道,未有子而无父道,未有弟而无兄道,道之可有而且无者多矣。

故无其器则无其道,诚然之言也”。

这一观点()
A . 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B . 肯定了人私欲的正当性
C . 批判了君主专制的体制
D . 体现了朴素的唯物思想
6. 道光20年(1840年9月)科举考试时务策试题为:七省海郡、江浙源流、外洋备考、舟师御敌、团练乡勇、火攻制度、海道罗针、平海综要。

这反映出当时科举制度()
A . 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B . 表现出关注现实的求变意识
C . 追求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
D . 阻碍了传统教育的转型发展
7. 1864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奕䜣就普鲁士公使李福斯扣押丹麦在华商船事提出抗议,并拒绝在普国公使表示悔改前接纳该公使。

最终迫使李福斯释放丹麦商船,并支付了1500美元的赔偿金。

这表明清政府()
A . 着力改变弱国形象
B . 推行以夷制夷的策略
C . 完善朝贡外交体系
D . 蕴含近代的外交理念
8. 如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农产品出口产值增加趋势及所占比重简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年份
各种商品出口总值(千元)
其中农产品

所占比例%
1873 148449 3860 2.6 1893 181713 28423 15.6 1903 333961 89496
26.8
1910
593337
231957
39.1
A . 农产品出口竞争力逐步增强
B .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不断解体
C . 对外贸易入超局面有所改变
D . 闭关锁国政策已经完全瓦解
9. 1918年,傳斯年在《文学革新申义》中说:“今等差已泯,群政艾义。

既有文言通用于士流,复有俗语传行于市民……何若取而齐之,以归于乎?”这表明他()
A . 推动新文化运动性质的转变
B . 推崇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C . 主张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D . 倡导文学的通俗性和国民性
10. 据统计,《孙中山全集》十一卷本中,谈话及答记者问多达242篇,对报馆杂志致函或题词十数篇。

《孙中山集外集》中有演说、致词或谈话374篇,对报纸杂志的题词有10余篇。

这主要说明()
A . 孙中山掌握时代话语权
B . 舆论宣传助力民主革命
C . 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D . 大众传媒趋向近代转型
11. 如表1975~1990年我国各级学校中女生占学生总数比例统计表(单位:%)
时间
高等教育中等技校中等师范中学
小学1975 32.6 34.4
/
39.3 45.0
1980 23.4 37.2 26.0 39.6 44.6 1985 30.0 38.6 / 40.2 44.8
1990
33.7
42.4
52.4
41.9
46.2
对表的解读可知()
A . 女性接受教育的比例大幅增加
B . “科教兴国”推动女性教育进步
C . 女性教育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D . “双百”方针促进女性教育发展
12. “产婆术”是苏格拉底创立的一种寻求普遍知识的方法,他通过交谈,在问答中不断揭示对方自相矛盾之处,引发人的主动思考,使人逐步寻求正确答案。

这体现了他()
A . 用理性去认识和解释世界
B . 从人自身上寻找意义和价值
C . 破除了人们对神学的迷信
D . 追求知识与巧言善辩的能力
13. 1715至1787年间,法国从海外地区输入的进口商品增加了10倍,而出口商品增加了7至8倍。

英国的贸易也有同样惊人的增长:1698至1775年这一时期中,
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都增长到500%至600%之间。

此时两国贸易增长得益于()
A . 三角贸易的发展
B . 商业革命的推动
C . 工业革命的扩展
D . 经济的垄断模式
14. 法国总理达拉第在签订《慕尼黑协定》后,心中已经准备好回国时面对国人的嘘声,没想到迎接他的巴黎民众一片兴奋,欢迎“伟大”的总理归来。

材料主要说明()
A . 意识形态斗争深入人心
B . 法国和平主义情绪蔓延
C . 法国竭力维护欧洲安全
D . 法西斯主义尚未危及西欧
15. 1978年11月,大平正芳在日本自民党总裁竞选中,明确地提出了“环太平洋合作构想”:“我们必须以日美友好为基轴,同地球上所有国家协作。

当然……特别关照太平洋地区国家。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 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B . 日美同盟版图不断扩大
C . 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D . 日本欲建亚太经合组织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

16. 秦汉王朝是中国官僚政治发展的重要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成例相沿,视为固然。

其后积弊日甚,暴君荒主,既虐用其民,无有底止。

强臣大族,又篡弒相仍,祸乱不已。

……其势不得不变,而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立功以取将相,此气运为之也,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官僚政治运转正常时,官员“更新率”一般是较高的,经常有父为高官而子为匹夫,或朝为高官而暮为匹夫的情况,从而对贵族化趋势构成抑制。

但另一方面,“世卿世禄”在汉代还不是太遥远的记忆,官僚显贵世代传承权势的要求显得“合
情合理”,君主应予保障以换取其效忠,并为之提供了“任子”一类特权性起家途径。

由此,“世家”、“官族”在一度中衰之后,便在新政权中开始了新一轮的缓慢积累。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官僚政治出现贵族化趋势的原因,并说明官僚贵族化的主要途径(制度)。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官僚贵族化对政治发展的消极作用。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北宋前期主户和客户土地占有情况的比率表
——摘编自安作璋主编《中国史简编——北宋的阶级关系和赋役制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中的数据信息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18. 某同学以“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为主题,搜集了以下史料,并得出了两个分论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分论点1符合国情革命纲领的制定
分论点2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1)从材料中选择合适的史料,对分论点1进行阐释。

(2)探讨分论点2时,以上史料可作为直接证据的是________ ,可作为间接证据的是________ 。

(3)从材料中选取合适的史料,为该主题研究再提出一个分论点,并说明理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