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特性教案新部编本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特性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阳泉市郊区文苑小学白月桂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61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会在三角形内三条边上画高(钝角三角形只画一条)
教具、学具准备:师生分别准备木条(或硬纸条)钉成的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互相垂直垂足
2、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二、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1.展示课本第60页情境图: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三角形,仔细观察一下你能在图上找到三角形吗?学生先说说哪里有三角形,再让学生在图上描出来。

2.生活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呢?让学生说一说。

3.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上的三角形
4.导入课题:其实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究竟它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将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

(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
三、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出示学习目标
2.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请你画出一个自己喜爱的三角形。

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几个角?
(展示学生画的三角形,组织交流: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

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3.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引导:大家对三角形的特征达成了一致的看法。

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学生回答:
(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

(2)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3)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

(4)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5)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请学生对照上面的说法,议一议:下面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出示课件)讨论:怎样说更准确?
阅读课本:课本是怎样概括三角形的定义的?你认为三角形的定义中哪些词最重要?
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三条线段”“围成”。

教师用准备好的三条线段的教具在黑板上摆放帮助理解关键词:三条线段、围、相邻两个端点相连。

学生发现:只有具备了这三个条件才能准确无误地围成三角形。

4.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出示练习纸:屋子的三角形房顶。

你能测量出的屋子的三角形房顶高度吗?
学生在练习纸上操作。

反馈:你是怎么测量的?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出示教材第61页上的三角形。

提问:这是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吗?在这个三角形中,你还能画出其他的底和高吗?画后提问:三角形有共几条高?
学生操作,然后评议交流。

四、实验解疑,探索特性
1.提出问题。

出示教材第62页插图:同学们,在生活中三角形有着广泛的运用,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的,它具有什么特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吧。

2.实验解疑。

下面,请大家都来做一个实验。

学生拿出预先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学具,分小组实验:拉一
拉学具,有什么发现?
实验结果: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请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五、巩固运用,提高认识
1、填空
(1)三角形有()条边,()个顶点()个角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
(3)三角形具有()性
2、判断
(1)三角形有无数条高()
(2)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3、画高
书上练习十五1题
4、实践应用
椅子太摇晃了,怎样加固它呢?
六、总结评价,质疑问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对三角形有了哪些进一步的认识?
七、当堂测试:
1、请你画一个三角形,并标出它的各部分名称
3、三角形的特性是(),请你举出生活中应用这个特性的例子()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
概念: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特征: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特性:稳定性。

相关主题