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高三上学期历史8月月考试卷

河南省高三上学期历史8月月考试卷

河南省高三上学期历史8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2019高一上·武威期中) 中国人对与父母同辈的称谓非常多,比如有“伯伯、叔叔、舅舅、姑妈、姨妈……”等,这种现象应该受中国古代哪种制度影响最大()A . 分封制B . 宗法制C . 等级制D . 礼仪制2. (2分) (2019高二下·开封期中)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主管宗庙礼仪,郎中令主管宫廷警卫,少府主管皇室财政,宗正主管皇室事务等。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A .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 .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C .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 .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3. (2分) (2019高一上·宁江月考) 李治安在《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一文中说:“…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

这表明元代()A . 行省拥有大权,不再受中央节制B . 行省制的实施加强了中央集权C . 地方集权于中央,地方无自主权D .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4. (2分)明故宫是中世纪(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

现在,明故宫遗址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结合下图判断,该遗址位于()A . 北京市B . 上海市C . 西安市D . 南京市5. (2分) (2017高一上·唐山月考) 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是指()A . 梭伦时期B . 克利斯提尼时期C . 伯利克里时期D . 贵族垄断政治时期6. (2分) (2015高一上·务川期中) “《十二铜表法》中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氏族继承与遗嘱等等相互交错。

”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的哪一特点?()A . 注重保护私人财产B . 内容广泛庞杂C . 法律至上D . 注重诉讼程序7. (2分)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该条规定的直接影响是从法律上()A .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B . 确保议会拥有立法权C . 否定了国王世袭制D . 废除了国王的行政权8. (2分) (2019高一上·吉林期中) 1785年,为了统一货币,美国国会采用了美元,但1美元的价值是多少呢?新英格兰和弗吉尼亚等州定为6先令(英国货币单位),而中部大西洋各州定为7先令6便士,南卡罗来纳等州定为4先令6便士等。

从材料中可知()A . 美国尚未完成国家的统一B . 美国中央政府权威并未建立C . 美元对英铹有重大依赖性D . 美国深受民主共和思想影响9. (2分) (2019高二下·汕头期末) 18世纪中期,法国思想家马布里描述道:“岛上渺无人烟,天空晴朗,万顷碧波舒人心脾,它吸引我去建立一个人人平等、贫富与共、自由博爱的共和国。

我们第一个法令是不得拥有私人财产。

”这表明,马布里()A . 觉察到了资本主义存在弊端B . 主张开展无产阶级革命C . 强力抨击启蒙思想家的主张D . 极力鼓动资产阶级革命10. (2分) (2019高二上·扬州月考)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

然而,徐继畲《瀛寰志略》(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

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

这反映了()A . 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B . 天朝观念已被摒弃C . 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D . 洋务运动成为共识11. (2分) (2019高一上·那曲期末)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

”“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A . “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B . “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C . 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D . 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12. (2分) (2020高一下·哈尔滨期末)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末状元张謇愤而辞官从商,投资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

该企业属于()A . 洋务企业B . 外资企业C .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 . 官僚资本主义企业13. (2分)学者费正清说:辛亥革命建立的新政体是覆盖在旧中国上的薄薄的一层皮,它距离中国民间社会极其遥远。

可见,该学者认为当时()A . 中国民主革命力量不足B . 辛亥革命缺乏群众的支持C . 中国应该实行社会改良D . 共和制缺深厚的民主基础14. (2分) 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根本原因在于()A . 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使两党合作具备了政治基础B . 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两党的共同目标C . 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D . 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有利于壮大革命力量15. (2分) 1930年,闽西苏区掀起文化建设热潮,有一首红歌《你追我赶实在忙》唱道:“哥哥栽禾妹送秧,横直疏密要适当,但愿今年多产谷,支援红军打胜仗。

”这反映出A . 苏区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起来B . 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C . 苏区人民期盼结束内战的美好愿望D . 苏区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二、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20分)16. (5分) (2019高一上·泗县月考) 近代以来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变化反映了中国的沉浮兴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后)日本政府提交的和平条款汇聚了国内不同集团的各种要求。

陆军坚持割占辽东半岛……海军希望取得台湾……财界要求中方赔偿白银2亿两……日本政府将这些观点综合为一个十条和谈方案,而把重点放在赔款割地、朝鲜的独立,以及商业与航海方面的特权上。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二:卅万亡灵,饮恨江城。

…兄弟同心,共御外侮。

捐躯洒血,浩气干云。

尽扫狼烟,重振乾坤。

……永矢弗谖,祈愿和平。

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材料三: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

从宏观的视角看,它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在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方面大有进展,获得了平等地位。

抗∏战争中,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

——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本提交的和平条款《马关条约》”中获得“商业”特权的内容,并分析这一时期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方式的变化。

(2)材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

(3)根据材料三概括抗日战争的性质,并归纳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7.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出土3.6万枚秦简的湘西里耶古城“中华一号井”。

秦简多为当时的官署档案,内容广泛涉及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

大部分简牍属于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的秦朝时期,其纪年由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到三十七年(公元前210),记事详细到月、日。

图二:游客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古城参观“秦简文化墙”时,面对两千多年前的世界上最早的“九九乘法表”,一边拍照,一边赞叹。

(1)这批秦简记载了当时许多重要的政治制度。

其中,有关中央官制的记载可能包含哪些内容?(2)有人据地理位置判断,秦朝时的里耶古城应处于楚国的统治之下。

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3)在制度创新方面,你认为秦朝最突出的历史贡献是什么?这一制度创新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18. (5分) (2018高二下·城固开学考) 历经苦难的民族更加珍爱和平。

近代史上,中国曾两次遭受日本侵略,中华民族众志成城,不仅血洗了民族耻辱,也维护了世界和平,守卫了人类正义。

高二同学为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组织论坛,搜集了相关材料,请你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识图读表,释史明义】【史料印证,论从史出】材料一:西安事变可以说是一件不幸中的幸事,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

蒋中正(介石)不再被看作是抗击日军的绊脚石,而是具有新使命的民族英雄,领导祖国统一战线抵抗外来侵略。

——徐中约《中国近现代史》材料二: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胡锦涛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外链接,知史通今】材料三:“日本无条件投降了”/消息像闪电/划过黑夜的天空人们从各个角落涌出/向街上奔走/向广场奔走……锣鼓更响了!/火把更亮了!/天地合抱了!笑呀!叫呀!/奔呀!跳呀!/舞蹈呀!/拥抱呀这是伟大的狂欢节!/胜利的狂欢节!/解放的狂欢节!——艾青《人民的狂欢节》(1945年8月)材料四: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割吞埃及,斩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罗斯福(1)请依据知识结构图的逻辑,结合所学完善此图。

A处应填写________,B处应填写________,C处应填写________。

(2)材料一中说蒋介石承担了“领导祖国统一战线抵抗外来侵略”的使命。

请举一例印证这一说法。

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体现了中国人民遭受百年屈辱的悲愤情绪获得释放时的欢乐心情。

请你指出日本无条件投降为什么能使民众如此狂欢?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 (共1题;共5分)19. (5分) (2020高一下·黄山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二战后,西方国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的经济政策调整,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与发展。

这些调整取得了一定成功,经济增长一度较快。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涨”现象,各国再次实行调整,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一种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经济”发展起来。

——整理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工业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