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楼面做法:10mm水磨石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水泥砂浆抹底,60mm焦渣混凝土垫层。
顶棚做法:V型轻钢龙骨吊顶(一层石膏板,无保温层)。(0.12KN/m2)
隔墙:150mm陶粒空心砌块(5~6KN/m2),20mm石灰砂浆双面抹灰。每道处于轴线上的梁均按设置隔墙考虑。
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梁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板采用HPB300级钢筋。
(1)荷载………………….……………………………………………………………………..………………………………(8)
(2)计算简图………………….…………………………………………………….……..………………………………..(8)
(3)内力计算及包络图….…………………………………………………….……..…………………………………(8)
(三)设计内容………………………………………………………..…….…………………………………………(2)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2)
三、内力计算…………………………………………….……………………………...…………………………………………(3)
1、结构平面布置(包括梁、板、柱布置及编号)
2、楼板结构施工详图。
3、梁结构施工详图。主梁要画出内力包络图和抵抗弯矩图,并以此确定钢筋的截断、弯起等布置。
(5)结构设计计算书一份(包括必要的文字说明在内)。
装订顺序:任务书,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自选)软件分析结果
(6)课设总结:包括收获、体会、创新点和建议等。
环境类别:一类。
(三)设计内容
(1)确定结构布置方案,包括楼盖结构体系承重方式的确定,梁格布置,梁板截面尺寸的选定。
(2)按照选定的结构方案,用手算进行楼板设计,包括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和配筋计算。
(3)按照选定的结构方案,用手算进行梁的设计,包括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和配筋计算(包括正截面和斜截面)。
(4)绘制结构施工图。图纸内容包括:
(6)裂缝宽度验算…………………………………………………………………………………..….………………….(5)
(二)次梁的设计……………………………..………………………………………………….….…………………(5)
(1)荷载………………….…………………………………………………………,.………..…………….…………………(5)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8~l0/12=7800/18~7800/12=434~650mm。考虑到楼面荷载比较大,取h=550mm。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5)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7)
(6)裂缝宽度验算………………………………………………………………………………………………………….(7)
(三)主梁的设计………………………….………………….………………………………………………二)设计资料
某4层框架房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承重,柱截面尺寸400×400。结构柱网平面布置如附图所示。柱网轴线尺寸l1=6.6m,l2=7.8m。其中2、3、4层楼面建筑标高分别为4.200m、8.400m、12.600m。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6.5KN/m2。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设置
主梁沿横向布置,纵梁沿纵向布置。主梁的跨度为6.6m,次梁的跨度为7.8m,主梁每
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2m,l02/l01=3.55>3,因此按单向板设计。
为了保证刚度,单向板的厚度应不小于跨度的1/30,即要求板厚h≥2200/30=73mm,同时对于工业建筑,板厚不宜小于70mm,故取板厚为80mm。
(一)板的设计………………………….………………………..……………..……………………….………………(3)
(1)荷载………………….…………………………………………………………………...…..……………………………(3)
(2)计算简图………………….………………………………………………………..……...……………………………(4)
四、绘制施工图………………………….……………………………..………………………………………………………(12)
参考文献………………………….………………….…………………………..……………………………………………..……(14)
一、设计任务书
说明:该课设所属此次课程设计统一编号55号。
(一)设计题目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单向板肋梁楼盖
课程
一、设计任务书…………………………………………………….………………….…………………………………………(2)
(一)设计题目……………………………………………..……………….…………………………………………(2)
(二)设计资料…………………………………………………..………….…………………………………………(2)
(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9)
(5)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11)
(6)裂缝宽度验算…………………………………………………………………………………………………….….(12)
(3)内力计算………………….…………………………………..…………………………………………………………(4)
(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4)
(5)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5)
(2)计算简图………………….……………………………………………..……………..……………….………………(5)
(3)内力计算………………….……………………………………………………………..………………………………(6)
(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