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次工业革命》参考学案1

《第二次工业革命》参考学案1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知识点拨(一)知识网络(二)历史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历史条件(1)政权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权保障。

19世纪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

首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解放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良运动席卷欧洲、北美洲和亚洲的日本,如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日本的明治维新等。

这些改革或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确立和完善。

其次,西方资本主义对亚非拉地区的侵略,把这些国家纳入资本主义轨道,使之成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

19世纪中晚期,资本主义基本控制了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2)市场条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欧美和日本的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德意志、意大利完成统一后都开辟了各自统一的国内市场;美国南北战争后,也形成了统一而广阔的国内市场;同时,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列强在侵略扩张过程中,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在此期间,轮船等先进的交通工具使长途运输变得更加方便,这有利于资本主义列强向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大量掠夺工业原料、输出工业品和资本,并进一步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

到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生产的发展,即使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的生产体系已成规模,但它已不能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需要有更强劲的生产力来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因此,第二次工业革命应运而生。

(3)科技条件: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为主要标志的。

而这些工业方面新的成就主要得益于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取得的许多重大突破,以及把这些科学原理转化为技术直接运用于工业生产。

19世纪时,各门自然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为资本主义发展需求的新技术革命准备了条件,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从而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4)劳动力条件:一方面,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如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规定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美国经过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等;另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更加重视对工人阶级的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这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了劳动力条件。

(5)经济条件:19世纪中期,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阻碍,又经过对外扩张获得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兴起和向其他国家的扩展,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继续和扩大。

第一,就生产力发展而言,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更加迅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第二,就生产方式而言,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分散的手工工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更进一步集中,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

第三,两次工业革命都是在科技、发明基础上进行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在两次工业革命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第四,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工业部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都得到了技术改造,焕发了更强的生命力。

第五,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世界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第六,第一次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个直接对立的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更趋明显和激烈。

二、学习自评(一)知识掌握1.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科学研究成果在生产领域的应用B.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C.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加强D.生产技术知识的不断积累2.电话的发明者是()A.法拉第B.爱迪生C.赫兹D.贝尔3.世界上第一台汽车发明于()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4.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A.电的发明和应用B.化学工业的兴起C.石油工业的兴起D.钢铁工业的发展(二)能力提高1.下列重要发明的先后顺序是()①汽油内燃机②汽车③飞机④柴油机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是()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美国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垄断组织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B.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C.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D.资本家对企业的兼并和联合4.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是()A.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转变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经济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局部调整D.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了变化(三)延伸拓展1.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下列属于后者的发明是()①蒸汽机②汽车③骡机④电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发展从一国到多国B.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C.促进了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D.科学家和工程师起主导作用3.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①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②科技含量大为提高③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④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地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A.经济走向全球化的结果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C.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四)模拟练习1. 19世纪末引起交通领域里一场革命的重大发明是()A.蒸汽机的改造和利用B.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C.发电机的制造成功D.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首要标志是()A.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B.人类跨入电子计算机时代C.新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D.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应用于生产3. 19世纪晚期,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电力的广泛应用B.内燃机的应用C.飞机的迅速发展D.垄断组织的出现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中,反映了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A.人类社会进入到电气时代B.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C.自然科学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D.工业革命在几个先进的国家几乎同时发生5.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是在()A. 19世纪初期B. 19世纪中期C. 19世纪晚期D. 20世纪初期6.垄断组织出现的实质是()A.资本主义的腐朽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C.资本主义要瓜分世界D.资产阶级走向反动7. 1898年,人们可使用的最新发明的交通工具是()A.飞机B.汽船C.火车D.汽车8.飞机的研制成功与下列哪项科技成就有直接关系?()A.内燃机的研制成功B.电话的发明C.汽车的发明D.蒸汽机的发明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恩格斯说:“由单个企业所经营的生产……已经愈来愈成为一种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材料二马克思说:“垄断是好东西,因为它是经济范畴……竞争是好东西,因为它也是经济范畴。

但是,不好的是垄断的现实和竞争的现实。

”请回答:(1)垄断是怎样形成的?垄断组织形式除材料所说的以外,还有哪些?(2)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垄断组织的评价有何相同之处?(3)你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不好的是垄断的现实”?10.阅读下列材料西方学者约翰·尤·内夫曾说:“我们发觉……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人们不自在地隐居在高大公寓的小房间内沉思或空想;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

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

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请回答:(1)据材料判断约翰·尤·内夫讲这段话的时期,并简述理由。

(2)约翰·尤·内夫认为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3)为什么约翰·尤·内夫对工业文明持这种观点?(4)一般学者认为他对工业文明的看法是片面的,请修正他的观点。

三、能力拓展(一)学法指导选择题中的排除法:我们在做选择题时,排除法是十分重要而又必不可少的方法,几乎一半的试题要用到此法。

如何用好排除法?这要根据具体的题目要求而定。

例如,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新兴的工业部门有()①汽车制造业②钢铁工业③电力工业④电讯工业⑤化学工业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提示:本题考查考生分析、判断历史事实的能力。

从备选项看,至少有一个叙述是错误的,排除一个,至少可排除两个备选项。

从教材中可知“钢铁工业”很早就已经出现,属于传统工业,只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在技术和质量上有了巨大进步,由此判断②是错误的,备选项中凡是有②的选项都可以排除,从而确定正确答案为B。

(二)例题解析例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一历史概念的准确含义是指()A.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掠夺、剥削和压迫的政治经济体系B.全世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本主义国家间相互连接的经济体系C.世界上资本主义国家和非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形成的统一经济整体D.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经济的结合体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概念含义掌握的情况。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出现的背景是:工业革命开展后,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确立,各国加紧对外抢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从而使广大亚非拉国家逐渐成为西方的经济附属。

正确答案为A。

例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后期)英国科学家虽然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应用,比如电灯发明后,它以耀眼的光芒宣告,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