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理综一模试卷(附答案河南新乡市)新乡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测试理科综合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需要将双缩脲试剂的A液和B液混匀后再加入到组织样液中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可用染色剂直接染色C.可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材料来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D.用低倍镜能观察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和雄性激素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核糖体和中心体参与水稻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C.细胞内的某些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D.RNA在细胞核内能够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3.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翻译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翻译时,一个核糖体上可结合两个tRNA,一个mRNA 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B.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此过程有水的生成C.若某蛋白质由51个氨基酸组成,则翻译时一定需要51种tRNA参与D.基因突变导致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但表达的蛋白质的功能可能不变4.下图是人类某甲病(A、a)、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已知等位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个体3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病是隐性遗传病,且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B.个体5的基因型是BbXAXA,产生的正常卵细胞的比例为1/6C.个体7的甲病的致病基因只来自个体1D.个体10同时患甲、乙两种病的概率是1/125.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导致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C.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D.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6.蝴蝶为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全世界有14000多种。
蝴蝶幼虫嗜食叶片,成虫大部分吸食花蜜。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16平方米草地上有8只蝴蝶可以表示蝴蝶的种群密度B.若调查一长方形地块中某蝴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可用等距取样法取样C.诱捕某种蝴蝶的雄性个体,会降低该种蝴蝶的种群密度D.蝴蝶属于初级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7.《本草衍义》中有如下叙述:“嘉州峨眉山有燕萨石,形六棱而锐首,色莹白明澈。
”这里“燕萨石”的主要成分可能是A.SiO2B.CaOC.NaClD.C(石墨)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羟基中含有10NA个电子B.常温下,22.4LCH4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NA个CO2分子C.标准状况下,18gH2O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A D.0.2molL-1的NH4Cl溶液中含有0.2NA个9.三位分别来自法国、美国、荷兰的科学家因研究“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而获得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
纳米分子机器日益受到关注,机器的“车轮”常用组件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④互为同分异构体B.①③均能发生加成反应C.①②③④均属于烃D.①②③④的一氯代物均只有1种10.钌(Ru)是一种硬而脆呈浅灰色的多价稀有金属,性质很稳定,且耐腐蚀性很强。
实验室用H2还原RuO2来制备金属钌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热试管前,应先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爆鸣声判断气体的纯度B.洗气瓶中盛装的可能是NaOH溶液,用于除去HCl C.结束反应时,先停止加热,再关闭活塞KD.启普发生器也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11.在微生物作用下电解有机废水(含CH3COOH),可获得清洁能源H2。
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源B极为负极B.通电后,若有0.1molH2生成,则转移0.2mol电子C.通电后,H+通过质子交换膜向右移动,最终右侧溶液pH减小D.与电源A极相连的惰性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H3COOH -8e-+2H2O2CO2↑+8H+12.短周期元素X、Y、Z、M、R的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RX中含共价键B.化合物X2M是弱电解质C.M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体D.Y、Z的氧化物均能溶于水13.25℃时,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两种酸HX、HY分别与0.1molL-1的NaOH溶液反应,所加NaOH溶液体积与反应后溶液的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点c(X-)>b点c(Y-)B.HX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X+OH-X-+H2OC.Ka(HY)的数量级约为10-3D.pH=7时,两种反应后的溶液中c(Y-)>c(X-)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第14~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18~21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我国的“嫦娥二号”卫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后,经多次变轨,从轨道Ⅰ最终进入距离月球表面100km,周期为118min的近圆工作轨道Ⅲ,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要进入月球轨道,在地球上的发射速度一定要大于第三宇宙速度B.卫星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经过P点的速度C.卫星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Ⅱ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大于在轨道Ⅲ上运动的周期15.某同学在墙前连续拍照时,恰好有一小重物从墙前的某高处由静止落下,拍摄到重物下落过程中的一张照片如图所示。
由于重物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
已知每层砖的平均厚度为6.0cm,这个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为2.0×10-2s,则A.石子下落到A位置时的速度约为60m/sB.石子下落到A位置时的速度约为12m/sC.石子下落到A位置所需的时间约为0.6sD.石子下落到A位置所需的时间约为1.2s16.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4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1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0~2s内的位移为6m;质量为2.5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2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0~3s内的位移为9m。
则F1与F2的比值为A.1:3B.3:4C.12:5D.9:817.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7.73×1014Hz和5.44×1014Hz,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钙的逸出功大于钾的逸出功B.钙逸出的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于钾逸出的电子的最大初动能C.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钾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波长D.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动量18.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和速度均相同的子弹分别水平射入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两矩形滑块A、B中,射入A中的深度是射入B中深度的两倍。
上述两种射入过程相比较A.射入滑块A的子弹速度变化大B.整个射入过程中两滑块受的冲量一样大C.射入滑块A中时阻力对子弹做功是射入滑块B中时的两倍D.两个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相同19.电磁动力发射装置原理如图所示,把待发射导体放置在强磁场中的M、N两平行导轨中并与导轨良好接触,再给导轨通以大电流,使导体在磁场力作用下沿导轨加速运动,并以某一速度发射出去。
已知磁场方向垂直两导轨所在平面向上,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要把导体向右发射出去,应把N接电源正极M接电源负极B.在发射导体质量和电流大小一定时,要增大发射速度,应减小导轨间距和导体直径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可改变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使之与导轨方向平行来增大发射速度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可增大电流来增大发射速度20.如图所示,原长为l0、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小球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当弹簧水平时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
重力加速度为g。
则A.弹簧的长度为l0+B.木板AB对小球的支持力为C.若弹簧突然断开,断开后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g D.若突然把木板AB撤去,撤去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g21.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圆形区域的左侧有一半径为r的金属线圈,R>r。
现让金属线圈沿两圆心的连线方向以大小为v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
在线圈从左侧进入磁场区域开始到从右侧完全离开磁场区域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圈中一直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B.线圈中先有逆时针方向电流后有顺时针方向电流C.线圈中有电流的时间为D.线圈中有电流的时间为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32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1)图示为某同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中的打点计时器为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为220V交流电B.该实验中的重物应选用密度较大的实心重物C.固定打点计时器时,应使两纸带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D.为使纸带方便穿入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的复写纸片应被压在纸带的内部(2)若该同学在实验时发现他打出的纸带的开始两点间的距离总是较大(明显大于2mm),则他的操作错误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
(3)纠正错误后,打出了一条如图乙所示的纸带,O点为纸带上第一点。
若重物的质量为0.5kg,从开始下落到打D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为_____________J。
(重力加速度g=9.8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3.(9分)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在父亲的遥控车钥匙更换电池时得到了一枚换下来的纽扣电池,拿到实验室来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先用多用电表对电池电动势进行粗测,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__V。
由于旧电池的内阻较大,该示数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电池的实际电动势。
(2)该同学对纽扣电池进一步测定,按图丙所示电路图已连接好部分实验电路,请你把图丁中剩余的电路连接完整。
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U—I图象如图戊所示,由图戊可知,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_V,内阻r=____________Ω。
(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4.(12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水平转台高为h、半径为R,转台静止时边缘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让水平转台转速慢慢增大,最后小物体被甩出。
已知物体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小物体被甩出时的动能Ek;(2)小物体的落地点距转台转轴的水平距离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