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精品课件:急慢性胰腺炎
3. 化验:血淀粉酶及脂肪酶常增高;WBC增 高、CRP增高;其他如D二聚体增高等
4. 影像学检查:轻者胰腺肿胀、渗出;重者 胰腺坏死、炎性包块、积液、出血、周边脏器 受累等。
诱因及受累脏器相关的临床表现:
诱因及受累脏器相关的临床表现:
1. 胆源性:先有胆绞痛及黄疸,常伴发热;
影像学检查可显示胆结石及肝内外胆管扩张;
主诉:
1. 急性腹痛:持续性中上腹 痛,可为钝痛、刀割样或绞 痛,阵发性加剧,常向腰背 部呈带状放射
2. 常伴恶心、呕吐:
3. 进食加剧:
4. 可有发热、腹胀:
急性胰腺炎主要临床特点:
1. 症状:急性持续性腹痛,进食加重,常伴 恶心呕吐、腹胀;
2. 体征: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可有炎 性包块、腹胀、肠鸣音减弱、甚至瘀癍;
6、休克
剧烈腹痛
恶心、呕吐、出血、渗出→血容量↓
坏死组织→血管活性物质→血管扩张 休
感染—→中毒
克
坏死组织释放心肌抑制因子
7、腹膜炎
局限性→全腹性→血性腹、胸水。
8、出血
弹
力
蛋
出
白
血
酶
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
酸相关性
渗至腹壁 或脐部
灰紫色斑 (Grey-Turner)
脐周青紫 (Cullen)
Grey-Turner 征
2. 胆胰外其他脏器等:胸腹腔积液、肺炎、
肝肾功损害、化脓性腹膜炎等,肠麻痹。
3. 后遗症并发症:胰腺假性囊肿,胰瘘、
脓肿、I型糖尿病、慢性胰腺炎等。
胰腺解剖
胆囊
总肝管
总胆管
副胰管
十二指肠 副乳头
十二指肠 主乳头
十二指 肠壶腹
十二指肠
肝管 门静脉
脾 主胰管 胰腺
胆胰管解剖
二、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因
This is Grey-Turner's sign with haemorrhage appearing in both flanks. It is due to extensive retro-peritoneal bleeding and typically occurs in haemorrhagic pancreatitis but can also occur in ruptured aortic aneurysm and in a variety of other conditions complicated by a retroperitoneal bleed, eg malignancy or coagulation disorder.
Cullen征
9、水电解质紊乱
代碱、代酸、脱水、低钙
10、其它表现
急性糖尿病、ARDS、胰性脑病、 循环衰竭、MOF 低血钙 →抽搐
轻 型:(MAP)1—5项症状为主 重 症:(SAP) 1—10项症状基本具备
五、并发症
重症胰腺炎常有并发症 1.局部并发症:胰腺脓肿,胰腺囊肿,胰
源性门脉高压(左侧门脉高压) 2.全身并发症:糖尿病、心衰、肾衰、消
胰腺炎
一、急性胰腺炎
(Acute pancreatitis,AP)
二、慢性胰腺炎
(Chronic pancreatitis,CP)
急性胰腺炎
(Acute pancreatitis,AP)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组织自身消 化所致的胰腺水肿、渗出,甚至出 血、坏死的急性炎症性疾病。
轻症急性胰腺炎(水肿型;mild acute pancreatitis, MAP)
餐后1-2小时突发,进食后加重
持续性、阵发加剧,钝、刀割、绞 部位:上腹或左上腹,腰背部放射, 仰卧位加剧,坐位或前屈位减轻。
2、恶心、呕吐
早期为反射性,麻痹肠梗阻时加重。
3、腹胀、便秘
早期肠蠕动减弱,后期肠麻痹。
4、发热 水肿型胰腺炎—低烧,3~5天自然消退;
持续高热者—重型、感染.败血症
5、黄疸 胰头部肿胀压迫,或胆管原发病所致。
乳头旁憩室
结石嵌顿
胰头囊肿
缩窄性乳头炎
蛔
虫
胆总管下端肿瘤
乳头肿瘤
乳 头 肿瘤
发病机理
胰管压力增高 胰酶激活
出口梗阻 相对狭窄 ERCP
胆汁 组织液 微循环障碍
胰酶自身消 化→组织损 伤、炎症、 合并感染
发病机理
1、胆管炎、结石、虫→ 壶腹梗阻→ 内压↑→ 胆汁入胰管
激
└
Oddi 括约肌功能障碍→十二指肠液入胰管
重症急性胰腺炎(出血坏死型;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
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MSAP)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gallstone pancreatitis)
急性胰腺炎是内科急腹症,不及时正确诊断和有 效治疗→轻症水肿型胰腺炎发展重症出血坏死性 胰腺炎→增加病死率或后遗症:多器官功能衰竭、 胰腺假性囊肿或脓肿、慢性胰腺炎、I型糖尿病等。
2、十二指肠临近部位的病变
活 胰
3、酗酒和暴饮暴食→胰腺分泌↑
酶
胰
Oddi 括约肌痉挛
排 泄
4、胰管病变
障
酶
碍
原
5、其他:高脂血症、外伤、放射线照射、药物、胰胆管造影、 感染等。
激
淀粉酶→释放→血尿淀粉酶升高
血Leabharlann 活 脂肪酶→周围脂肪坏死管 活 性
酶
物
磷脂酶A→释放溶血卵磷脂→胰腺组织坏死
质
原
弹性蛋白酶→血管壁弹力纤维溶解→血管受损
尿淀粉酶:后期有价值, 12h~14h升高, 连续升高1-2 周。 尿量影响
腹水胸水:淀粉酶、脂肪酶升高
淀粉酶升高值是否与胰腺炎的轻重程度成正比?
3.血清脂肪酶
较尿淀粉酶升高更晚,24~72小时增高,持续7~10
天。特异性较高。
4.血生化:
毒 素
后
出血及坏死
扩血管
降血压
瘀斑、点
内出血
MOF
三、病 理 学
间质水肿型(占3/4)
胰腺肿大、变硬, 腺泡及间质充血、水肿、 炎细胞浸润, 胰腺内有少量渗出,可有轻微脂肪坏
死,无出血。
出血坏死型以上改变 + 胰腺出血、坏死。
四、临 床 表 现
轻重不一,表现不同。 1、腹痛 炎症水肿牵拉被膜或刺激腹腔N丛→腹痛
化道出血,ARDS、DIC等
六、转 归
轻型急性胰腺炎(MAP):治疗得当,
1-2天症状消失,1周全愈。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2-3周开
始恢复,常有并发症,死亡率20-30%。
七、辅 助 检 查
1.血常规 WBC多有升高,合并感染时升高更明显。
2.淀粉酶
血淀粉酶:早期有价值,6~12h升高,48-72h下 降,3-5天恢复正常。 超过正常3倍可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