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一课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一课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他们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 乐。)
(2)战略上的失误。 (3)中外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天国。
探究五:太平天国运动有何历史影响
材料1 曾国藩欲投水自尽
材料2
1853 年,太平天国刚 刚定都天京不久,杨秀清在 答复有关不平等条约时就认 为,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 兄弟,不能有“主从之分”, 对不平等条约不予理睬。 1862年有个外国侵略者来到 南京向洪秀全建议,协力击 败清军之后,平分中国。洪 秀全当即严词驳斥:“我争 中国,意欲全图,事成平分, 天下失笑,不成之后,引鬼 入邦。”
材料3
探究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历程
北伐西征
定都天京
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8
2008年下学期
《天朝田亩制度》
1.时间:1853年冬 2.内容: 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的原则方法 3.目的:建立“四有两无”的理想社会
进步性: 表达了农民的理想追求——要求废 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局限性: 没有安定的环境,没有真正实行过; 绝对平均主义,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中宵念此,魂梦屡惊”
太平天国形势发展示意图
全盛:1856 西征、东征 1853, 定都天京 北伐 开始:1851, 金田起义

盛衰转变: 1856年的天京事变 1859年, 《资政新篇》
前后14年

失败:1864年, 天京失陷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 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措施

的 时间 将 领


北伐
为了推 翻清政 府
1853 林凤祥 李开芳
深入清朝腹地,牵 制了清军大量兵力, 为西征创造了条件 。
西征
为巩固 天京大 本营
1853 赖汉英 石达开
巩固了天京大本营, 夺取清朝半壁江山。 太平天国进 入全盛时期
天京变乱(1857年秋)——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1、原因:领导者进取心减退,腐朽的思想 日益滋长内部矛盾尖锐。
2、概况:


疑 杀


Hale Waihona Puke 韦责石走
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3、影响:
二、《资政新篇》(1859年)
1.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 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 选举; 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开设新式学堂等
3.评价: 进步性:先进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 资本主义的设想 局限性: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 和实施条件, 处于战争环境未能推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①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学习目标
•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基本史实: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 北伐西征 • 分析太平天国作用和失败原因,认识农民 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合作探究与质疑答疑
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上的“金田起义”浮雕
探究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
1、反封建:沉重打击了 清朝统治,加速了 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 2、反侵略: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 地化的企图。 3、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4、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 动,共同打击了西方殖民者。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1864年夏,洪秀全在天京病逝。 7月,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再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再破江南大营 ------受挫上海-----安庆失守------天京沦陷(失败标志)
探究四:太平天国运动为何失败
材料1
材料2
“楚国声里霸图空, 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 莫将成败论英雄。”
材料1
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每年从3万箱 增至 6 、 7 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银贵钱贱 现象并日益严重。
材料2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 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 及十几个省。 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 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